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萧庭给他出的‘开源’的主意。从萧家庄子找工匠定做手串、小佛牌之类的玩意,放在他的小庙里,请他这位高僧当着佛祖的面,诵念经书三千遍,给小饰品‘开光’,然后高价卖给来拜佛的善男信女们。至于到底有没有诵念三千遍。萧庭也懒得管,反正这玩意诵念三遍跟三十万遍也没什么区别。
长安城里有钱的念佛者数量不在少数,所以这段时间,除了萧家资助的钱之外,智勖的小庙靠着买这些开光饰品。也小赚了一笔。
最后他摸出来一盒颜色很诡异的粉末。
“爵爷,加了我这宝贝,火苗能比原先窜高两三成,烧的时间也长。”智勖很神秘的介绍。
烧的更久更旺盛,这不就是助燃剂?好东西啊!
萧庭赶紧抛下了一边有点哀怨的高阳公主,拉着智勖两个跑到个空地上,找了点木头什么实验了一下。果然如同智勖所言,加了这种助燃剂粉磨的那一堆木头,燃烧效果明显要比一般的木头好得多,非但时间和火苗更高,甚至靠的近了,能明显感觉到加了助燃剂的那一堆火,连温度都要高不少。
“这玩意是宝贝,怎么搞出来的?”萧庭有点吃惊。
智勖叽里呱啦的汇报了一大堆,不过萧庭却大多都听不懂,最后干脆也不听了,直接对智勖说:“这样,你把你那个小庙直接搬到我的庄子上来,以后就专心研究这东西,看能不能再进一步。要多少钱萧家出,你那些个师弟徒弟小沙弥,萧家养着,你自己明着上还是主持,暗中算是萧家的供奉,成不成?”
没什么成不成的,智勖牙缝里敢迸出半个不字,萧庭立刻就会让站在后面的熊二一棍子夯死他,管杀管埋,一条龙服务。
这种助燃剂现在看来还不成熟,但既然有了雏形,就能不断的改进,一旦达到了萧庭的要求,必然能发挥天大的作用,无论用于战争还是民生都是至宝。这技术本来就是在萧家的投资之下研究出来的,论产权也该是萧家的,萧庭自然不允许外流。
对于智勖而言,高阳公主的大腿是报不住了,就算抱住,总归是不稳,说不准再落个辩机和尚的下场。如今萧庭主动开口招揽,又开出了这样的条件,几乎就是萧家的核心成员,他自然是巴不得。
“还有一条最最要紧的,你瞧我庄子上那些作坊,第一要务,就是保密,明白没。”萧庭道。
“阿弥陀佛,爵爷只管放心,小僧晓得轻重。”智勖道。
于是乎宋大头又有了新的任务,盖一座庙。
这个举动倒是让不少人有些费解,萧兰陵师从逍遥派,正儿八经的道家,怎么信起佛来了?再说了,他可不是一般的道士,传说中还对应着天上的星君――这倒不是民间胡说,而是当年李治陛下的圣旨里亲口承认的。
难道玄奘大师带回来的经书当真有这么大的佛法,连萧兰陵这样坚定的道教份子都能给渡化了?
