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人会想,朝廷这是忽悠我们,既然参加科举当不了官,这个科举也就毫无意义。这么一来,非但收拢不了商人的心,还会让商人和朝廷离心离德。
萧庭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这点,恰恰和值钱说的彻底平定突厥,有莫大的联系,这两桩事可以合二为一。”
“哦?”李郎中意外道:“修齐快说来听听。”
“李兄适才说,朝廷的官职就这么多,这话似乎不太准。”
萧庭用小树枝在李郎中画的‘地图’上中,突厥的位置点了点,笑道:“李兄似乎把这一大块地方,给忘了吧。”
真就是忘了,虽说突厥大部臣服于大唐,大唐早就在突厥建立了都护府,可朝廷上下,还真就没从心底里,把突厥当成大唐的领土。
“修齐是说,让商人的子弟,去突厥当官?”李郎中眼睛一亮。
“不错!”
萧庭点点头:“之前说过,朝廷对付突厥,最重要的一条,并不是打,而是同化。何为同化,当地人住汉屋,学汉语,耕种铸城,和唐人通婚,这都是同化。但其中最最要紧的一条,就是用大唐的官员去管理地方。当然,一开始为了避免当地突厥人和部落头领的反感,朝廷不可能把内地的官吏系统整个儿搬去,只能派遣若干小吏,一点点的渗透影响。”
“这样自然最好,只是商人愿意去嘛?”李郎中有点拿不准:“突厥虽然大多已经归顺大唐,可毕竟是苦寒之地,民风彪悍,到那地方当官,吃苦不说,还有危险。”
“李兄小看商人了。”萧庭呵呵一笑:“商人和那些生下来就注定了高人一等的豪门不同,他们大多都是从身无分文,靠着血汗的头脑心机打拼出来的,依我看来,他们并不怕吃苦。再者,富贵险中求,商人大多都有冒险精神,这我倒是不担心的。此外,让商人去突厥做官,有几个大大的好处,那是一般的豪门士族都比不上的。”
“哦?都有哪些?”李郎中问。
“第一,和士族子弟相比,商人更为圆滑精明,为人处世能屈能伸。试想,突厥那些部落首领,大多过惯了自由自在无人管束的生活,朝廷忽然给他们派去官吏,定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普通官员向来视突厥为蛮夷,很难放下身价,去维护甚至讨好和当地首领,一个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激起变数,甚至是反叛都说不定。但商人的性子却恰恰相反,他们处事圆滑谨慎,最擅长的就是经营关系,人际往来,远远比一般朝廷官员更容易在突厥立足。”
“用商人圆滑诡诈,去对付突厥的粗蛮强横,软刀子割肉?”李郎中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指着萧庭的鼻子笑道:“修齐真是一肚子的坏水,有第一,就有第二,你再说第二。”
“第二,商人有钱啊。”萧庭眨了眨眼睛,笑道:“李兄,若你身家巨富,你儿子到了那么个荒蛮之地为官,你会怎么办?说什么也不能让家里这个好不容易当上官,给家族争光的独苗苗有个闪失,定然让他带着大笔财物,去结交当地的首领权贵,培植自己的势力。是不是这个理?”
