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婚后俩人开着一家小餐馆生活还算平淡,可是随着有了赵虎,赵虎的年纪慢慢长大,他的饭量也越来越大。
    家中饭馆的收益已经经受不住他每天的食量,赵熊为了赵虎白天出去赶工,晚上回家帮着她准备餐馆的食材,慢慢的身体就夸了,然后去世,接下来没有办法的她只能把赵虎托亲戚送进军中,自己则打工还债。
    说完自己故事的赵李氏突然有跪在了朱由校面前求道“求殿下收下我儿,让我儿跟着殿下在府中做个看门的都行。”
………………………………
第35章 有女冬梅
    朱由校疑惑的问“赵虎不是已经在本王的军中任职?”
    赵李氏回道“殿下我儿愚笨,不懂谋略,空有蛮力在军中也只能做个普通兵丁。”
    “我儿自幼良孝,民妇亦是自小就教导他要忠君爱国,如果能跟在殿下身边,依我儿的忠良在府中,做个看家护院的家丁护卫或许更适合他。”
    赵虎也跪在母亲身边求道“求殿下收俺吧,俺力气很大的,府中劈柴烧火,重物搬运都可以交给俺的。”
    朱由校看着跪下的母子二人,赵李氏虽然有着私心,希望儿子跟着自己能更有出息,这也是人之常情。
    赵虎在军中就靠着一身蛮力,就能夺得第一,稍作训练放在身边做个护卫未尝不是一个好主意,何况他当着全军拒绝了百户的封赏,即使回到军中,也必然会受到之前推举他,出来比武的军士们排挤。
    心中略作思考就说道“既然如此,过几日本王就跟杨千户说,把你调入王府做个护卫。”
    赵李氏领着赵虎口中道着感谢,便又要磕头。
    朱由校心思着,之前在醉仙楼上赵虎磕头,差点没把地板震塌,自己着马车可不敢地板解释,连忙上前阻止二人。
    嘴中说着“赵虎既然在府中做护卫,不如夫人也在本王府中做个厨娘吧,月钱就按照醉仙楼大厨的标准如何?”试图转移二人的注意力。
    赵李氏一边感谢,一边应了下来,短暂的交谈之中,二人总是动不动就要下跪,弄得朱由校连连阻止,心中叹道“古代的礼节真是繁琐。”
    慈庆宫长春殿。
    冬梅跪在朱由校母妃李良娣身边,也不说话眼中的泪水不停的打转。避退了众人的殿内就剩下李良娣和冬梅。
    李良娣一手轻轻抚摸着冬梅的秀发,关爱的轻声对跪在腿边的冬梅问道“梅儿,怎么了?你可不是兰儿,平日可不见你哭鼻子,这才刚到校儿哪里几天就跟着兰儿学的爱哭鼻子了?”
    冬梅跟只幼兽一样,用头蹭着娘娘的手,似乎很享受娘娘的轻抚,嘴里却不知如何开口只是“娘娘、娘娘”的呢喃着喊着,还用手擦着泪水。
    李良娣看着平日里最宠辱不惊的冬梅,心中夹杂着疑惑和心疼试探着道“冬梅到底怎么了,说给娘娘听,娘娘给你做主!是不是校儿欺负你了?”
