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沛薇惊讶的道:“你为何知道的如此详细长辈们却都不知所以然呀。”
“是啊!”沈沛文也一脸惊讶。
沈侃皱眉道:“如今朝廷禁海,私人海上贸易却十分活跃,我对此也颇感兴趣,托人私下里问了些海商,自然不难了解详情。家中长辈一向与外地商贾没什么来往,不了解也很正常。”
沈沛薇佩服的看着他,说道:“自我朝立国以来,倭寇便屡剿不绝。唉,到底有没有法子一劳永逸呀难道就这么等人家杀来了,咱们才忙不迭的调派官军围剿”
沈沛文也说道:“最可怜的就是百姓,倭人也太可恶了。”
“办法当然有。”沈侃说到这儿就摇头不愿说了,因为说了也白搭。
以明朝的人口国力,想碾压倭国能有什么难度如果当年下西洋的庞大舰队还在,只要浩浩荡荡的开到倭国近海,甚至无需打出一发炮弹,倭人就会自动的帮着剿灭流寇。
倭人的德行没有人比沈侃更清楚,永远崇拜强者,欺凌弱者。
问题是出在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严重下降,昔日的舰队也腐朽了,世代不变的卫所世兵制就与唐朝的府兵制一样,现如今已经沦为了最大弊端。
明朝中叶以后,江南各卫所出现了大量空额,剩余的兵士也多为军官役用,训练废弛,导致诺大一个明王朝,纸面上的兵力多达280万人,实际上能作战却十分有限。
一边不修军事,一边却因连年内战,锻炼出了一大批悍不畏死的浪人,虽说倭寇缺乏统一指挥,往往以小股力量来杀人越货,但是上下级结构紧密的习俗制度,使得倭寇具备严格管理和良好的军事素养。
此外倭人仰仗于飘忽不定的狡诈战法,模仿葡萄牙人火枪而制成的鸟铳,加上大量的汉人海盗指引,因而对大明各地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如此屡屡以少胜多。
沈侃是痛心自己没有办法,后世喜欢历史军事的爱好者谁不知道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最有效平定倭患的办法,应该是立即打造出一支实力胜过倭人海盗的舰队,以郑和下西洋时期的造船水平,按理说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歼敌于海上,震慑倭国于本土,才是战胜对方的根本途径。再说如果此时能重振海军,那么也正好赶上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试想!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所指挥的舰队驰骋于各大海洋,那将何其壮哉。
很可惜历史不能假设,穿越者也得有能力有时间有机会,还得有情商有智商,外加不可或缺的运道,而此时此刻的沈侃却什么都没有。
当然他并不担心倭寇,因为有戚继光等将士和无数的汉家百姓,历史上东南沿海的倭患最终被平定了。
痛心的是那些将惨遭毒手的老弱妇孺,令他有种有力使不出的窝囊感,如果能有一把冲锋枪
沈沛文沈沛薇看着他眉头紧锁的样子,时而咬牙切齿,时而一脸惆怅,不由得面面相觑。
沈沛文心中一动,忙问道:“莫非……莫非你打算弃笔从戎”
“不行。”沈沛文顿时唬了一跳,想都不想的脱口而出,“我决不允许你去杀敌,沙场上刀剑无眼,绝对不行。”
沈雨琴却兴奋的嚷道:“四哥好样的,你要去投军,那就是我的大英雄。”
“闭嘴。”沈沛文大怒。
………………………………
第0058章 夜观天象
沈侃轻轻拍了拍堂妹的小脑袋,看着紧张不已的二位堂姐,苦笑道:“你们放心吧,首先我没有杀敌的本领,也懂得不能妄逞匹夫之勇的道理,其实非我妄言,如果能有机会的话,我能起到的作用,或许会不亚于一支强兵。”
他的话绝非无的放矢,纵然没什么真本事,但眼光见识自然超人一等,而眼下正值葡萄牙人一心谋求与大明通商之际,西班牙人不久就会到来,即使不会制造火枪,可与倭国一样,引进火枪和火炮应该没什么难度,毕竟葡萄牙和西班牙是竞争的关系。
其次是有知人之明,他知道张居正、戚继光、俞大猷等著名人物……
“我知道。”沈雨琴没有失望,反而一脸雀跃,拿着团扇故意摇了摇,仰着头一脸名士风范,“四哥是军师之才对不对就像诸葛孔明一样,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我哪配”沈侃被她搅得开怀起来,一脸坏笑,“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烟灭!哦,我的意思是,那个,那个旁门左道里的兵法所云,你们别介意。”
下意识的意…淫出来,毕竟对着三位千娇百媚的小美女,沈侃略微尴尬的赶紧顾左右而言他,把内心深处的那一丝应该被天诛的不良念头全部驱逐出去。
沈沛文松了口气,后怕的拍着胸口,“不去就好,不去就好。我警告你,你要是敢,看我一辈子还理你”
沈沛薇笑道:“以四弟的才华,依我看哪怕是帮着筹划钱粮,也顶的上数百壮丁了,你懂得以己之长,善哉善哉!”
