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崖在刘钰那边获知了这个秘境的存在,也不由地再一次感叹青城这种大宗门的深厚底蕴。
如果没有精通道家易的玄道宗师,没有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怎么可能会诞生“常道易境”这种类型的特殊秘境。
这种秘境一旦改造成功,对仙武宗门的持续影响简直无可估量。
从历史记录来看,拥有“常道易境”之后,青城的先天数量比以前提升了两到三成,宗师数量则因为太少而无法统计,但显然对宗师也有很大帮助。
这就是“常道易境”的真正价值所在!
“不错,清远师兄是现在就去天师洞呢,还是过两天再说?”玄诚应该闻到了白崖身上的酒味,十分体贴地问道。
“玄诚师兄还请稍候,某换件衣衫就随你去!”白崖毫不迟疑地回道。
他这时候胃里再难受,也不会耽误这种大事。
阴阳五行封雷印法可是刘钰好不容易帮他争取来的,立刻学到手再是正经。谁知道过几天会是什么情况,万一天师洞高层反悔,那不就歇菜了。
天师洞在青城的大宗当中,历史并不算悠久,它是在天地大裂变中后期才创立的,创始人是正一盟威道,即天师张道陵。
传说在天地大裂变中后期,妖魔鬼怪开始萌发灵智,在世间四处肆虐。
太上老君见人间民不聊生,遂授三天正法于张道陵,命为天师,持老君的剑印符箓在巴蜀扫荡妖魔鬼怪,后人称其为张天师,又或是正一真人。
因为太上老君授法并无留下真凭实据,所以白崖是不太相信的。
他宁愿相信张道陵与全真派的王重阳祖师一样,在当时浓郁的生命元气下突破到了先天,甚至玄道宗师的境界,这才假托太上老君授法,出山为百姓斩妖除魔。
不过,能够在天地大裂变时期,就拥有至少先天的实力。这位真人比起未来大破秦军的武当三祖,以及全真重阳子也差不多哪里去了,都是人族修炼者里最早时期的代表人物。
天师洞所在峰头叫做混元顶,道观就建在山腰的峭壁之间。
这里山道险峻,石阶恰似登天之梯,两侧绿林成荫,鸟语花香。
白崖随着玄诚过来,只觉身上的寒意逐渐褪去,此地与白云溪相比,竟像是两片不同的天地。
“我常道观弟子多修玄道,肉身要比你们武者差一些。故而,此地有天师布下的不动阴阳天罗阵,使得四季如春”玄诚看出白崖眼中惊异,顿时笑着解释道。
“玄道宗师竟有改天换地的能力?!”白崖一边赞叹,一边疑惑地问道,“不过,如此安逸真的好吗?肉身差一些,不正该多加锻炼一番?”
他这番问询倒不是质疑布阵的天师,玄道宗师哪会为了徒子徒孙的安逸而布下大阵,必定是有白崖所不知道的内情。
“清远师兄说的是,不过,玄道的修炼跟武道是有很大不同的。”玄诚的大圆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当下便稍稍跟白崖解释了一番。
远古时期,道家炼气士是不分武道、玄道的。
那时候的武道只是作为强身健体之术,炼气和内外丹法才是道家炼气士的主要功课。后来天地大裂变,生命元气喷薄而发,使得道家炼气士无论是练武,还是玄道丹法都取得了巨大进展。
可是因为个体的不同,有些人练武的成就更高,有些人则是修玄的成就更大。
于是,道家炼气士最终分裂成了武道和玄道两派。
只是武道因为门槛低,武者只要肯下苦功,总会有点成就。而玄道对个体的资质悟性要求太高,所以人数上就远远不如武道。
这种情况演化到今日,武道才成为了神州主流的修炼之法。
武道炼气是武者从身体内部感受到气感,再通过各种功法逐步壮大内气,最后由内而外连通天地元气。
这种由内而外的修炼,必定会让身体先强壮起来,然后再回到武者的精神上,通过炼神提纯真气,晋升到先天境界。
而玄道修炼正好相反,修炼者一开始就会尝试打开全身精孔,感受外界的阴阳五行元气,体会那种玄而玄之的天地意志,以自己的灵魂和精神来吐纳日月精华,并以此结成内外真丹。
这种修炼是由外及内,修炼门槛极高,有些修炼者耗费数十年时间都不一定能入门,白白蹉跎了岁月年华。
“好了,我们到了!”
