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

    前  言

    这是一段中国断代的美学思想,跨越了1840年至1919年八十年间;按断代的统称,也可叫作“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它上承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下启中国现代、当代美学思想,是在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地位。探讨和研究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不仅可以激起热爱祖国无比熣燦的历史文化艺术的情感,而且对于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基调、理论精粹和特色的把握,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力,具有很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这是一部以理论形态论著为对象、以人物为重点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因为广义的美学史研究,还可以涉及到文学艺术、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典章制度,乃至生产技术各个领域。

    而现在只取狭义的美学史的写法,严格一点,叫作美学思想史,更为确切。

    问题在于,在这1840年至1919年八十年间如何体现其美学思想发展呢

    首先,以人物为重点。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人带派”

    的方法。黑格尔说过:“哲学史的外表形象是由个别人物构成的。”

    1既然哲学史可以这样写,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当然也

    1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52页。

    11

    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可以这样写。作为一个历史上的美学思想家,在时代脉搏的感受下,在继承先辈哲学思想基础上,从而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方向和路子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都有其雄锯一世的思想风貌。如果我们舍弃了这些美学思想家,只是挑明几个问题来论述,往往很难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和理论精华之所在。

    何况,不少理论问题在近代八十年间,尚未展开充分的论辩呢其原因在于,一是这期间我国面临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形势,美学理论问题远不及一些政治、经济、思想的问题,更为迫切,使一些美学思想家无暇加以研究解决,有时便将一些美学理论问题融入其政治、思想论述之中如,龚自珍病梅馆记。

    二是由于这期间在帝国主义胁迫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西思想会冲空前活跃,近代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显得十分庞杂。象王国维这样在中西美学思想结合方面下功夫的不多,往往依据某一思想,即兴式地运用和发挥如,梁启超论美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

    ,只有按人物为重点进行撰写,才能体现出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面貌。

    其次,要看到作为美学思想史,毕竟有思潮、流派,毕竟随着整个时代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而发生或迟或早的变革,客观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发展线索,故而应该揭示其历史的、逻辑的关系,总结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大致上把1840年至1919年这八十年间的美学思想,划分为八大部分:第一部分 启蒙意义美学思想第二部分 太平天国美学思想第三部分 古典传统美学思想的余绪和终结

    12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

    第四部分 改良主义美学思想第五部分 诗歌美学研究的新动向第六部分 文学戏剧绘画美学思想第七部分 中西美学思想的会冲和结合第八部分 民主主义美学思想这八个部分,有些是按各自政治思想划分的如,启蒙意义美学思想、太平天国美学思想、改良主义美学思想、民主主义美学思想,等

    ,有较鲜明的社会功利目的;有些是按各自特点如,古典传统美学思想的余绪和终结、中西美学思想的会冲和结合,等

    ,从美学思想发展的贡献划分的;也有些是按各自研究对象的艺术门类美学划分的如,诗歌美学思想、文学美学思想、戏剧美学思想、绘画美学思想,等

    ,从多侧面、争层次地显示了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丰厚和深邃。这八个部分,涉及到近代美学思想人物,有二十多人,基本上把这一时期美学思想及其成败得失,勾勒出来,以资借鉴。

    再次,就中国近代美学思想来说,既不同于中国古典主义美学思想,也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而是具有中国近代的三大特色:一悲壮美激荡着中国近代美学的论坛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经历了大变革、大转折
………………………………

第2节

    、大演变的社会时期。从社会性质看,中国由建封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革命进程看,从封建帝国经过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到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社会思潮看,社会主义思想在

    13

    4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中国逐步扩大影响。在这种社会性质、革命进程和社会思潮的演变过程中,历史赋予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以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在美学思想的领域也是这样。

    雪莱说过:“诗人和哲学家、画家、雕刻家、音乐家一样,在一种意义上他们是时代的创造者,在另一种意义上又是他们时代的创造物。”

    1龚自珍、魏源崇尚情感论、经世致用,诗文中充满了激越、悲愤的豪情壮志。经阮元、包世臣,直到康有为书法论中,尊碑轻帖,追求雄强美。柳亚子强调诗词戏曲的“慨当而慷”的美学风格,鲁迅早期倡导“摩罗精神”

    ,无不召唤积极浪漫主义。

    如果说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话,那么中国近代这些美学思想家爱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有了极大的张杨和凸现,发散着振兴中华、抵御外侮的向心力和聚合力。他们不愧为民族的灵魂、历史的脊樑

    二庞杂的理论基础及其方法论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处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之中间过渡时期,呈现了过渡性的痕迹;其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十分庞杂。在西方美学引进的过程中,王国维就提出了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即“定美之标准与文学上之原理”

    2,认为文学批评决不能寄经学和考据学篱下的附庸地位,要有其**的地位和价值。这句话似乎从西方美学与传统的中国经学、考据学三者之间在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发

    1转引文艺日记,上海书店1986年版。

    2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4册。

    14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

    展中,找到了一条线索,客观上反映了这一时代美学思想的特色。龚自珍、魏源美学思想中的“经世致用”

    ,同他们信奉今文经学有关;刘熙载美学思想中以经学为主旨、曾国藩论桐城派文学主张,也以宋明理学为根本,济之“经济”

    ;而宋明理学是经学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经学同美学发生关系,因其政治主张不同而不完全一样,但必竟发生了某种关系。

    考据,也叫考证,是研究历史、语言的一种方法。它根据事实的考核和例证的归纳,提供可信的材料。

    清代乾隆、嘉庆两朝,考据之学最盛,后世称为考据学派,或称乾嘉学派。

    考据学对美学思想研究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在搜罗史料,廓清事实,辨明文献之真伪,考订作者的生平方面,这在章炳麟、刘师培等的美学思想研究中,较为突出。二是陈廷焯、况周颐对于诗学批评术语的界定和理论构架,与传统的印象式批评迥然不同,也受到旁据学的影响。

    至于西方美学同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关系,构成了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第三个特色。西方美学与经学、考据学三个学科对美学思想研究的关系,随着时代的推移和部分内容的更新,至今分别形成了比较型研究、阐发型研究和考据型研究。这一局面不能不追溯到近代美学思想家当年开拓之功

    三中西美学思想的会冲和结合中国近代是中西文化相互会冲的时代。鸦片战争前20多年,西学即已开始传进中国。

    鸦片战争前后,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爱国者,看到中国封建统治的危机和西方侵略的威胁,主张改革内政,学习西方,学其长处,揭示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序幕。其后不少先进

    15

    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人物,以及学校译馆,大多提倡和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及西方史地、国情等。而西方美学、文艺学传入中国,约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