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鼎-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一阵的刘峰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也就放下了心中那丝想法,反正对他来说有无卫将名义,他都是拥兵两千的军阀,只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罢了。

    继续与众人交流了一阵,刘峰确立一个长期规划。

    一是训练士兵,加紧对蛮子扫荡以积累战斗经验。

    二是加强锻造武器装备,铁制盾牌、盔甲,钢制枪尖、弓箭、大刀等等,纸甲当然也制造,毕竟铁甲制作量不大,普通小兵很难普及。

    三是加强对周边势力的渗透,这主要是夜阁的作用,众人只是稍稍谈论一下。

    四是贸易,恒茂商会,走私精盐等等都需花大力气,甚至派遣部队保护都在所不惜,这可是他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绝不容许有人破坏。

    五是组织尽快种植冬小麦,为明年增加粮食收入。

    六是政治上依然以三公子部属出现,以三公子此时的实力而言,也绝不会放弃刘峰的支持,想来可以合作的地方会很多。

    。。。

    按照这些规划,等到明年开春,刘峰巩固了自身势力,他就可以攻略龙岩郡,虽然未必能拿下整个龙岩郡,但是击败左家、武家却是绰绰有余的。

    那时半个龙岩郡在手,他的实力就可以无惧大帅,甚至于他还可以拿下整个龙岩郡,成为一方诸侯。

    但是相对于龙岩郡而言,刘峰还是更渴望得到南安郡,因为龙岩郡山地过多,实在不宜被当作根基之地,不说其他就说人口,哪怕南安郡山洪、内战、歉收等等加在一起,其人口也近八十万,而龙岩郡全部加起来差不多只有其一半可见其中差距。

    而想要夺取南安郡,也要足够的实力,故而刘峰对于这些规划十分同意,于是将其写成一条条款项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每天都能看到并提醒自己有哪些工作需要关注。

    就这样,刘峰进入了自己全面修整期,全力对内,做好内政,夯实基础。

    三山县也随之平静了下来。

    然而此时的闽州却是十分不平静,定南将军周启年趁着山原郡周大帅不备,率军三万突破边界防御,直抵郡城边下,进行围城战。

    李家军和郑洪大帅也先后与周启年麾下军队交战,但被挡在边界之外。

    一下子整个闽州所有的势力都将目光集中到了山原郡城的那场决定闽州命运的攻城战中,若是周启年拿下山原郡,以其庞大的军事实力,统一南安郡不在话下。

    故而,李家、平湖郡、海曲郡、甚至南安郡都纷纷出手输送物资甚至派出军队等等。(未完待续。。)

    。。。
………………………………

第二百零三章 十一月

    闽州局势动荡不安,但是偏居一隅的刘峰却是过的悠闲自得,其实他也很想干涉山原郡的大战,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努力修炼“内功”,增厚自己的实力。

    整个十一月,刘峰都是呆在自己的三山县。

    每天处理公务,巡查作坊,抄写各种书籍,关注一些特殊事务,例如:改良番薯的工作、火药配方的实验,还有一个便是水泥。

    数月前的山洪刘峰一直没忘,虽然那场山洪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会有一次,但是刘峰却不喜欢将希望寄托在老天爷身上,如何有效应对山洪,他就想到了修蓄水库,于是很自然的便想到了水泥,原料技术都不缺,剩下的就看实验了。

    因为军队的迅速扩张,军队基层军官有些不足,而且素质也不是很高,虽然刘峰之前强制给士兵启蒙,但是一来时间太短,二来学习时间也不固定,经常承担作战任务,效果并不明显。

    当然,刘峰还是坚持强制给士兵进行启蒙,尤其是新兵训练阶段,现在各个都的驻地都有着专门教习存在。

    为了应对自家基层军官缺少的情况,刘峰于是开始筹办讲武堂,学制半年,学习与军事有关的内容,进行先期招收一百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名额来自军队,剩余部分对外招收。