“我就是吹牛而已。”沈侃打了个哈哈,拿起筷子,“饭菜都凉了,快吃吧。”
隔壁,老妇人咂舌舔唇的吃着樱桃肉,老太太却什么胃口,问道:“今日的味道不知怎么样,可有滋味”
老妇人合掌念着声阿弥陀佛,咧嘴笑道:“我也没认出是什么肉,只觉一进嘴里就化了,奇香美味,妙不可言!您老可真是福寿双全的活佛,连这里的茅房也比我们住的房子高贵呢。”
老太太微微一笑,知道老人家的话肯定意有所指,便顺着说道:“你们的房子院子可还牢固。”
“哪里结实”老妇人叹了口气,“没钱修缮,院子的门早没了,院墙也倒的倒塌的塌,三间房也坍了一间。”
“那怎么了得。”顾氏动了恻隐之心,又询问家里有多少牛羊牲畜。
老妇人遂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不瞒您,家里就只剩一头驴了,那挨千刀的隔壁笱大傻子,说要拉去磨面,谁知借了去哪里是碾什么面啊,敢情是要和他家的骡马配什么骡子。过了好几天,我让儿子去牵回来,我家的驴已瘦的走不动道了都。最可气的是笱大傻子,推着驴屁股,倒说成给它喂草料不吃,想家想瘦的,您老评评理!有这么缺德带冒烟的人嘛”
几个丫头早听得一个个掩口嬉笑,有的背过身去直揉肚子,有的干脆跑出来躺在椅子上打滚。
彩云不时咳嗽一声,示意她说得委婉些,老妇人却若无其事的全不理会。
顾氏早有心帮衬一下,不过也担心传扬出去,寻上门来更多打秋风的亲戚,是以说道:“我家原也比如今好些,自从老爷他赋闲在家,也就一日不似一日了。眼下媳妇们不说,我也猜到已经入不熬出,还有下面的管家和管家媳妇们,也是一个个寻体面,争名儿,好胜儿,吃好的,穿好的,肯勤俭的一个也没有,所以如今也不比从前了。”
“我的佛奶奶。”老妇人叫道,“您怎么这么说呢,马肚子破了还愁不出个大长驴鞭来”
噗!早已不耐烦的沈仕闻言,一口酒喷了出来。
顾氏却莞尔一笑,“好也罢,破也罢,我还能活多久勿管三七二十一。”
老妇人说道:“瞧着老太太比我还硬朗呢,就是挑水我看也能够的。”
彩云不高兴的走出去,对沈沛文说道:“这老人家越说越上劲,出言越来越粗鄙,我听不下去了。”
“咱们一起好了。”沈沛文拉着她的手,看了眼沈侃,说道:“村里来了些逃难的可怜人,能吃上饭吗我们想出去看看。”
“吃得上,村里不缺粮。”沈侃瞅着露出期盼之色的雨琴……“既然你们想出去走走,那就走吧。”
“太好了。”沈雨琴兴奋的一跃而起。
沈家村的地理位置算是位于苏沪之间,村里一百多户人家,镇上也有二三百户,大多数都是农户,除了种稻米外还有多种副业。
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养鱼打渔的人家很多,此外种菜栽花,养蚕采茶亦是主要副业,农产品不但贩卖到苏州城去,还远销到上…海诸县乃至南…京一带。
所以沈家村很富裕,一年到头村子里都能看见商人,村子口有一家茶馆,是村里独一无二的聊天圣地。
茶馆不过三间大屋,里面外面放了数张长凳,风景却不俗。门前一片草场,六七颗大杨柳树,又是沿着河,紧挨着小码头。
河的对岸遥望青山隐隐,绿树丛丛,每当天气一暖和,晚上的茶馆门前,柳荫之下,便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