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情就会变好,忍不住想要笑。
“哎实在是失礼了,衙门公事压积的太多,我这来的又匆忙,你瞧瞧,居然忘了礼数空手上门,实在是过意不去。”李义府羞涩道。
这是李兄的老毛病了,搞不懂他是真穷还是太抠门,反正以前他不忙闲着来串门的时候,也没见他带什么礼物,偶然拎盒桂花糕还搞得跟天大的人情似得。
和魏华不一样,魏华也从不带礼物上门。可魏华摆明了就是一副我不搞私交的架势,吝啬的光明正大。而李义府偏偏每次都要特意强调一下,他是懂礼数的,只不过因为种种意外,所以这次没带礼物。
林子一大,什么鸟都有,难怪当年连李世民都笑话他。
礼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百户的食邑。李义府到任之后倒是特别关注了一下这件事。
来也奇怪,之前长孙诠在任的时候,九成九的公事都拖着没办,偏偏把萧家食邑的事情给落实了。一百户人,人选已经确定,户籍也初步注册,报过了三省审批,调令发往各地,人正在从大唐各处赶来的路上。
不过这一百户人的成员结构有复杂。主要包括:外国‘移民’、流民、逃人、战俘和无业无产者……总而言之,跟一般印象中老实巴交的的庄户农民半边都不沾。
再看看他们的来源,萧庭就有傻眼了。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岭南陇右的这都算是好的,毕竟都是祖国亲人,南越的勉强也能算是大唐人,至于那些吐谷浑南越突厥吐蕃的。也算是离着不远,耳熟能详的地方来的。
有高句丽新罗人丝毫不稀奇,反正那个半岛是个神奇的地方,全世界的文明都是从他们那嘎达发展起来的。可还有几个据是从扶桑也就是日本那地方来的,这就未免有夸张了,难为他们在日本还是半开化的时候。漂洋过海的来到大唐支援萧家建设。
夸张的还在后面,天竺的大食的就不了,萧庭接着朝下看着名册,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居然还有吐火罗人?真是难为长孙大胖一片苦心,连阿富汗人民都不放过?
至于看到还有几个来自遥远西方的不明身份人士,萧庭已经麻木了,那是几个传教士,经历千难万险。不远万里的跑东方来传播上帝的福音了。
“人才啊。”萧庭和上户籍本子,长长的吁了口气,心想长孙大胖绝对是有才的,换成自己,短短几个月绝对没法子从全国挑出这一百户稀奇古怪的人来。他要是把这份心思放在政务上,未必不是一代能臣。
这下好了,三省已经批复过,人也开始朝这边调。想要改恐怕难度很大,等到明年人到齐的时候。萧家庄子就等着变成万国圆吧。从这也能看出来,赵国公虽然没明着对付过兰陵庄子,可同样也不希望萧兰陵崛起,这份户籍调动最后的审批就是长孙无忌本人。
“虽都在大唐生活了些时日,可毕竟是来自不同疆域,风俗习性不同。连言语都未必能通达,聚在一起可不好管。”
萧庭还没什么,李义府首先急人之所急,帮萧庭考虑到了,一脸忧心愁愁的样子:“多了这一百户人。您庄子上只怕要起乱子啊。”
最后一个‘啊’字……拖了一个长音,然后若有深意的望着萧庭。
“那李兄的意思是?”萧庭顺着他的话茬朝下接。
“萧兰陵若是有心,这一百户人,未必不能换一换。”李义府露出个如同大海般深邃的笑容:“虽难免要触犯些唐律,但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倒也是勉强行得通的,无非是我多费些心思,担些干系。”
“李兄一片好心,在下心领了。不过常言道饭歹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既然李兄为难,还会触犯唐律,这户籍名单不改也罢,更不能让李兄担干系了。”
李义府这人还是少沾为妙,虽现在看起来是同一阵营的,可萧庭却不想欠他什么人情。一盒桂花糕都当成天大人情来看的家伙,今天欠了他一百户户籍的人情,将来指不定要怎么还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怕是都不够,得把自己这个泾河龙王管辖的整条泾河都给了他才成。
