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谦虚!一定要谦虚!虽然心中很想要,但面子上却一定要推辞一下,这就是中国人的做人哲学。
“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朕一向是赏罚分明,安爱卿你既立下如此大功,哪有不赏之理?所以你就不要推辞了。”
李小九对儿子的态度很满意,小小年纪就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实在是难得。
“这……”
安和故意迟疑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
“若皇上您真的要赏,臣斗胆想向皇上讨要一件东西。”
“哦,你想要何物?”李小九现在是满脸微笑。
胜负成败在此一举,安和暗暗的咬了咬牙,这才开口说道:
“皇上,臣想总领水泥的所有事务!”
“呃~”
李小九一愣,他没想到安和竟然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周围的文武群臣也都用疑惑的目光看向安和,不明白他又在打什么主意?
虽说安和是水泥的发明者,但他既然已经将水泥献给了朝廷,那么以后的事就应该由工部出面,开始组织工匠建立工坊,生产出来的水泥供修路之用。当然如果产量有富余的话,也会向外贩卖一些作为民用。这些事除了比较繁杂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为什么安和要揽下这么一件无趣的事?
“皇上。臣之所以想总领水泥事务,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想将水泥更好的推广起来,同时也想让朝廷多一项收入,减少修路的成本。”
安和看李小九沉吟不语。急忙继续说道。
“哦?还能减少修路的成本?”
李小九奇道,他倒不是舍不得,只是水泥的生产以及运营事务十分繁杂,没有相关经验的人,根本理不清其中的头绪,安和虽然表现的十分聪慧,但毕竟年龄太小,李小九很难相信他能将水泥的事务办好。
“皇上,若是将水泥一切事务交于臣管理,别的暂且不说。臣可以保证,每年最少能向国库上缴十万贯。而且臣敢向皇上保证,若是达不到十万贯,那么臣就算是自已掏腰包,也会将钱补足。”
安和有着着急的说道,这水泥的运营可是关系着他日后计划的实施,所以哪怕是赔钱他也要将事情揽下来。
“好!难得你有如此决心,水泥又是你发明的,交给你运营倒也可以,不过水泥事关修路大事。所以你要向朕保证,绝对不能耽误了修路之事。”
对于上缴钱财什么的,李小九倒是不怎么在意,只要能不耽误了修路。交给谁都一样,当然他存了一点私心,想看看安和还能做出什么让他惊喜的事?
安和看李小九答应,当下喜不自胜,深施一礼大声说道:
“谢皇上,臣必不负皇上所托!”
大事已定。安和仿佛看到,自己身边团结着一帮权贵,任由大唐的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到时无论是谁上位做了皇帝,都拿自己这个实力雄厚的大财主没有办法。
张行成等重臣虽然觉得将如此重要的事交给安和,似乎有些不妥,但看李小九已经答应,安和这些天的表现也往往出人意表,所以左右权衡了一下,也都没有反对。
散会之后,安和又被李小九单独留了下来,很是关切的详细询问了一下他打算如何运营水泥?安和也没有隐瞒,将自己的想法对李小九讲解了一遍,其中有些地方还需要有李小九的支持。李小九先是为安和的想法感到震惊,然后是不解,最后是大为赞叹,并当场表示让安和全力去做,他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安和回到安府已经是中午了,昨天宿醉在他家的李敬业和程伯献等人,在上午的时候就已经各自离开了。
安和心中有事,草草的吃了点东西后,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不出来,搞的尉迟阿敏和晴云、金凤以为安和出了什么事,急的在书房外团团转,可又不敢进去。
一直到晚上天黑之时,安和才一脸疲惫的从书房里出来,眼睛里透着一股异样的兴奋,他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之前的计划上的细节进行了补充,以保证之后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夫君,您没事吧?”
看到安和出来,尉迟阿敏急忙上前问道。
“哈哈哈~,安和能有什么事?”
