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幼儿老师闯异界-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冷光电板能够发亮。。。。。。林夕又觉得,似乎这两个电压不好协调,没有试验就是麻烦,待会试着看吧。

    。。。。。。

    四、调谐线圈和矽钢片变压器

    继续回到无线电发报机,早期无线电发报机,最经典的特征,就是长天线,天线的上部要长,然后用一个线圈和发射线圈进行耦合,然后另一端接地,而在玄义号上,就可以直接从船舷外侧钉上钉子,一直连接到大海,大海是一个导体,比起寻常接地更加方便。

    然后是高压震荡线圈,林夕选用振荡线圈外加一个可变电容器的方法,然后需要一个变压器以便把信号发射级三十六伏特的电压变成一百倍以上的电压。

    变压器,林夕有挠了挠头,现在可没有矽钢片,矽钢片含硅量大约2%到6%,因为铁本身具有磁致伸缩效应,也就是说线圈磁场变化的时候,钢铁会随着伸长和缩短,尽管很微小,但是这却会引发发热和能量损耗。

    海砂和水晶中富含二氧化硅,让铁匠掺点沙子锻炼,用纯铁,那个含碳量低,打出铁芯的样子,就用口字型铁芯,上面一个横的,下面一个开口型。。。。。。

    凑合着先用吧。

    线圈绕多少圈呢?林夕记得以前绕九十圈空心圈,用多股纱包线,但是实在磁芯铁氧体上,现在,也只能摸索了。

    可变电容器?林夕觉得心真累呀,每一个都要重新做出来,而且还没有工业基础。

    好吧,现在手工业基础能够攒出来也是好的。

    林夕甚至已经听到自己的一个抱怨:为什么我穿越这么累?而自己也非常清楚另一个声音回说:你心里没点数吗?

    行,停!

    。。。。。。

    五、可变电容抽拉板、网状天线

    现在继续想可变电容器,林夕记忆中的可变电容器,都是一个轴,然后一排固定的铝片,一排跟着轴转动的铝片,二百七十皮法拉的可变电容,但是现在做不了这种精巧的结构——那么,就用两排大一些的铜片,然后通过横向抽拉来调解电容面积,就是体积大了一些。

    初创吗,一切都以完成为目标,不能太讲究。

    无线电发报机有了,还需要无线电收报机。

    收报机同样需要尽可能长的天线,这样能够提高收报电压,也可以利用网状天线,毕竟网住的电波面积越大,接收到的能量越多。

    对了船上的发射天线,也可以做一个网状的,专门面向需要发射的方向进行加强。

    然后是同样的线圈加上可变电容调谐装置,这样可以通过谐振来收听特定频率的电波。

    为了取出谐振电压,另设置同心线圈,并且在线圈的热点处,放置矿石检波器,然后接一个小的高频滤波电容,滤波电容可以面积小点。

    。。。。。。

    六、制造高阻抗喇叭

    然后有一个技巧,因为能量实在太低,所以需要高阻抗耳机才能更好地听,而林夕目前制作的小喇叭,阻抗到不了两千欧姆,于是林夕再设置了一级阻抗变压器,也差不多需要百倍的提升。

    要是能够放大电话或者电流该多好!

    林夕仔细回想着放大电流的方法,很显然,比较实用的就只有两类,一类是电子管,一类是半导体。

    电子管原理简单,但是制作着实不易,没有抽真空设备,没有钨丝,就这两条就限制死了,另外,能耗也干不起呀。

    背上一块电池,走不了半天,没电了,这不是找死呢?

    。。。。。。

    七、寻找天然半导体、半导体放大检测台

    没办法,再想想半导体吧。

    天然半导体其实还是很多,但是分析设备一点没有,这个很无奈呢!