“哈哈哈,这么一来,他们非但帮朝廷把事情办了,朝廷还省下一大笔钱。”李郎中抚掌大笑。
“不光是省钱的问题,这就是第三了,咱们不但要省钱,还要赚钱。
商人本性逐利,所以不光得朝廷赚钱,还得让那些去当官的商人赚钱,得让突厥当地的人过上好日子,这样,商人才能从心底里就愿意去突厥那鬼地方当官,突厥百姓也才能从心底里,愿意归顺大唐,被大唐同化,以当一个大唐人为豪。”萧庭道。
。。。
………………………………
第一百零七章 双龙会
ps:看《唐庭》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商人最擅长的是什么?当然是赚钱。毫无疑问,没有任何职业比商人更会赚钱。
其实朝廷也会赚钱,从某个角度来说朝廷收税,是古往今来全天下最大的一笔买卖,大唐朝廷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户。但朝廷赚钱靠的是金戈铁马,靠的是强大的暴力工具为后盾。显然,板着脸赚钱方式在突厥行不通,至少远远不如商人笑着就把钱赚了的方式行之有效。
怎么赚钱?方法很多,连萧庭这个入门级别的伪商人都能随口说出一大堆。
比如,倒卖货物,把突厥没有的瓷器瓦罐丝绸奢侈品从大唐倒腾到突厥去,再把大唐缺少的战马兽皮宝石倒腾回大唐来;比如开店,开酒肆,开药铺,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肉的突厥人也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美食珍馐,什么叫做屁从口出,让生了病就跳大神等死的突厥人也享受一把终南山的神药。
再比如开荒种田也是条路子,头一年不用交税,后面几年少缴税,五年之后再按照大唐律正常交税,你有多大本事就开多少荒地,没人管你。当然,突厥那地方的土质气候和内地都不同,内地的植物在突厥未必能长成,但你可以种别的。据萧庭所知,有几种在大唐卖出天价的药材,在突厥遍地都是。
牧场当然是不能少的,牛羊战马,是突厥最有价值的东西,突厥最有话语权的部落首领们,就是一个个大牧场主。而唐人可以一步步在突厥建立属于大唐的牧场。
还有矿,金银铜铁锡,棒子老虎鸡,突厥那疙瘩有数之不尽的好东西等待去发掘。
还有个损招萧庭暂时没说,等到突厥建立起了生活设施齐全的城市,在城市里居住无论是生活品质,还是安全程度,都要远远超过在野地里搭个帐篷的时候,似乎可以搞一搞房地产开发,在突厥上演一出狐狸狼老虎兔子的故事,把彪悍的突厥汉子,全变成被房贷压弯了腰的房奴。
开店要雇人,种田要雇人,干什么都要雇人,雇谁?当然大部分只能是突厥本地人,这些人有了活干,能定期拿工钱,能去酒肆里享受大唐美食,住在遮风避雨的结实房子里,和唐人结婚生子,用着和唐人一样的吃穿用度,生了病有医生看有药吃,生了孩子还有能到大唐官员建的学校里去读书写字,将来说不定也能当官……
总而言之,等到突厥那边出现了一个个像兰陵庄子这样的小庄子,谁他娘的还拎着刀子去造反打仗,有病啊?
只有一种可能,如果谁要破坏他们现有的美好生活,抢占他们的家园,他们才会和谁玩命。
突厥人桀骜不驯,看到有好处,说不定一转脸就变了响马,用抢的。这时候朝廷设在突厥的都护府就派上了用场,都护府的大军,一方面可以用来看守这些可能会做大的‘商人官员’,但更多的,是用来保护大唐‘侨民’的。要让突厥人知道,老老实实的遵守唐律,就有好日子。
甚至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保护商路也可以成为宣战的正义借口。
一切顺利的话,不用几年,朝廷就不必在为突厥花钱,设立的那边的都护府和军队的开支,差不多就可以自给自足,进而反哺朝廷。那些原本的突厥人,也会逐渐朝真正的唐人靠拢,原本突厥的庞大国土,一点点的蚕食成大唐牢不可分的一部分。
“这需要朝廷给政策!”
萧庭重重的一挥手,把李郎中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拉回来,道:“未来是美好的,但通往未来的道路是曲折的,朝廷让商人去开拓突厥,总不能只给一方官印,还要给政策。刚才说的减税、开荒,都是政策,官员不得经商,这道理也要变一变。那些商人官员,最擅长的就是经商,要实现同化突厥,主要手段也要依靠经商,不让他们经商,就是朝廷自折了臂膀!”
“言官那边和民间物议?”李郎中问,但从他眯着的一双眼睛里迸出的决心,萧庭可以感觉到李郎中其实已经有了主意,但这个“主意”却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只能由萧庭来讲。
“还是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萧庭也不傻,太赤果果的话说出来难免得罪人,点到即止:“谁啰嗦,就让他去突厥走一趟,调查清楚了再回来说话。嘿嘿,这一来一回,没个半年怕是不行。嘿嘿,要知道突厥可是有响马的,路上给宰了算他命不好,大不了朝廷为他风光大藏!”
李郎中脸色微微发红,像是喝了酒一样,神情兴奋,萧庭给他描述了一副从未想过的盛世蓝图,更重要的是,这副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