两人叙话间,不知不觉已经看到了石阶顶层,天师洞的道观在上方露出了一帘支檐片瓦。
………………………………
第八十四章 神霄雷法
登上石阶的最后一层,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出现在白崖眼前。半掩半埋的殿舍怀抱琵琶半遮面,有些在崖壁上只露出侧面的飞檐斗拱,满满中国风的宫殿群犹如星辰般点缀在混元顶的山腰峭壁之间。
“清远师兄,观主已在后殿等候,请这边来。”玄诚见到白崖脸上的神往之色,似乎也感到很开心,朝他招了招手。
白崖回神,歉然一笑。
他前世空暇时就很喜欢做一个驴友,见到一番好景色总会沉醉其中。这也是他穿越至神州之后,会立下游遍神州天下志愿的主要原因。
前方是一道巨大的牌坊,耸立在山道之间,犹如峭壁间的一道铁闸。
牌坊上方挂着一块黑石竖匾,书着“常道观”,在山道右侧则立着一块齐人高的山石,上刻“天师洞”三字。
常道观是观名,而天师洞则是对祖师张道陵修道之所的尊讳了。
越过了观名牌坊,眼前是一个大广场,处于山腰的两片峭壁之间,像是一个两头细长颈的葫芦肚。
这个广场并非演武场,正中并排放置着三个四脚方鼎的香炉,使得广场和后方的大殿都笼罩在一片香烟之中。
好的熏香能让人心旷神怡,差的则使人头晕目眩,天师洞使用的熏香都是最上乘的货色,白崖一闻就只觉神智一清,连醉酒的后遗症都褪去了不少。
玄诚带着他绕过大殿和广场,进了后面的一条盘山石径,再次越过两重宏伟大殿,顿时就看到了道人们居住的后殿静室。
玄诚来了此地,脚步不由自主就放轻了许多,连带着白崖的神情也严肃了一些。能够在天师洞本观居住的道人,大多都是观中前辈。
这些人不一定武功法术有多高,但一定是修道有成之人,就像是白崖以前在金刚寺碰上的大德高僧——圆悟禅师。
圆悟是金刚寺先天强者圆明的师弟,在武道上成就不高,只活了一百余岁,但毫无疑问是一位大德高僧,临终前曾以禅语雷音助了白崖一臂之力,使得他能够入门金刚大手印的健体桩法。
天师洞与青城所有道门一样,首先是修道之所,再然后才是仙武宗门,所以观中职务和地位尊崇并不是由武道或者玄道修行来决定的。
就像是白崖,他以后哪怕武道上成了清都观第一人,他也成不了清都观的观主。因为他首先就不是一个修道人,最多只能说是一个遵循了道门原则和宗旨的居家修士。
“到了,清远师兄在此稍候!”玄诚领着白崖到了一处静室门前,请他候在廊下,自己前去禀报。
不多时,他便站在门前朝白崖招手。
“观主相召,师兄自己进去即可!”
白崖扫了扫前襟,脱了布鞋走进静室,只见须眉皆白,面色红润的老道士正微笑着看着他。
“清都观弟子清远见过景泰真人!”
他从玄诚那里已经知道了眼前这老道士的道号,恭敬地上前作揖。
在人前,白崖一般自称白崖白子烈,但天师洞大多都是出家人,他若以俗名自称,感觉会有些疏远,自然也就入乡随俗以道号自称。
“不错!”老道士打量了白崖几眼,轻抚白须,笑着点了点头,“刘师侄前几日传讯于老道,为你请学神霄雷法,但神霄雷法是天师洞,乃至青城的核心秘传,不可轻授,故而才要你亲来本观,你可能理解?”
“弟子知悉!”
白崖有点摸不着头脑,听景泰真人的意思,自家师傅与天师洞的交易还没完成啊,似乎决定权还在这位老道士的手上。
“不知弟子还要做些什么?”他谨慎地问道。
“你对宗门的功绩已足,无须再做什么!”景泰摇头,倒是让白崖松了口气,“只是老道要提醒你,此法入得你耳,不得再出你口,只许你一人修炼。既不能传于清都观其他人,也不能传于你未来的子孙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