李义府倒是个明白人,听萧庭回绝的干脆,先是一愣,随即便笑道:“萧兰陵果然高义,在下佩服。”
“嘿嘿,李兄也瞧见了,我这庄子上,整天搞什么拍案惊奇普法活动,我当家主的,总不好带头违法不是。何况这长安县现在归李兄管着,我更不能给你添乱了,今后我们两家,还得相互照拂才是。”萧庭道。
“萧兰陵的在子上,今后正要和衷共济才是。”
李义府拿着户籍笑呵呵的走了,虽没达到和萧家结下共犯罪的深厚情谊,可这次来双方的目的也都初步完成,相互之间见了个面,按照后世的法,结下了‘合作伙伴’关系。
所谓的合作伙伴,就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互不干涉,我保证不在背后搞你,你也不在背后搞我,要搞咱们就在桌面上来明的;不搞的时候,有机会大家又都乐意的话,就联手搞搞别人。
从当前的局面来,和当地的父母官李义府同志维持这种不远不近的关系,萧庭和朝廷都是比较满意的。至于李义府同志满不满意不用多考虑,朝廷满意了,他就一定满意。
朝廷最近相当满意。搅屎棍长孙诠被踢走之后,两大国事进展都相当顺利。工部的将作监的播种机已经进展神速,按照当前的势头,年前必然可以完工。
而一直以来陷入停滞状态的西征大军也传来了捷报。
梁建方苏定方兵分两路,彻底荡平处月残部,打残了贺鲁部最忠诚的狗腿子歌逻部,共歼敌三万余人。
战报让人头皮发麻,没提到俘虏的事,这三万多人全是‘斩首’。
歌逻部处月残部基本就在这个世界消失了。
除此之外,出身千牛卫的将薛礼薛仁贵带着四万乌合之众,三千玄甲军,阻击贺鲁前来救援的八万精骑贺鲁整整十一天,为梁建方和苏定方的疲惫之师赢得了撤军保存实力的宝贵时机。
不过这一战打的有惨,四万义从,最后回来的,不到六千,三千玄甲军断后,回来一百二十八骑。(未完待续。。)
ps:感谢‘cpeterson’打赏支持!
手机用户请访问:m
………………………………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丢了魂的玄甲军
收到战报举朝震惊。
震惊的不是歼敌获胜。以十万精锐唐军为依托,干掉两个贺鲁的附庸部族是意料之中的是,不要讲领军的是堂堂卢国公,就是随便派个一流尾二流头的将军,也能给他们收拾的一干二净。
处月部早在上次梁建方出征的时候就已经给彻底打残了,只剩下的一部战力不强的残余,在将来的战争中根本无法起到决定的作用,充其量就是一只很讨厌的苍蝇,有必要打掉它,但打掉它并不困难。至于歌逻四部倒是依附贺鲁众部族中的一股强悍实力,但在唐军最精锐的两万红了眼摆明了就是去报仇的铁骑面前,结局也没什么悬念。梁建方未必是出众的帅才,大战役对于他而言还有些难度,但绝对是个敢打敢拼的将才。
至于四万义从的溃散更没人意外,这些人在他们的国家本来就是受排挤的一部分,否则也不会被派来大唐当做‘炮灰’性质的义从,说白了就是一群各怀心思,不愿死战,只能跟着摇旗呐喊的乌合之众。
这样的四万人,唐军五千精锐一个冲锋就能就击溃了。
让人震惊的是,小将薛仁贵竟然用这四万义从,愣是挡住了贺鲁部的八万精锐骑兵。
从送回来的战报上看,薛仁贵对于这批义从的成色也是心知肚明,要是摆开架势正面对阵,唐军五千人一个冲锋就能击溃的这四万人,当然更禁不住和唐军实力几乎不相上下的贺鲁部八万精骑的冲击,到时候不要讲阻击十一天,恐怕是十一个时辰都支持不住就会溃散。
能打就打打。打不过就赶紧跑,反正来大唐本来就是混日子避难的,谁也不会卖命,稍微看风头不妙,第一个脚底板抹油的就是这些义从们。都是轻骑兵,如果水银泻地一样的溃散乱跑。非但贺鲁部追不上,连薛仁贵自己也没法收拢这批人。
说薛仁贵心狠手辣也好,机智勇敢也罢,这家伙来了个绝的,你们不是会跑嘛?我让你们跑都没地方跑。他明着带着义从们去正面阻击贺鲁,可暗中却故意把这四万人和他自己一起,直接送到了贺鲁部的包围圈里,眼睁睁的瞧着自己被贺鲁部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