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幼儿老师闯异界-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是“君、相调剂之法”,即通过统治者实行开垦荒地、转移人口、禁止奢侈、救济灾荒等政策,来缓解人口压力。文末一句“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但是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揭破了伦理治国之下的残酷真相,这一点在一个国家,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资源争夺中,其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原动力。

    1985年,距离该书1826年第六版出版后的16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人口统计学大会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以99。8%的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决定立即印行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第七版。

    另一方面,联合国根据世界各国生育率的变动而不断调整的对高低生育率的划分标准:1965年,这个标准是4。1的总和生育率(TFR,即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1990年降为2。5,两年之后的1992年分界线就划到了2。1,也就是今天的更替水平。可见,从全球范围来看,从最初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迈进,是不可逆转的现状和趋势。

    不过现代,随着经济发展,可以共同看见的,经济发展超过一定程度,人口的出生率明显下降,这一点是马尔萨斯所没有预见的,尽管现在没有统一的认识,心理学方面在动物心理实验方面,曾经验证过,如果小鼠密度拥挤到一定程度,小鼠的出生率能够下降到没有替代率,然后恢复合适的生存密度以后,出生率无法恢复——注意,恢复不了。

    而现代经济发展国家的普遍情况是,普通民众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紧张到一定程度,子女养育成本高企,法律框架越来越细,导致普通人达到能够经济自己的年纪越来越长,因此出生率也确确实实迅速下降。

    新中国在开放房地产,出现大量房奴以后,比实行严酷的计划生育所导致的遏制生育要有力量得多。

    这其实导致一个减少普通民众人口一种社会策略,让普通人受更多的教育——识字率普及以后,人口素质在一定意义上是上升的,但是另一方面,通过文字和传播让民众自己接受某种观念自己催眠,也要容易得多,这一点表现在当今的娱乐产业过于发达,民众的超前消费欲望被极大地激发,然后利用经济手段,直接加以控制,这比利用军队来控制要容易得多。

    。。。。。。

    转瞬之间,林夕脑子里面好几个意向透出来,林夕真打算看看,这个炜杰师傅,是不是真的通透到这种程度,如果是的话,那可真是超越时代的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能,于是说:

    “炜杰师傅可是计算过数字呀?”

    炜杰师傅说:

    “老朽不才,方今短则30年一代人,或长则40年一代人,一代之人,或生2人,或生4人,即便按照50年生聚计算,50年夫妻故去,而留存子女3人,则多一半。

    故而一代为倍半,二代为二倍又四分之一,三代则三倍又三角七分五厘,四代则五倍又六分,五代则七倍又五角九分,六代则十一倍又三角九分,七代则十七倍又九分,八代则二十五倍六角三分,九代则三十八倍四角四分,十代则五十七倍六角六分,十一代则八十六倍五角,十二代则一百二十九倍七角,十三代则一百九十四倍,十四代则二百九十二倍,十五代则四百三十七倍九角,十六代则六百五十六倍八角,十七代则九百八十五倍三角,十八代一千四百七十七倍九角,十九代则两千二百一十六倍八角,二十代则三千三百二十五倍二角五分。

    刚才以50年一代替换,每代多出1人计算,其实天下田亩增加开垦,到了我朝(注:这里指宋朝),已经开垦几近完全,而所引入占城稻良种,也已经普及,潜力已经挖尽了。

    如今大宋即便没有边患,人口也不可能承载十倍,也就是六代必亡。

    国祚充其量最多最多再延长300年,绝无可能再多。

    而实际上,人口又岂是50年才一代呢?每一代所生,出去鳏寡孤独,人数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人,每代或许要多出两人,那就是快出一倍的增长速度。

    所以,某的计算,大宋如果没有边患,再延长100年都没有可能。

    边患外敌,内部饥荒战火,能够延长增长到人相食的时间,但是又岂能组织呢?

    今天没有忽必烈侵略,明日大宋子民相食的日子,也早晚会到。”

    林夕说:“炜杰师傅天纵之才,但是我要告诉你,举凡大陆、沧海、蓝天、昊泰、日月、星辰,天下万物,本是我们可以开启利用的财富,但是开启这些宝藏的,只有格物致知,科学创造,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看到上天所赐,无远弗届,大地可以是我们的摇篮,大海可以是我们的池塘,天空可以是我们的乐园,星海可以是我们的猎场。”

    炜杰激动地说:“敢问上人,如之奈何?!”
………………………………

第75章 74。求仁得仁,为什么求道不能得道呢?

    炜杰激动地说:“敢问上人,如之奈何?!”

    林夕说:“求道乃在于——求真、求义、务实、共荣,行道乃在于——发明、创造、发展、超越”

    炜杰问:“求真非求圣乎?”

    林夕问:“敢问圣人道尽道乎?”

    炜杰说:“那当然不可能,否则何来明经辩义呢?”

    林夕笑着说:“既然圣人并未道尽大道,圣人之言能够解决天下难题吗?”

    炜杰也笑着说:“若是圣人之言能够解决天下吏治,那就已经是三代之治了。然则,上将军的求道,与老子之言何以异也?”

    林夕说:“老子至少是个老实人,悟道、求道,并不强以为道之代言人。”

    炜杰也慨然而怅然:“其实,夫子(注:这里指孔丘孔夫子)又何尝不是,若非后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焉能以一己之私遮蔽大道之求索,就是夫子,也曾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先秦·孔子《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般的解释是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但是这里对此存疑,述可以理解为阐述大道,而不是自己捏造、创造,强行解释等含义。信就是相信,好古这里的意思是喜好——古人,这里的古人的某一种解释,可以理解为能够直接与上天对话的人,就是巫,他们传授的话,这样才能真正解释的通,否则就会有一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许多此前时代没有的东西,提供了便利,那么就应该都被摒弃掉,但是统治阶级从未这么做过。比如三国演义的时代,没有凳子、椅子,只有低矮的胡床、案几。孔子整理《诗》、《书》,确定了上古文献的标准版本(经);作《春秋》,确定了评价历史的原则;讲述《周易》,让《周易》《周易》从卜筮之书变成哲学之书,开创了义理易学;本身是非常伟大的。甚至。儒家的圣人是所谓“人伦之至也”,也就是道德上完美的人。孔子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也在人生修养和哲学思想。这也许能推广到政治层面,因为道德是政治的基准之一。是士大夫阶层因为用于知识的垄断权利,从而想永远垄断这一个阶层的利益而导致的。】

    林夕说:“如今大道之行凋敝,在于统制阶层,不在大道本身,所以,自下而上,由散而众,是小概率事件,大一统王朝会本能地腐败,本能地压制格物致知的发展,会本能地压榨百姓。所以,真正的大同世界,求其圣者,应该是众人都能明了事理,至少大部分都能如此,每个人都没有生存之忧。每一个人都能知道平衡自己的欲望与他人的界限。这可能就需要开启全民智慧吧。”

    炜杰问:“全民启智,那怎么能够实现呢?民物不丰,奉官吏尚且不足。”

    林夕说:

    “经上说,神的膀臂,并非缩短不能拯救,耳朵并非发沉,不能听见。但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他掩面不听你们。(注:赛59:1…2)

    这个罪,就是不信。不信的原因,就是自义,自义的表现,就是面子。

    面子的表现,就是所谓的尊严和官仪。

    当一个人以自己的某个未经验证的理论和观念说出去的话,坚持反对和打压一切让自己丢面子的人和事情,他就已经长久丢失了自己的求道之心。

    人有安全、温饱、发展甚至受人接纳和尊重的需求,这都是上天所赐的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