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王安和镇守太监范唯的关系,则就更瞒不过旁人了。
    所以此时的朱由校,心中怀疑两广总督张鸣岗正是知道了这层关系。
    才先下手为强,把范唯骗到肇庆府打算用个罪名就给他下狱,只是没想到正好遇到了广州天灾,他就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把范唯抓了起来。
    至于督张鸣岗这个贵为两广总督的一方大员,为什么要和他这个年轻的王爷做对。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自古就有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这一说,张鸣岗这个两广总督当得好好的,就被他这个突如其来的藩王,抢走了一广,还是沿海比较富裕的那一个,他能不狠自己吗?能不想赶走自己吗?
    再加上一个跟他有过龌蹉的晋商,他们如果凑在一起,广州城眼前的这幅景象,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朱由校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十有**的把握,事情就是这么回事。
    但他还是抱着,这一切只是巧合,是他想多了的幻想。
    可是很快徐光启的一句话,无情的打消了他的幻想。
    “殿下!流民名册上显示,虽然各州县的都有十分分散,但是他们中有近七是从西门入城的!”
    “这绝不寻常啊!殿下!”徐光启抓着流民名册就走到朱由校身边,对他面色凝重的说道
………………………………
109。第109章 两广总督!
    何止是不寻常?简直不要太明显!两广总督张鸣岗所在的肇庆府不正在广州城的西面吗?
    由此可见这些流民,十有**和张鸣岗脱不了干系,没准就是他派人暗中蛊惑来的。
    至于流民户籍的分散,也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而已。
    估计是怕被发现其中的蹊跷,暗地里派人告诉了逃难的流民,如果说是肇庆的就会被阻止进城,所以流民们在统计的时候才会天南地北的哪里来的都有。
    而张鸣岗作为两广总督,执政地方这么多年,各州县一定有着不少他的门生故吏,顺从着他的命令,驱使和怂恿各地的流民向广州逃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殿下,两广总督所在的肇庆正是在西面,下官立刻派人去盘问城内逃难来的流民,如果真的都是肇庆府一带的流民,请殿下立即上书陛下弹劾此贼!”徐光启也是个人精,他发现了这个蹊跷,就立刻联想到了张鸣岗对朱由校进言道。
    “你派师爷和捕快暗中去,询问下流民就可以了,不要惊扰到他们,既然城都进来了,也不会再给他们赶出去,让他们不用担心。”朱由校交代道。
    现在的广州城就像一个塞满了火药的火药桶,看似风平浪静,但其实任何一点星火都能点炸它。
    城内有着许多刚经受了天灾,还没恢复回来的灾民,还有许多已经回到城内,但不知道心中怀着什么想法的商贾,以及许多刚刚逃进城里无家可归的流民百姓。
    这三类人此时都是极不稳定的,朱由校不想因为任何一点人为疏忽,而造成慌乱,现在城中的亲军不多,而府军又难堪重用,一但乱了起来,恐怕一时间难以平息。
    “殿下,奴婢还去吗?”李忠义见事情又出了新的变数,便询问道。
    “去!只不过地点变了,这次你直接去肇庆府。”
    “而目的也不同了,你需要暗中查探两广总督张鸣岗,想办法找到他违法乱纪的罪证。”
    朱由校用他的小手,按住李忠义的肩膀。
    “如果找不到他的罪证,你就想办法杀了他!”
    不止是跪在地上的李忠义,就连一旁的徐光启也惊呆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从殿下口中听到要杀人!而杀的这个人还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史!
    “你敢吗?”朱由校对已经被吓到了李忠义问到。
    “敢!奴婢不认识什么两广总督,奴婢只知道殿下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情,而这个张鸣岗居然和殿下做对,就一定该死!”李忠义的住着地的手是颤抖的,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答应下来,在他的心中,殿下的命令永远是第一位的。
    “徐先生,天色晚了,你去休息吧,明日还要许多政务等你处理。”朱由校看了眼还愣在一旁的徐光启说道。
    “殿下!三思啊,这幕后主使是不是张鸣岗还不能断言啊!派去询问流民的的人还没有回来。”
    “即使真的是他,殿下也应该上书陛下弹劾他啊,而不是暗中,这可是我朝正二品的封疆大史啊!”徐光启再三劝道。
    弹劾?有证据吗?没有证据就凭这他一个王爷身份,就能弹劾动一个封疆大史?