虽然很累,但安和心情很好,大笑着扬了扬手中写的计划接着又道:
“晴云,你的字好,一会吃过晚饭后,帮我把这份东西誊写一遍,如果有那里看不懂,直接来问我。”
他这段时间虽然学了不少的繁体字,毛笔也勉强能用,但离单独书写还差的远,遇到不会写的繁体字就直接用简体字代替,所以一般都要晴云誊写一遍才行。
“晴云遵命!”
看到安和情绪如此高昂,阿敏几人总算松了口气。
尉迟阿敏给安和倒了一杯茶,端到他面前,柔声说道:
“夫君,请喝茶。”
安和被尉迟阿敏柔柔的声音勾的心神一荡,要不是有晴云和金凤在,说不定又会和尉迟阿敏**一番,不过,他今天实在高兴,所以禁不住伸手尉迟阿敏的小脸一把大笑道:
“阿敏真乖,你家夫君要发大财了!哈哈哈哈~”
说完大笑着离去。尉迟阿敏被安和亲昵的举动搞的满脸通红,根本没注意安和说什么。晴云和金凤这两个丫头看着安和离去的背影,满脸都是不解,过了半天才自言自语道:
“安中郎将今天发什么疯,现在都这么有钱了,多大的财才叫大财?”
第二天一大早,安和就急急忙忙的起床,今天他要去参加早朝,到时李小九会颁下圣旨,正式将水泥之事委任给他。
吃了早饭之后,安和这才乘上马车和那些文武官员一起进宫上朝。(未完待续。)
………………………………
第二0七章 初识人猫
昨天在两仪殿参加会议的人并不多,也就是张行成、李世绩那几个重臣。而早朝则不一样,几乎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安和本来还想数一下,可却被那些花花绿绿的官服晃花了眼,不过以他估计,绝对有上百人。
对于安和的到来,上朝的官员倒没什么反应,毕竟他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也是有资格上朝的,只不过通常没有发言权罢了。
等李小九就座后,文武百官山呼万岁,早朝正式召开。刚开始安和还兴致勃勃,但很快就感觉有些乏味了,朝会上商讨的无非是哪地方受了灾,然后请求救济的;要么就是哪个官员贪污受贿或行为不检等,被御史给弹劾了;或者是边境哪个附属部族被欺负了,来找老大求救的,这些事可能很重要,但毕竟离安和太远,根本引不起他的兴趣。
好不容易挨到快下朝,对安和的任命终于当堂宣读出来。对于文言文安和仍然是一知半解,不过圣旨中的意思他大概也听懂了,无非就是将安和之前那个水泥督造使的临时官,直接变成了常任官,由史部登记造册,主管与水泥相关的一切事宜,手下掌管的除了将作监的那个水泥作坊外,还由工部拨调了一批工匠和相关的官员,全部都听安和的调遣,如果人手或其它方面遇到问题的话,安和还有权力命工部协助,并且即刻上任。
对于安和的任命,殿上的文武百官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上次他们在将作监已经见过水泥了,也知道是安和一手发明的,现在让安和总领水泥事务倒也不奇怪,只是有不少人担心安和太年轻,会误了用水泥修路的大事,不过这也不是不能解决,只要多派一些经验丰富且有才干的官员辅佐就行了。
下了早朝之后,工部尚书段纶就找到了他。安和这个水泥督造使暂时归属于工部,名义上也是归段纶来管。
“安和参见段尚书,以后小侄可就在您手下混饭吃,希望您你可别为难在下啊!”
安和对段纶的印像不深。只记得他酒量很大,别看他是个文官,上次在家中的宴上和那帮老兵痞拼起酒来,却是毫不逊色。
“哈哈~,安中郎将你太谦虚了。你能来工部这座小庙,真是委曲你了!”
段纶笑眯眯的打着哈哈,顺便还夸奖了安和几句,接着又说道:
“安中郎将你随我去工部一趟,昨天我就帮你挑选了一些得力的人手,办公的地方也叫人收拾好了,就等你这位督造使来上任了。”
圣旨虽然是今天才发布,不过昨天段纶就得到宫中的通知,早就准备好了一切。
“呵呵,那就有劳您了!”
安和急忙谢道。两人出宫上了同一辆马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