    其实在麻青镇刘峰教的那个班就有了一丝讲武堂的意味在里面,现在刘峰麾下军队的高级军官基本都是刘峰那个班里面的。

    他还发动自己的关系在全郡招生。并承诺一旦录取,学杂费全免,还有可以获得每月六百文的补贴。

    就冲着每月六百文的高额补贴,在他考核的那一天,整个三山县的外地人可谓人山人海,自然大多是碰运气的人,基本上得到消息的年轻人都来的差不多了,毕竟最远的只要准备个几天的干粮就可以过来进行考核,而近的就更快了,花不了太长时间。

    然而这些大部分都是些寒门子弟。而有些势力的家族子弟自不会没有来参加。刘峰虽然在南安郡算是高层,但也只是如此罢了,麾下职位能让他们看的上眼的基本没多少,而且已经有萝卜占了坑了。刘峰心想如果是大帅开设的话。那情况应该就不同了。

    这样也好。刘峰还省了不少心思去甄别他们,出身简单更容易让他掌控。

    其实也不全是寒门子弟,比如梁封所在梁家。孙名流的孙氏,还有让刘峰觉得有些奇怪的安通县伍家和刘家也都派出了自家子弟,而且还是精英子弟。

    有着小智存在,在数千人的选拔中,刘峰花了数天时间,便将四十人选了出来。

    经过一系列考核之后,淘汰的人给予了部分番薯遣返回乡,故而到也没什么人有怨言,权当是出来见世面了。

    在这四十人中有十一个人是拥有c级潜力的,其余都是d级,没有一个b级潜力的人物,更不用说a级潜力的人物了,这高级人才概率着实低的让刘峰心惊。

    不过刘峰也不气馁,b级潜力人物在全郡估计也就那么十数人,大部分都会展露些头角,很容易就会被人重视起来,自然让刘峰得到的概率不会太高。

    能有十二个c级潜力的人物,刘峰已经很满足了,培养的好,足够他用很长一段时间了。

    自然,刘峰当然先是收买人心,让这些人选择效忠他。

    首先他与在麻青镇时一般,担任这些高级人才的老师,负责教学,以他的才能教这些人绰绰有余,这就拥有了师生名义。

    再者,除了补贴外,刘峰还给予这些学生分配了一个院落,并派遣人照顾他们起居。

    三者如果他们有意愿可以将家人也一起接过来,刘峰负责为他们家人找工作,贫寒出身的这些人在了解并适应了三山县的生活后,也都答应了。

    就这样,三山讲武堂在刘峰主持下成立并开始运作,刘峰也随之忙碌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山县的情况也越来越为外人所知,许多百姓知道情况后都是讶异不已,在他们的印象中三山县应该是百姓水生火热、生活“脏乱差”,但是根据回来的那些年轻人所说几乎就是“天堂”。

    宽阔整齐的道路,一望无际的田野,干净整洁城市,朴实好客的百姓,最主要的是那里的人们可以吃饱,虽然食物是一种叫做“番薯”的作物,但是对于他们这些老百姓而言只要能吃饱就行了,于是乎一些心动的百姓拖家带口前往三山县。

    自然也有些有心人注意到了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说远在郡城的张达看着关于三山县的情报,暗自有些感慨这刘峰的手段,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三山县原本繁荣,甚至尤有过之。

    三山县,将军府书房。

    坐在椅子上的刘峰听着户房书办王平的汇报,心情颇为不错。

    “大人,银行目前存有士兵铜钱五千一百零六贯七百六十一文,贷款出去一共五千二六十一,存款利息为月息一厘,贷款收取利息为月息五厘,本月收益为二十一贯。”王平开口说着银行的工作,他已经逐渐感受到了银行存在的意义,也很用心的去思考和工作。

    “做的不错,继续努力。”刘峰勉励了一句,他明白这贷款大部分都是给农民用来购买小麦种子的,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像魏六那样用于商业,还需多加引导。

    王平心中一定,领导的肯定对他而言就是最大的利好。

    “把县城里的商业情况汇报一遍。”刘峰想了想说道。

    “大人,目前县城里的百货铺已经增加到了十家,其中有六家是外来商户开办的。按照实际情况设立了四家菜市场,东南西北各一个。麻衣、丝衣店有十一家,绸缎庄三家,首饰店三家。小型酒楼五家,中型两家,大型一家,旅店四家。。。”王平从袖子里掏出张纸详细汇报道,作为户房书办,他自是要将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