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烨听说后,连连摇头叹息。无奈之下,他请几位德高望重的同仁介绍各自亲戚朋友的儿子给张晗——这些人的条件都不错,可是张晗不同意,连面都不肯见。此时,张晗感到有些压力,因为她亲耳听到一些先生说她想攀高枝。
其实,张晗内心爱上了才德俱佳的乔烨,尽管他年龄比自己大许多,但她不在乎这个。为了使乔烨不再为她配偶的事枉费精力,同时也为了堵别人的嘴,她决定尽快嫁给老乔。
有一次,她带大乔小乔上街玩耍,买了特色小吃和木偶等玩具给她们,两个孩子高兴极了,说:“姨真好!”张晗问她们:“你们愿不愿意叫我娘?你们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娘!”小乔听了,说:“愿意叫你娘。”张晗又将脸转向大乔,微笑地看着她,既像是期待又像是在催促她回答。大乔迟疑了一下,说:“我愿意!”
张晗高兴极了,柔声说:“乖孩子,让娘亲一下!”分别在二乔额头上亲了一下。街上不知内情的人看见她们仨,都说:“瞧,那个女的真有福气,生的两个孩子简直像天仙一样!”“是的,那个女的本身也长得俊,要不哪能生养出来?!”“龙生龙,凤生凤啊!”
张晗左手牵大乔,右手牵小乔徜徉在大街上,听到这些议论,感到无比幸福,竟然用脆亮的嗓音唱起西北小调,有时也把自己新学的巢歌(楚歌的一种)教给两个孩子:栀子(哎)开(那么)花(唻)叶(外)子(闹)黄,家家(小)户户(外)栽秧忙(咦哟)家家户户(外)(哎嗨嗨嗨唻噢呵)栽秧忙。阳光下、绿树旁,三个人边唱边跳,快乐无比。
回家的路上,张晗微笑着对两个孩子说:“我想做你们的娘,可你们的爹不一定同意,你们回去跟爹说,要我做娘啊!”“哎!”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答应了。到家后,二乔进入乔烨的书房,他正在校订经籍。
二乔甜甜地喊道:“爹!”乔烨答应了一声,两个孩子到他身边,仰着俊俏的脸庞,一本正经地说:“爹,我们想要晗姨做娘!”“哦——什么?!你们在说什么?!”一开始,乔烨没在意,不过他旋即反应过来,“哗啦”一声放下书简,板着脸,大声质问两个孩子,她们见爹的神情一下子变得很严肃,感到害怕,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了几分,她们怯怯地说:“我,我们要晗姨做,做——娘!”
尽管娘字说得很轻,但对于老乔无异于一声巨响,他瞪着眼,大喝一声:“小孩子瞎说什么?出去!”二乔第一次看到他凶巴巴的样子,吓得哭起来。
高、钱两位先生正准备进来请教问题,他们见状后,一边哄两个孩子,一边劝他:“乔公,有句话我们不知当讲不当讲,其实,你应该成个家了,我们都看出来了,张晗非你不嫁,如果你执意不娶,不仅白白耽误人家青春,而且她住在你家,不知内情的人肯定会猜疑你们。”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畏啊!”两位先生你一言我一语说给老乔听。老乔苦笑着摇摇头,叹息道:“唉,我是个糟老头子,人家还是个大姑娘,这年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行!不行!”“这没什么,只要女方愿意,年龄不是问题,从古至今,有钱的老翁纳十几岁小姑娘做小妾的不在少数。”
“是啊,有的纳三房、四房,妻妾成群啊!”老乔摇摇头,说:“张晗姑娘人不错,勤快,贤惠,我只怕耽误人家啊,你们看,我校订经籍,还要传道授业解惑,实在太忙了,我怕婚后会冷落她。”“这没问题,我们帮您校订一部分经籍,您负责审核,这样您每天就能抽空陪陪她了,要学会举重若轻嘛。”“那可感谢你们了!”
“哪里,哪里,应该的!”接着,二位先生请教了乔烨几个问题,然后告辞而去。此后一段时间,不断有热心人开导老乔,在众人劝说下,乔烨终于同意与张晗结为连理。结婚前夕,乔烨带着二乔来到蕙云的坟前,让两个孩子跪下给死去的母亲磕头。
乔烨迫不得已续弦,感到对不起爱妻的在天之灵,不由潸然泪下,叹道:“唉,昔日伉俪情深,蕙云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转瞬,爱妻离去五载,阴阳两隔,音讯渺茫,多少回梦里相见,醒来断肠!”
