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上帝圣神”
,主要指太平天国“拜上帝会”组织,指太平天国政权。这两者,即“民众”与“天国”是统一的。洪仁�的宗旨是号召人民跟着“天朝”政权,与封建陈腐的东西进行坚决斗争。由此可见,洪仁�的美育思想是披上宗教外衣的,带有某种神秘色彩。洪仁�的抱负和理想,他主张的“倡美举”
、“以风风之”
,不能得以彻底实行,这与太平天国后期领导集团内讧,终于引起内部变乱和残杀,造成革命形势逆转是有直接关系的。这个内因,这个基本要素,远远超出了美学思想的范围。
1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第二册。
130
411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第三节 美善与革新的必然联系
英杰归真一书,是洪仁�假托回答一个清朝降官而写的一部著作。书中集中反映了洪仁�的美学思想,反复强调美善与革新的必然联系,详细阐述了善与美、新美与真美的内在联系。
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他谈到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意图是“惟在革新凡例,俾人人共证天心,法至良意至美也。”他要达到的目标是“惟制度灿然一新,而名目仍然由旧,所当循名责实。顾名思义,扫除故迹而更张之,使万万年尽善尽美,以永垂不朽也。”在谈到太平天国社会时,他的设想是“我天朝万万年作人之治,所由黼国黼家
………………………………
第13节
,天道无不彰之美;金声玉振,天理无不畅之机”。要布新,必须除旧,他强调扫荡“邪说妖氛”
不美的东西的重要性:“我真圣主天王降凡作主,扫荡妖氛;凡一切制度考文无不革故鼎新;所有邪说异端自宜革除净尽,聿彰美备之休”。
1“英杰归真”的“真”
,既是真理、正义、自由和永恒的象征,也包含了人心返朴归真。
洪仁�把革新与美善联系起来,他认为革除旧制,实施新政,选拔人才,激发民情,都为了实现“天国”的理想社会,达到“至美”
、“尽美”
、“无不彰之美”
、“聿彰美备”这样一种崇高的境界。在洪仁�的心目中,革新与美善是存在必然联系的,两者相辅相成。
1英杰归真,太平天国第二册。
13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1
与此同时,革新与除旧也是必然联系的,不破邪风旧俗,新的制度、美好的东西也就不能确立。洪仁�强调说:
一切妖祥而行,又何敢自称为新乎
夫云净而月明,春来而山丽;衣必洗而垢去,物必改而更新,理之自然者也1。
从这些贴切而又形象的比喻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洪仁�关于革新与除旧的论述是辩证的,他的决心也是很大的。他所追求的美与善的境界,也就是“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的社会。
1864年天京失陷后,洪仁�保护幼主转战浙江、江西,不幸在石城兵败被俘,就义前在自述中大书道:
人各有心,心各有志。
故赵宋文天祥败放五坡岭,为张宏范所擒,传车送穷者,亦只知人臣之分当如此。
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叹流涕也,今予亦祗法文丞相已2。
由此可见他的崇高的革命气节,为“归善”
“归真”
作了注脚;也可见,在他英勇就义的时候,正是为这种崇高的理想所燃烧着的,或者说用他自身生命,谱就了实现“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社会理想的一曲悲歌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洪仁�在英杰归真中,从伪、恶如何转化为真、善的角度,谈到“新天新地”之中“新人”的塑造。
他说:
1英杰归真,太平天国第二册。
2洪仁�自述,太平天国资料丛刊,中国史学会编,第二册,第847页。
132
611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若人人能悔罪改过,弃恶归善,弃伪归真,力求自新,转以新民;改邪术而行真理,去偶像而拜上帝,拆妖庙而建礼拜堂,化愚顽而归良正,脱俗见而遵新化;视听言行既殊,而耳目手足斯新。万物情理既真,而天地世界即新。前日之人行鬼路,今日则脱鬼成人;前日之人面兽心,今日则洗心革面;前日之旧染污俗,今日则咸与为新;前入魔鬼之网罗,几几地狱,今登光明之善域,赫赫天堂。鱼跃鸢飞,无非妙道;风云变态,尽是神思。
这段生动论述,不仅阐明了“归真”
、“归善”的重要性,号召人们“改邪术而行真理,去偶像而拜上帝”
,在“新朝”社会中做个“新民”
,也就是“归美”。而且,洪仁�对人、人才,包括那些“行鬼路”
、“旧俗污染”者,即犯过错误的人,只要他们改邪归正,“洗心革面”
,同样可以“归善”
、“归真”
、“归美”
,登上“光明善域”和“赫赫天堂”。洪仁�的美学思想是在战胜那些不美的东西后实现的,但是,他的“去伪归真”
,“弃恶归善”
,弃丑归美,不是通过社会实践,而是靠“天父上帝圣神感化”
,这是不实际的。但他美善论的革新精神和无畏气慨,为后人树立了一代美学风范。
第四节 “文以纪实”与“朴实明晓”
洪仁�关于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学理论,并把它运用到文学艺术的领域,确立了“文以纪实”与“朴实明晓”的审美标准,力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这是值得肯定的。它的
13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1
矛头就势必指向那种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八股时文和“桐城”
古文,而在形式上就提倡富有生命力的人民语言的语体文,在内容上就提倡具有思想性、战斗性的人民纪实文学,以为当时太平天国革命斗争服务。诚如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中,记他在天京亲见洪秀全所写教育群众的诗歌和太平天国严禁封建古文的布告和提倡语体文的实践说:
其批示皆以韻句,或四言数句如箴颂,或五言数句如歌谣,或七言数句,长者如古风。惟纯以俗语,不用故实;故实谓之妖话,悉禁之1。
同书又记所见太平天国编写的起义史,说:
叙事如閒书,用“话说起”及“话分两头”
“按下不提”等语2。
从张汝南的记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反对封建时文和古文的明确主张与提倡语体文的实践,并为我们理解洪仁�提出的“文以纪实”与“朴实明晓”观点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背景。
洪仁�强调文章对于革命的政治斗争的功用,所谓“一应奏章文谕,尤属政治所关。”
3“文艺虽微,实关品学,一字
1转引自罗尔纲选注:太平天国诗文选,中华书局1960年版,序,第11页。
2参见拙作:上古音乐美学思想里的中和精神,福建日报1985年4月28日。
3戒浮文巧言谕,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134
811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一句之末,要必绝乎淫说邪词,而确切于天教真理,以阐发乎新天新地之大观“
1,负有特殊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认为诗可以“起发意志”
,而论说可以“严辨是非得失”
2,强调诗文为革命斗争服务。在钦定军次实录。谕天下读书士子一文中,太平天国领导者坚决要求“一洗以前花柳陋习”
,凡属“吟花咏柳之句,六代故习,空言无補”的作品,都坚决反对:“与其读之而令人拘文牵义,不如不读又有善法焉。”
3这是对六代以来那种内容空虚、形式铺排的文风进行清算。在斥花柳轻浮诗中,洪仁�写有附记:“本军师于军次中案箧内,每见诗卷,多是吟花咏柳,偶披览之,即与怀肠相悖,乃急吟此以洗之。”如何“洗”此文风呢他提出了用理性克服“读者喜荒唐”之情,用写真纪实来取代那种“诗家多大话”
、“花柳轻浮句”的作品4。这些补充说明了钦定军次实录。谕天下读书士子的用意。
洪仁�强调在内容上要“文以纪实”
,“言贵从心”
,叙其事,说真话,讲求实际,讲求实用。在形式上,提倡大众化的语体文,文章要表达得清楚明白,“使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