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那就有劳您了!”
安和急忙谢道。两人出宫上了同一辆马车。一路段纶十分的热情,对安和是问东问西,安和表现的也很恭敬,一一做了回答,这让段纶对他好感大增。
进了工部之后,安和发现这里和自己想像的差别很大,在他的想像中,工部应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坊,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工匠,在各自的工坊中热火朝天的干活。但进来后他才发现。其实工部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政府部门,里面工作的都是普通的各级官员,根本见不到工匠,这让安和十分的疑惑。
有不懂的就要问。等安和将自己的疑惑讲出来后,惹的段纶是哈哈大笑,过了好一会才打趣道:
“安中郎将,按你的想法,那我这个工部尚书不就成了个大工匠头子吗?不过我可没有工匠们的手艺!”
这个段纶倒也风趣,看安和十分郁闷表情。引的他又是一阵大笑,不过笑过之后,他还是详细的向安和讲解了一下工部的情况。工部最高长官当然就是他这个尚书,另外还一个侍郎,算是他的副手,工部下面分有四部,各有郎中和员外郎一人,另外每部还各有几名主事,掌管着方方面面的事情。
至于安和提到的工匠,工部当然有,不过大部分都在工部管辖下的各大工坊内,也有少数工匠因为手艺精湛,被提拔为官,不过这些技术性的官员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工部后面一个大工坊里工作,他们的工作也与一般的官员不同,主要就是利用自己精湛的技能,对现有的工艺进行改进,相当于后世的研发机构。可惜那里由于保密的原因,连安和也不能轻易进入,这倒是让他十分的失望。
水泥的运营事务十分重要,段纶也十分重视,所以特意派了名主事做为安和的副手,另外还有十几名经验丰富的小吏协助,至于安和办公的地方,就在工部的旁边,是一个独立的院子,面积倒是不小,将近有三十亩,房屋也很多,不但有平常办公的地方,甚至连暂时休息的房间也有。
段纶带着安和在院子里转一圈,最后才来到会客的大厅,所有从工部调拨来的人员都在厅中等候多时了。为首的是一个身穿绿袍的九品主事,这些人一见安和和段纶进来,立刻躬身施礼道:
“参见安中郎将、尚书大人!”
“嗯,都起来吧!”
段纶说完转头又对安和说道,
“巡中郎将,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工部主事李义府,别看他年轻,但为人十分有才干,是我工部中少有的少年俊杰啊!”
其实不用段纶着重介绍,安和就已经注意到这个工部主事了,这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人群中唯一的官员,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实在是太年轻了,看上去顶多有二十五岁左右,长的唇红齿白十分帅气,从安和进来之后,他就表现的十分恭顺,脸上也一直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让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下官李义府,参加安中郎将!”
听到段纶介绍自己,李义府急忙上前两步,一躬到地道。
李义府?
安和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难不成又是个历史名人?不过现在不是细想的时候,于是笑着开口道:
“呵呵,没想到李主事如此年轻,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啊!”
“谢安中郎将夸奖,下官其实没什么本事,只不过办事认真罢了,这些还都多亏尚书大人教导有方,才使小人有机会追随安中郎将。”
这个李义府虽然年轻,但说话却是滴水不漏,不但把安和和段纶都捧了一遍,顺便连他本人也夸了一下。
“哈哈~,义府还是那么会说话,老夫最喜欢的就是你这样的年轻人。”
段纶显然最喜欢别人拍他马屁,一下子就高兴的找不到北了,怪不得他将水泥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李义府?
李义府?等等!安和忽然一下子想起来,这个李义府不会就是历史上那个李义府吧?那个号称是武则天手下两大打手之一,最擅长当面微笑背里捅刀子,所以又被人称为‘人猫’,被称为‘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遇见他,还得称呼一声“前辈”。(未完待续。)
………………………………
第二0八章 动力水车
如果真的是他的话,那安和今天可是遇上一个了不起的家伙。
“听李主事的口音,似乎不是长安人士,不知何事来到长安任职?”