    别说是他了,就算是他的皇爷爷万历皇帝本人,无缘无故的想要撤换两省总督,也不是件容易得事情啊!没有个一年半载,休想再朝堂上争论出个结果。
    而朱由校现在等不起啊,别说眼前的流民之事了,就算这些都解决了,这个两广总督就能和他相安无事了吗?
    一定不会啊!斩草除根的道理谁不懂?既然已经暗中用了这么多手段,想要赶走他这个王爷离开,那就不可能会轻易放手的。
    到时候他也别想着发展民生了,就整天和这个张鸣岗暗中较量好了。
    所以朱由校他不能等下去,正好现在张鸣岗在明,他们在暗,张鸣岗还不知道朱由校已经发现了不对,此时派人暗中潜入正好。
    如果能找到他贪赃枉法的证据,拿回来呈给陛下,给他直接下狱自然是最好。
    但如果时间太短,找不到证据,也就只能铤而走险,暗中除掉他了。
    至于张鸣岗是个清正廉洁之人没有罪证可查,朱由校想都没想过,就看他的所作所为,也不可能是个清官啊!
    “徐先生去休息吧,本王自有打算,你只需要处理好政务,不让城中出现乱子就好了。出去的时候帮本王把杨山统领叫来。”朱由校沉声说道。
    徐光启见到殿下心意已决,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推开门出去了。
    他虽然不认同殿下的做法,但也知道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张鸣岗,便也没再多说什么。
    徐光启刚走了片刻,杨山就赶了过来,一脸兴奋的说道:
    “殿下,那个李哥回来了!”
    “哪个李哥?”朱由校还在想着张鸣岗的事情,一时没想起来李哥是谁反问道。
    “就是您派去京中送信的那个!他刚刚来到城中,卑职知道之后,就赶紧过来向殿下禀告。”
    如果是平时,朱由校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会很高兴,但是此时他满脑子都想着张鸣岗的事情,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好了,他的事情先放一放,本王有事要跟你说”朱由校把要派人去搜查张鸣岗罪证,甚至要暗杀他的事情都告诉了杨山。
    他不怕杨山不遵从他的命令,杨山和徐光启不同,两人一个是军人,一个是官员。
    他们身份的不同,考虑事情的角度也就不同,杨山作为军人,他的天职就是要服从军令,这个军令是对是错,是不是妥善都不需要他去考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徐光启作为一个文官,他即使不听从朱由校的命令,得罪了他被贬被发配,甚至是被关进了大牢,他也有再复起的一天。
    但是一个武官,一个军人,违背了上级的命令,无论你是什么原因,也无论你做的是对是错,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就算被砍了脑袋也不会有人同情,这就是不同的身份,导致两人截然不同的宿命。
    “殿下,先让李哥进来吧。”
    朱由校皱了皱眉头,心中想到怎么和他说要紧的事情,又提到了这个李哥?
    杨山看出了他的不快,连忙解释道:
    “殿下,这个李哥就是从肇庆府过来的,前几日广州地震,周围都官兵封路,他一直待在肇庆府。”
    “把他带来,或许对此事有所帮助!”
    “去立刻带人上来!”朱由校挥手说道。
………………………………
110。第110章 决定
    李哥自从当日被锦衣卫追捕,他就丝毫不敢在城中停留了,慌乱的逃出了京城。
    在城郊一带他徘徊了几天,一是没有颜面回去禀告王爷,一封信他都送不好,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守在城外警告同样被派来送信的周余。
    但是等了几天没有发现他的人影,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他只能快马加鞭,迂回着赶回去向王爷禀告了,毕竟他的信已经没有了,就算还留在这里也没有用了。
    可是这一等一绕,就耽搁了许久,等他赶到卫辉的时候,听到当地的百姓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