    其实与很多不动手的人不一样,林夕却知道天然矿物中,也存在类似的三极晶体管样电流放大作用,有一些结构上可能也存在类似于场效应管的电压放大作用。

    不过这又是一个问题,无论是晶体管还是场效应管,发生放大作用的时候,都存在起始工作电压,低于起始工作电压,这种放大作用就不存在,这样一来,等于就需要重新设计一个对天然矿石的三个电极的检测设备。

    三极管一般有3根电极引脚:基极(用B表示)、集电极(用C表示)和发射极(用E表示),各引脚不能相互代用,3根引脚中,基极是控制引脚,基极电流大小控制着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流的大小。

    在测试设备中,需要控制3个电极中的基极,基极所需要的电流最小,且远小于另外两个引脚的电流,发射极电流最大,集电极电流其次。

    三极管的基极偏压一般是0。7伏特开始导通,林夕也觉得没法做太复杂,决定选择0伏特,1。1伏特和2。2伏特,也就是不接电,接上一对伏打电池基本上是1。1伏特,如果接上两对伏打电池基本上是2。2伏特。

    不对,还可能电流的方向也是不正确的,所以还需要一个更改电流方向的双向电闸刀。

    然后当然也要用电阻限制电流,这用一个细的精炼木炭棒串联其中。

    这样,基极的最检测试可能就差不多了。

    现在,需要再检测发射集和集电极的电流,那个吧,林夕计划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3。3伏特的电压,然后串联一个电流计,然后还需要串联一个电阻,电阻还是用精炼木炭棒来代替。

    林夕画下这个结构。

    然后这个矿石的底座,跟检波矿石不一样,需要用探针接触矿石的三个地方。

    林夕能够想到的,也就是矿石的三个不同的面,或者同一个面的三个不同位置。

    这样就需要两组三针探针,探针需要用有弹性的黄铜延长做成板簧形式,以便接触良好。

    好吧,这两组探针,其实是等价的,每次只使用一组。

    嗯,还需要一个实验表格。

    林夕接着就画下实验表格,左边是三个测试电压,就是0伏特、1。1伏特、2。2伏特,然后对应电流的刻度。

    再留一个备注的格子。

    还有阿拉伯数字,得,这又得出个新东西。

    画完了这两组画,林夕开始考虑场效应管。

    场效应管好像开启电压3到6伏特,这样的话,刚才0、1。1、2。2伏特就不行,还不到开启电压呢,那么,就需要增加,那就在增加3。3、4。4、5。5、6。6、7。7伏特四组。

    这样就应该能够涵盖晶体管到场效应管的特性。

    那么基极或者栅极的电压就是从0伏特到7。7伏特七组。

    。。。。。。

    八、炭块不够了、凭空取水第二神器

    画完了这些东西,林夕停下手,这才看见,玉器大匠车里已经在旁边候着了,米三妹也候在旁边,宋庆也等在旁边了,一干人等都是满眼热切的。

    林夕伸了个懒腰,心下想着,可用的人太少呀,真的要做科研,光有自己的金手指可不行,还需要大量的人呐。

    现在战争,战争,其实战争才是科学最大的推进力量,但是怎么利用战争带来的力量呢?

    这边,车里已经把手里的矿石检波小木台子,放在林夕的手边,拿起林夕画的图纸,仔细看起来,神情冷峻,但是眼冒精光,不错眼珠地反复思量。

    这时候,一名火工走上来,跟林夕报告:“启禀上人,我们炭块支撑不足一个时辰了,全船需要减少用水。另外,夜间取暖也会有问题,还请上人示下。”

    林夕想起来,原来是有三个取水工具,其中一个是用风叶旋转向薄铜管吹海风,薄铜管从船舷上向海水延伸,浸没在海水三四尺,完全通过海风自己的动力,将潮湿空气吹进水下的铜管,形成一定的冷凝水,然后再使用一根细竹管,接上唧筒,可以把冷凝水抽上来。。。。。。

    等等,为什么要一定要抽上来呢?如果从船板穿一个孔,用铜管接尽底舱,用软木塞塞住,也是可以的,当然,这样就会在船板留下一个孔洞,今后这可以在船首处做成雕像,下面暗装铜皮管子,也是可以的。

    林夕三下两下就把这种凭空取水神器画好,标注了相关尺寸,递给宋庆说:“宋庆,我们再用一个新的空中取水装置,这种装置一天十二个时辰自动会从空中取水,不需要煤炭,什么都不需要。你们安排一下看看,多长时间能够做出来。”

    铜器做头目扁宜昌看了一眼就说:“上人,此事易尔,交给我们铜器做,一个时辰内,打造三副。”

    林夕道:“扁大匠,辛苦你们了,如果你们连续打造,能不等打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