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经过复烤的烟叶都摆放在阴凉通风之处进行天然酵,他去挑了一张来,用炭火重新烤干后细细搓碎了,拿出早就雕好的烟斗。捺实了,然后用炭块点着。
第一口,他没有用力吸,而是刚吸到嘴里就直接吐出去,第二口就开始品尝了。
现在还有一股青叶味道,这是因为没有酵到时候的原因,再有个十了天吧,就好了。
他重新计算着以硫磺为中心的展设计,感觉这里有戏,只要有了利益。他们大小商人的投资一定会有力度。?要看?书1ka?nshu・cc
因为大宋政府还没有现这一块的巨大利润,所以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垄断政策。
张国安所说的投资可不是说让他们带着铜钱来,当然,由于有禁钱令的缘故,他们也带不出来。
张国安要求的是,让他们在大宋购买各种生产工具和所需物资,同时带来大量的人手!
这些才是重点………………那么,怎么能让他心甘情愿的来呢?
办一个新闻布会,让流求大岛搭建平台,大宋商人上台唱戏?
这个可行。但是好像现在还不到时候。
张国安可以保证绝不会开门招商,关门打狗,这是谋杀自己的公信力,是自杀。
张国安也可以保证让所有参与者都挣钱。但是问题来了,人家凭什么相信你?!
莫不如从中小商人身上下手,让他们得到大的利润,而且是让别人眼红的利润,这样,凭借着现成的例子。他们当然会相信了,更有可能会主动上门来求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想到这里,张国安得意地笑了笑,什么高深的经济原理,什么这个那个专家,就是一个常识问题!
任何高深的社科理论,只要不符人类常识,那就是用来骗人的。
但是,他还是先老老实实地设计项目。
八道河河口这面,他还要分出若干个大项目来。
第一个就是木炭加工业。
早在南宋嘉泰年间,也就是12o1年开始,浙江商人陈运成为便利运输,从淮南地区的煤窑到淮河岸边码头,修筑坦道,舟车运载百里不绝。
但是,他们缺乏开矿的技术手段,产量低不说,成本还高。
所以,大多是用来炼焦了。
临安城地区现在只能以木炭柴薪为日用燃料。
北宋那时,整个东京城内都是用煤,因为他们主要依靠淮北地区和山东枣庄地区等更早以前开的煤矿,北宋时那里的煤矿已经成形了。
这是一种倒退,但是对流求大岛来说,也是一个大力展木炭行业的机会,在临安城内好卖。
第二个大项就是以鲸鱼、鲨鱼为工业原料的一系列小型工业。
皮革和肉制品先不说了,单单就是鲸油及其鲸油灯、蜡烛、肥皂和香皂这几项,张国安敢保证在大宋是畅销货!
鲸油灯可要比大宋这时候的菜油灯亮多了。
蜡烛,他们这里基本不用成本。
肥皂和香皂,虽然大宋可能不会用上太多,但是可以走上奢侈品的道路。
鲸鱼肝上的软皮是全世界最好的军鼓皮子,鼓声清脆而激昂。
张国安对大宋火绳枪营一边敲着军鼓,一边行军的样子有期望。
第三个大项就是皮革业。
现在看来,只有一个王全来,怕是不够,要让他再去找几家中小型皮坊,原因很简单,他知道的皮革产品,怕是远远不如自己知道的多。
第四个大项就是樟脑、树胶、松节油和松香的提炼。
前文说过,大宋是中国香文化的一个鼎盛时期,他们喜欢各种香料。
但是,张国安现在看中的是它们在化工业上的用途。
第五个大项就是木材加工和造纸业、竹制品。
这个不必细说,流求大岛欢迎来砍伐木材,纸在这个时空也是畅品。
第六个大项农业和食品加工业。
张国安想了半天,决定售卖荒地,像大宋一样,承认永久性地权,而且还许诺,以后绝没有公田法之类的事情。
公田法只是解决大宋财政问题的最不坏的一个方法。
老贾也是实在没有招法了,挥刀砍向了有钱人阶层。
但是,这个荒地,他准备给人家处理一下,先就是放山火,加油,加黑火/药,然后提供粮种和技术指导。
凡是购买荒地的,只要带着人和基本劳动工具、基本生活用品来就可以了。
至于食品加工业,目前主要指鲸鱼肉和其它肉类的加工,熏、腌、烘之类的技术手段全上!
