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幼儿老师闯异界-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夕道:“扁大匠,辛苦你们了,如果你们连续打造,能不等打造30副。”

    扁宜昌说:“我们辛苦自不必说,只是怕材料不够,另外,若是炭块没有了,卷边焊接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的。”

    说完,对舵头费停山说:

    “费停山,食水涉及到我们全船饮水安危,你去安排,把炭块首先用在加工上。

    另外,我想了想,你们做三种,其中船板钻孔的,就做一个试一试。

    一种是用细竹管加唧筒的,还有一种,把铜管做的粗厚一些,能够提出水面,打横以后,直接倒过来,把里面的水倒到盆里面。

    等到咱们有了船帆,再教给你们一种空中取水的神器。”

    费停山和火工都应声道:“喏”

    九、波浪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电动机、九头鸟喇叭

    林夕拿起矿石检波测试台,看到上面已经有一块黄豆大的好像铜矿的东西,调换电池引线的极性测试,果然发现有一个极性,电流计基本不动,而更换了极性,电流计发生了明显的偏转。

    林夕正惊诧于车里的手艺之快,旁边杨毓秀看到了,小声说道:“上人,您方才已经画了两个多时辰了,车大匠这是憋着劲要给您放一个大招,亮亮功夫呢。”

    米三妹得意地一挥手,几个宫女把刚才林夕吩咐做的东西,都抬了出来。

    林夕大喜过望,大宋手工业之发达,冠绝当时的全球,如今看来,果然有所依仗。

    当下把车里和刘赐叫到前面,看自己组装无线电发报机和无线电收报机。

    边做边式边修改,一群鸡飞狗跳,到了下午太阳落山,无线电发报机和无线电收报机,居然调通了。

    当然,从制造效率来说,这是邀天之幸,速度飞快,从使用电效率来说,就低的可怜了。实验中损毁和无用的设备器材,起码损失或者无效的有三四套之多。

    不过,无效的,也许改改也能用也说不定呢,这样想来,只是判别了一些暂时无法使用的东西,并不能完全算是损失吧。

    林夕很高兴,全船的人更高兴,这就是赤裸裸的神术呀。

    电池损耗有点快,林夕都想做一个波浪发电机了,不过磁铁不够,更不过关。。。。。。等等,可以做风力发电机呀,风力发电机反过来,也能做电风扇,其实也可以做电动机,动力装置。

    还好,矽钢片马马虎虎算是做出来了。

    这时候,梢丁急匆匆跑下来,进了舱室中气十足地说:“启禀各位大人,鹰嘴岩升起孔明灯,并且有火把队伍向咱们这里运动,应该准备靠泊登岸,接受补给物资了。”

    林夕让人抬着扩音台,运到舱外,拿起炭精话筒,接通电源,大喇叭对着甲板,先咳嗽了一声,大喇叭先是发出接通电源的噼啪声,然后是一声巨大的“嗯哼。”

    炭精话筒和扩音喇叭,通了。

    林夕对着话筒说:“各位将士,你们听到了声音了吗?”

    方形的号筒喇叭长有三尺之多,泛着金属声音的巨响,滚滚而出。

    甲板上下一片欢腾,兴奋地说:“听到了,听到了!”

    林夕对宋庆说;“再做八只长号筒喇叭,装在一个车架上,名为九头鸟。另外,把电钮装在话筒手柄上,按下就讲话,松开就不讲话,省点电。”

    【注:新中国有一阵村村通广播喇叭,广场活动往往会一气摆上九支大号筒喇叭,高高竖起,声音穿的极远,俗称九头鸟。】

    宋庆连忙记录下来。

    林夕重新按下电钮开关,朗声说道:“弟兄们,鹰嘴岩已经开始向玄义号准备运送物资,让我们一起开工,欢呼吧。”

    宋庆举起手喊道:“神圣中华万岁、上人万岁、玄义军万岁”

    林夕把炭精话筒对向大家,这叫喊声经过话筒放大,滚滚如雷,传播在海面。
………………………………

第87章 87。从现在起,咱们要与潮头比速度

    鹰嘴岩,一线天,正在搜寻水井的士兵终于欢呼起来,寻找了几处林夕所说的缝隙,他们终于挖开了两处水井,其中一处已经挖到三尺多宽八尺多深,水已经能够从涓涓细流,到涌出一尺有余,尽管还带着泥浆,不过已经有士兵在用桶提水澄清,现在五六组挖掘队伍,都收缩来挖掘这两处,人多力量大,而且求生的动力激励着士兵们。

    玄义军负责掘井的百户带着两个亲卫,跑到鹰嘴岩下临时营地,大声喊道:“启禀元帅、部长,现在已经发掘了两处可以饮用的水泉。”

    炜杰部长惊讶中带着兴奋,喃喃低语道:“果然如此,元帅,军心宁矣。”

    涂熙才高兴地问道:“如今发掘深度多少,出水速度几何?”