    冬梅好不容易才止住哭泣,抬头看着虽然皱着眉,但是面上满是慈爱的娘娘,眼里差点又控制不住的流出来,唯唯诺诺的把昨日的事情告诉了娘娘,说完自己脸色发红,更是紧紧抱住娘娘的腿,头靠在娘娘的膝上缩成一团,不敢看娘娘。
    李良娣听着冬梅的讲述,听着她担心自己会怀宝宝,有些哭笑不得,再低头温柔的瞧着抱着自己缩成一团不停抽泣的冬梅,脑中不由得回想起当年把她从教坊司接回来时的情景:
    冬梅的父亲原本是福建的知府,后来牵扯到了科举舞弊被砍了头,家中女眷都被充入教坊司。
    当时冬梅的娘已经怀了冬梅,便在教坊司生下了冬梅就难产死了。教坊司的官员为了隐瞒冬梅娘去世的罪责,便把刚刚出生的冬梅编入教坊司顶替了她娘的名额,交给同被充入教坊司的冬梅二娘照顾。
    从小冬梅就在教坊司的炼狱中过着家人打骂,旁人欺负的生活,直到自己和曲来福去教坊司挑选宫女,这才把她救了出来。
    记得刚刚把她救出来的时候,冬梅异常的怕生,就和现在一样总是跟只幼兽一般,缩在自己身边。
    想过这些李良娣看向冬梅的目光,变得更加温柔,轻轻的拍着冬梅的背,轻声说道“冬梅已经是大姑娘了,虽然你和校儿并没有发生男女之事,可是女儿家的名节同样要紧,娘会为你做主的。”
    冬梅听到“娘为你做主”,整个身体一颤,抱着李良娣放声大哭“娘……娘……”的叫个不停。
    虽然眼中的泪水越来越多,但是她却从没有这么开心,她从来没见过娘,更从来没有叫过别人娘,也不知道有娘是什么感受。
    直到今天,虽然眼中留着泪水,最终不住的哽咽,但是心中却从没有过的温暖,一种来自心间的幸福之感充斥着她的全身。李良娣也抱着冬梅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冬梅每叫一声“娘”,她就点着头笑着“唉”一声……
    宫外黄华坊,马车刚行驶过一座佛塔就停了下来。
    李忠义推开门进来就支支吾吾的在哪比划,像是在描述遇到的情况。
    朱由校憋了他一眼道“说人话!”显然气还没消,李忠义如蒙大赦赶紧禀告道“殿下前面有马车撞死了人,所以被堵住殿下稍等,已经有人通知了巡捕一会儿就能疏通道路。”
    听到马车撞死了人,朱由校拉开窗上的帘子向外望去,只见人乌泱泱的,四周的小商贩,街边闲逛的路人,就连忙碌的商贾都停下来挤着头往事故发生的地方看去。
    果然我大天朝,人多,爱看热闹的人不少,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也有那么一小撮,摇了摇头对赵李氏母子道“已经到黄华坊了,前面有马车堵住一时半会过不去了,只能把你们送到这了。”
    二人道谢后就下去了,朱由校点了点头,回头正要拉上窗帘,让马车到出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他可不爱看热闹,吐槽着那些看热闹的人,就跟抢钱一样往里挤也不怕嘣身上血。
    这时就见从远处冲出来一个也就七八岁大的孩子,推开众人跑到马车前。合上了窗正想着这个小孩是不是在哪见过?
    “娘!娘……您醒醒啊,献忠再也不看马车了娘……”
    “娘你醒一醒,看看献忠,忠儿一定好好的擦桌子,不偷懒了,啊娘求求你醒醒。”耳边传来了孩童的哭喊声,声音一点点变得沙哑,变小,直到被人群嘈杂声改过。
    朱由校这时才猛然想起,这个孩子他曾经见过!
………………………………
第36章 人命
    就是之前出宫路过此处,和他对视那个小男孩,想到孩童当初纯真的笑脸,和如今凄惨的哭声,心中似乎有什么被触动。
    “李忠义你过去问问是怎么回事。”朱由校说道。
    李忠义听到殿下的命令,就跑了出去,一晃神的功夫他就打听完回来了。
    前面的马车是首辅叶向高的车驾,在路上行驶的时候,街边粥铺的妇人不知为何来到路中,躲闪不急,就被撞死了。
    捕快也刚到,正在驱散周围的人群,我们马上就能过去了。李忠义说完又有些不忍的小声说了句“就是可怜那个孩子了。”
    “走,我们去看看。”朱由校说完也不顾李忠义的阻拦,就一马当先的下了马车。
    下了车他就径直的来到了前面的马车前,旁边要过来询问的捕快被护卫们拦了下来,李忠义紧紧地跟在身边,生怕殿下遇到什么意外。
    车前倒在地上的妇人,穿着一身被洗的掉了色的粗布罗裙,粗糙的手上攥着一个画布绣球,四周也没有什么血迹,可是消瘦的脸上已经发青没了气息。
    趴在妇人耳边的孩子,一身打着补丁但却格外厚实的棉衣,和妇人身上薄薄的粗布罗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走近之后还能听到孩子哽咽的声音“娘,你别睡了,别扔下忠儿,忠儿要和娘一起睡……”
    站在马车和倒地妇人中间,朱由校面对着马车,看到马车上紧闭的车门和已经坐在马车外,正要挥鞭的车夫,心中不免有些愤怒的喊到“叶首辅纵马行凶,面都不露就想走吗?”
    正在挥鞭的车夫听到有人骂自己老爷,刚要发火,就看到周围的捕快被这个孩子的侍卫拦在外面,略一思索就知道这个少年应该也是个官宦子弟,不是自己一个车夫可以得罪的,刚要回身敲车门。
    车门就从里面打开了,一个仆人打扮精干男子人搀着叶向高下了马车。
    “原来是兴王殿下,今日偶感风寒请恕老臣失礼咳、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