……
这个年就在这样忙忙碌碌中过去了,大概是实际年纪已经不小了,对过年没什么太多感觉,反正跟平时过日子差不多,不过倒是趁着过年的机会,多认识了几个人,比如程处亮同学。
一直该出现,但是总没露面的老英公小英公,终于在过完年之后来了。
除了他两,一同来的,还有魏华。
小英雄李敬业伤势已经痊愈,精神奕奕,头上戴着颗毛茸茸的小红球,走起路来晃晃的很是可爱,他上前冲萧庭一躬倒地:“李敬业多谢兰陵爵爷救命之恩。”
“本该早来的,敬业的伤口痊愈不久,怕又有反复,又见你太忙,才耽搁到现在。魏侍郎,请宣旨吧。”李绩笑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章兰陵庄子升级: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商事监
每次魏华出现无一例外都是前来传旨的,除了这事,好像没听说刚直不阿卓尔不群的魏大爷还有什么其他的差事,这次也不例外,魏华随着李绩前来,依旧是宣旨。
播种机已经开始送往各地,战事暂时看起来也很顺利,不过这些都是花钱如流水的项目,看起来办的挺欢,背地里国库就跟底部开了个大洞的口袋似得,不断的朝外漏钱。
接下来,朝廷开始在‘钱’上面打主意了。
陛下和三省商议过后,决定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在传统的五监之外,新成立‘商事监’。顾名思义,专门管理商人和国家的商务。
按照传统,朝廷设立的五监九寺是个统称,看上去好像是平级,但具体来说,每个部门也有高低区别。
比如说同样是五监,国子监、将作监、少府监,这三个部门的一把手都是从三品大军器监长官就只有正四品上,最小的一个部门,都水监一把手,连‘监正’的名号都没有,叫做‘都水使者’,只有正五品上,还不如将作监的少监官大。
就像是一起去取经的几位,有的当了菩萨,有的当了佛,八戒就只能当一个使者。
新成立的商事监就是这个‘八戒’。由于这个部门是天地劈地头一遭,管理的又是向来被视为下贱行当的‘商’行,所以即便皇帝陛下大力主张,也不得不考虑到朝廷和民间的影响反对力量,所以暂时就按照其余五监中最小的都水监规制,设立主官‘商事使’,正五品上的官。
商事监非但整体规制低。连衙门编制都不如其他监,一般监,除了监正、少监,还监丞、主簿、录事等一大批六到九品不等的官,整个衙门里有品级的至少有二三十人,剩下的为这个部门服务。没有品级但‘端铁饭碗’小吏有数十到百人不等。
而这个新成立的商事监,只设了一正一副两位长官,一把手是‘商事左使’,二把手是‘右使’,同衙门办差,右使是左使的副手,但并非属吏,官有大小,职有正负。却不是上下级统属关系。
另外给了两个七品监丞,四个九品主簿的编制,其余的一概没有。
五监变成了六监,可这个商事监,其实就是个微型衙门,非但最高长官低人一等,连衙门里同等职位的官员数量和品级都比其他几个监要低。
商事监的一把手,商事左者。自然就是兰陵男萧庭。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特权,商事监直接向宫中。也就是陛下负责,不受三省辖制,商事左使有‘圣面直陈’的权力,有什么事情,不需要通过三省,直接和皇帝陛下沟通。当然。皇帝如果因为商事监的事,有旨意涉及的商事监之外的部门,依旧需要和三省商议。
话句话讲,这商事监规格不高,但却类似于皇家的直属部门。
“这个商事监。麻雀虽小,五脏嘛,其实也不是那么太全的。”
魏华宣读完旨意,难得的说了一句废话,让萧庭很是意外,这家伙什么时候转了性子,居然会说和他的差事好像不相关的话了?
不过,魏华接下来的话,却让萧庭明白了,他说的这些,绝对不是和他的差事无关,相反,还是大大的有关系。
新成立的商事监,一共八个‘职事官’的名额,四个主簿两个监丞未定,一把手商事左使是萧庭,二把手商事右使,正是这位礼部侍郎魏华魏大爷。
魏华不懂经济,不明商务,甚至连人情世故都不太明白,但他熟知朝廷礼仪规制,唐律倒背如流,为人不徇私情刚正不阿,有时候甚至有些钻牛角尖的认死理,朝廷正是要用他这一点,去‘镇住’新成立的商事监,即可以避免商事监的发展脱离朝廷,或者说皇帝老子的控制,从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萧庭权力的制约。
对于此,萧庭倒也能理解,大唐的商务是他一手创办的,那个还不太成熟的商务章程是他起草的,商事监留着的几个空缺,最早的班底,将来也难免是萧家的亲信,如果不派魏华这样一个角色进商事监,那商事监简直就是萧家的,而不是朝廷的了,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说来也巧,魏华的职责还真就是后世的‘纪/委’那一套,不插手商事监的具体政务、决策、人事,但却用唐律和道德,监督规范商事监的任何活动和人,即是什么都不管,同样什么都能管。他也能直接向陛下上书,发现有违规之处,能在朝廷上弹劾商事监的任何一个人,或者背后打打小报告,上上密折之类的。
总的来说,让魏华当这个商事右使,萧庭还是比较满意的,魏华这人虽然讨人厌,可他没什么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