二人的婚礼简朴而热闹,婚后月余,张晗悉心料理家务,精心照顾二乔,对乔烨十分体贴,家中笑声不断。但是好景不长,虽然有其他几位先生帮乔烨校订经籍,但他想早日完成这项浩繁的工程,经常挑灯夜战,几乎没有闲暇时间陪新婚妻子。
张晗独自躺在床上,不免寂寞,开始尚能忍耐,后来渐渐有了怨气,后悔当初选择老乔做丈夫。由于家中老小时常有个头疼脑热的,张晗常去张虎的药铺抓药。
张虎本是个风流之人,年幼时父母病亡,伯父张叶青抚育他长大,伯父在世时对他严加管束,他没敢做出越轨之事,伯父死后,他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本性暴露出来,经常做出偷鸡摸狗之事。此人善于揣摩女人的心思,而且很会讨女人欢心,他与张晗几番接触之后,二人的关系快速升温,以致后来到了相见恨晚,如胶似漆的地步。
',!'
。。。
………………………………
周乔相识
由于中原等地战乱频仍,许多人流离失所,舒县远离政治中心,且境内丘陵山地较多,襟江带湖,多天然屏障,因而相对安宁,加之鸿儒书院闻名遐迩,各地前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并且,慕名前来拜访书院,渴望得到指点的人也很多,如曹操、孙策、孙权、鲁肃等都曾在书院渡过短暂的时光。
公元186年,周瑜、蒋干、杨修等人来到书院求学。众多的青青子衿们,有的日后成为一代枭雄、有的成为治国能臣、有的成为军事奇才……他们用如椽巨笔绘就一幅幅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历史画卷,也把荣耀镌刻在书院的历史上。
其实,书院能拥有如此多的杰出校友,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乔烨等饱学之士。他们广搜天下图书,精心校勘古籍善本,供学子阅览。五经、六艺、诸子、天文、地理、兵书、数术、方技、诗赋等书籍越聚越多。周瑜等人入学时,书院的图书已是汗牛充栋。他们经常挑灯夜读。
二乔不仅秀美绝伦,貌压群芳,也爱好学习,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特别喜欢阅读农书和医书,如《汉书•食货志》、《四民月令》、《吕氏春秋•任地》……她们经常同周瑜等人在一起切磋。
周瑜悟性极好,加之勤奋好学,不耻下问,长进很快。他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琴。在乔烨的六十寿宴上,周瑜款款抚琴,小乔翩翩起舞,琴声悠扬,舞姿曼妙,配合默契,水**融,如同珠联璧合,优雅绝伦,将晚宴的气氛推到**。
周瑜与小乔犹如两盏明灯,照亮全场。为了让学子们健体强身,书院聘请一位武师前来教授武术,二乔也跟着学了武功。周瑜除了读书、练功,闲暇时喜欢到处游历。
当时取水工具主要是桔槔、辘轳。一次,他在洛阳平门外桥西看见有人用翻车渴乌,取河水洒南北郊路,很是好奇,耐心琢磨,直到弄清楚原理;在田野,看到耧车,也要观察研究一番。他还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到达多处历史遗址追思探究先人的是非成败,面对古迹,他的眼前常常浮现金戈铁马、沙场鏖战的场景,耳畔常有壮士呐喊、战鼓如雷的声响。
他为韩信背水一战、为项羽破釜沉舟而心生崇敬,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而叫好,为霸王别姬而扼腕叹息,为纸上谈兵而摇头……几年下来,收获很大。小乔不仅会织布,还会酿春酒,学会种瓜、瓠、葵、韭、芥、大小葱,弄清山中漆、桐、梓等树木的特性,还学会做肉酱、清酱。
周瑜等人由于夜读疲乏,偶尔在课堂上打起瞌睡,儒师杨维儒气得用木板敲打书案,大声训斥:“成何体统?成何体统?!武帝以来,罢黜百家,儒术独尊,孔孟之道乃万世之至论。
可是据我所知,有人偷偷地看《孙子兵法》《韩非子》等书,如此,岂能修成正果,希望你们改邪归正。”周瑜反驳:“崔寔在文林中享有盛名,和稍晚的蔡邕齐名,号称崔蔡。连他也认为‘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德’‘刑’的用途,因时而异。在‘承百王之敝,值厄运之会’的乱世,应当用重刑治理。他赞扬汉宣帝采取严刑峻法,使社会安定;批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