张国安点了点自己的招商项目,又用铅笔计算了自己百分之十税收的收益及其其它间接所得。
他当时兴奋地想,自己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建起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县城!(未完待续。)
。。。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利益,就是最好的老师
张国安兴奋是兴奋,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又忙起来了,他不得推迟了回程的时间。
他确实是有计划的来展,但是必须不断地调整来应对现实情况。
张国安一面借用刘钱行和王全四处放风,另一面仍在借用小报这种大宋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布各种软文,这一些都花不了几个钱钞。
一时间,流求大岛也成了临安城地区民间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它不是现在最热的问题。
左丞相程元凤的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被翻出来了,特别是他和公认的大奸臣丁大全的一些来往的绯闻。
监察御史陈宜中这时候出手了,他正式弹劾左丞相程元凤与丁大全私人交往过密,所做之事,令人不齿;同时纵容丁大全作恶,搞小帮派小团伙行为,并为其作恶护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当时大殿上的群臣一片寂静。
大宋时期,监察御史上任之后,必须要在一百天内完成一件对人或对事情的弹劾!
而且,监察御史可以风闻,而且不怕错………………
左丞相程元凤当时在大殿上静静地跪着,他已经脱下官帽了,就摆放在他的旁边。
他低着花白的头颅静静地听着监察御史陈宜中对自己的弹劾,他的动作是大宋时期官员被正式弹劾时,标准的动作。
大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还很少有涉及到宰相级别的弹劾,到了大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一看书?w?ww·1·cc
这里原因很简单,大宋官家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了。
大宋官家赵禥这时又把求助的眼神投向了他的师臣平章贾似道………………此事如何是好?
这时,平章贾似道假惺惺地说:“个人私事,用不到这般模样吧?”
青年才俊,监察御史陈宜中此时接过话来说:“弹劾在某,处置由君………………在下所知。民间百姓就此事已经呶呶不休………………”
这句话的意思是,某只是说说,如何办还是看你们了,不过他在民间的民愤极大!
平章贾似道假惺惺地瞪大了眼睛。说:“怎么到了如此地步?!”
这时左丞相程元凤抬起身来,对着大宋官家赵禥说:“臣无言以对,乞致仕………………”
他现在心里真是一片冰凉,忽然对官场毫无留恋之情。
现在,明显是有人捕风捉影式地中伤他。那个监察御史陈宜中分明是贾平章所提拔,但是大宋官家赵禥此时一言不,真是让他极度失望。
他也做过监察御使,知道这是他们风闻而行事的权力。
大宋官家赵禥这时急了,说:“不可!”
平章贾似道也假惺惺地说道:“左丞相为人如何,天下皆知,岂能因为平时或不检点的小事而轻易言辞?”
左丞相程元凤一时心里更是大怒,那些传闻哪有一件事情是真?!某如何能与丁大全同享一个歌伎?!
这时,一个大臣进言到:“那些小报非议大臣,理应加大整肃………………臣请加大处治!”
平章贾似道这时候不让了。要??看书w?ww?·1?k?anshu·cc说:“若是小报所言皆虚,有谁肯理会?若是小报所言皆实,说了又能如何?皆随它去吧………………”
大宋官家赵禥犹豫了半天,说:“再议!”
散朝后,大宋官家赵禥专门留下左丞相程元凤言谈,但是他去意已决,最后只好以守少保、观文殿大学士让他致仕。
这一次是平章贾似道的大胜!
或者是民间的舆论力量?
平章贾似道又和监察御使陈宜中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