安和不敢肯定,只能先试探一下再说。
“启禀安中郎将,下官祖籍饶阳县。后迁永泰,贞观八年才经过举荐来到长安任职。”
李义府还是那幅笑眯眯的样子,老老实实的答道。
安和心中一惊,李义府是哪里人他并不清楚,不过他却知道李义府的确是贞观八年才来到长安,并且一开始担任过不少底层小官,现在名字和时间都对上了,看来他就是有历史上号称武则天手下两大打手之一的那个人猫了。
“安中郎将,我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你就和李主事他们多熟悉一下,一会再让李主事带你去看一下城外新建的水泥作坊,所有调拨的工匠都在那里了。”
段纶一看也没自己什么事了,于是起身告辞,毕竟他这个尚书也没空一直陪着安和。
安和急忙站起来送段纶出去,李义府他们这些人当然也都跟着。除了李义府这个九品主事外,其它人都是没有任何品级的小吏,安和也没必要认识,有什么事直接吩咐李义府就行了。
虽说对李义府这个历史名人感到震惊,不过安和也没有多想,该用的还是得用,他第一件事就是吩咐李义府定做一块‘水泥督造院’的牌匾,然后挂在院子的门口,这就是他这个水泥督造吏的正式官署名称了。
然后安和又和众人谈了会话,正好这时也中午了,于是安和请客,大家一起到王玉生开的那家酒楼大吃了一顿。到了下午的时候,由李义府带路,安和又出城去了由工部划出来做为水泥作坊的地方。
路上经过李义府的介绍,安和才知道这个新作坊原来也是工部的石灰作坊,段纶听说安和在将作监就是用石灰作坊炼制水泥的。所以为了方便安和,就将这个规模庞大的石灰作坊划出来,也算是给安和提供了点方便。这让安和不禁感慨,还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新作坊就在长安城外西北角上。紧挨着渭水,作坊占地规模极大,据李义府的介绍,这里最多可以容纳上千人一起劳作,毕竟工部有时要做一些规模极大的工程。对石灰的需求量很大,像这种规模的石灰作坊,在全国其它地方还有好几处。
安和刚一进新作坊的门口,就看见身穿八品官服的白清正指挥工匠们改造水泥窑,石灰窑虽然也能烧水泥,不过经过白清那些将作监的匠人研究改进,发明了一种新的水泥窑,可以提高水泥的煅烧效率。
“安中郎将,您可来了,这工部的石灰作坊就是不一样。连专门用于粉碎的大水车都有。”
白清一看安和来了,急忙跑过来十分兴奋的说道。因为协助安和烧制水泥有功,白清这个九品小官终于升了一级,现在是八品下的署令,只不过由将作监调到安和手下任职。
“哦,竟然还有水车?快带我去看看!”
安和一听也十分兴奋,水泥的配料在煅烧之前,都是要经过粉碎的,但在将作监的时候因为条件不够,所以一直是用人力来粉碎的。效率十分低下,为此安和还曾和白清讨论过这个问题,白清就提过有些大型的石灰作坊借助水力来粉碎石灰石,可惜安和一直没有见过。没想到新作坊这里就有。
“是,安中郎将请随安和来!”
白清答应一声,急匆匆转身就走,他也是太过兴奋了,竟然没发现安和身边还站着一个人。
“白清,这位是工部主事李义府。以后你们有许多方面要倾力合作,大家认识一下!”
不过安和倒没忘将李义府介绍给白清,以后白清就主管着新作坊内部的运营,而李义府则协助安和管理水泥督造院的事。
“呃~,李主事真是年轻有为,刚才我太兴奋了,有些怠慢了李主事,还望您不要怪罪。”
白清看到李义府时一愣,急忙施礼道。别看他的品级比李义府还高一级,但他是匠人出身,本来升迁就很困难,要不然他也不会做了快一辈子的九品小官,而且就算是得到升迁,上升的空间也很小,能升到六七品已经算是顶天了。但李义府就不一样了,工部主事可是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