    负责掘井的百户说:“回元帅的话,现在水还只有一尺深,下面不太好挖,咱们没有合用的器具。一边掏水一边挖,但是一只桶掏水,已经淘不净水了。”

    宋敖兴说:“上人临我们走的时候,告诉咱么自贡盐井的发掘之道,我记起来了,用的是冲锥,这样有水发掘需要用冲锥。”

    掘井百户道:“嗯,宋院正,我们没有冲锥。”

    宋敖兴说:“此事对别人千难万难,但是对于我们神圣中华国工程院,那不过是一刻钟的事情罢了。老东西们,拿上些钢铁,炭块,风箱、铁砧、大锤,长杆木头、绳索,咱们做一个小天车。”

    涂熙才跑了拍宋敖兴的胸口:“老宋,啥也不说了,待会给你们工程院一匹马肉。”

    宋敖兴哈哈笑着:“涂元帅,我们将作,从墨子老人家起,就没有这么风光过,凭着技艺,封疆大吏,造福万千,老天开眼,祖师爷赏饭呀,我算是看到了。你放心,没有这匹马,我们老哥们,也给你办得妥妥帖帖的。”

    宋敖兴带着工程院一干人搬运者物资到了水井挖掘现场不提。

    通讯司司长胡不器已经带着一支小分队,和代教宗清虚真人王忠以及监察部代部长净山道人,从鹰嘴岩顶峰,建立了一个瞭望哨,工程院的一个有限电报小组,负责用木头支架(电线杆子)到大本营建立了一条预警通讯线路。

    之所以叫做预警,因为除了电铃通讯以外,这条线路现在其他发光和语音都做不了,毕竟不能把玄义号的东西拆下来,现在工程院过来的人中,就有参与桐油包线制作人辅工,那个东西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铜棒拉丝,拉丝,再拉丝,拉到大约一两毫米粗细,就可以上桐油。

    若是要再精细一点,林夕已经设计过一种线捻子转盘,将两个线捻子分别挂在一个六角形的手动转盘顶角上,手动转盘的摇柄,有一个粗一寸左右铜管子套着,中心就是空着的,铜管子大约一寸多宽,摇柄两边各有一个把手,出来的铜丝,粘上桐油以后,就有了粘性,然后把两个线捻子的线头在铜丝上粘住,摇动把手,绷上几圈,然后把铜丝穿过铜管中心的孔洞,之后就可以一人刷桐油,一人摇动把手,一人均匀拉着铜丝拔起来。

    有了这个简单的机械结构以后,制作速度飞一般的快捷,尽管用了三个人,再加上还有锻铜的人,不过最终的效率,仍然天与地的差别,桐油麻线包铜丝超过三四尺以后,就显得非常柔软,很容易排布,以前让人缠线,需要的人工与现在差不多,但是质量就没法比了。

    如今该厂半自动机械加人工,不计算前面锻铜拉丝,只看最后一道半拉丝包覆,三四个呼吸一尺的速度,是完全可以情形轻松达到的。

    如果六个角都装上线捻子,一个呼吸之间包覆一尺,也不是达不到。

    这样计算一下,差不多一个时辰就能达到三千多尺,一千多丈,如果折合成双向通讯线路,就是三根线并排安装,恰好是一千多尺,如果两个小时,就差不多能够完成鹰嘴崖到栈桥的有线通讯。

    当然了,铜本是货币,这些电线就差不多算是“钱”做成的线了。有线通讯线路的意义不很大,所以涂熙才和袁炜杰大体决定在鹰嘴岩山寨的要害部位布设这些线路。

    因为水已经初步能够解决了,所以涂熙才决定即刻开始埋锅造饭的过程。

    为了满足将尽两万人的饮食,所以工地上垒砌炉灶和大锅,并设立了烟道,煮杂粮粥,掺进一些咸菜和马肉。

    天色黄昏,一些简易的帐篷布幔已经设立了起来,猛火油、炭块、布匹、铜铁被堆放了出来。

    玄义军的马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巡逻工作,因为马匹太少,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