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8年4月底,中芯由于不堪亏损,不得不宣布退出dra产。2008年,大唐电信以172亿美元取得中芯国际166的股份,而之前中芯曾以20的股份换到5亿美元。显然,中芯的价值越来越缩水,而中芯在香港的股价,也从2004年上市之初的2港币,一路下跌到0155港币。中国政府把已经陷入泥潭的大唐电信拉来,与同样陷入泥潭的中芯国际进行弱弱联合,其未来恐怕都不被人看好。这,恐怕又是一次更大的竞底豪赌。
第413节:三、竞底战略的风险
三、竞底战略的风险战略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所有的企业经营战略,都存在风险,但竞底战略有其特殊的风险:1被他人竞底的风险根据竞底法则五:竞底不可持续,任何竞底者最终将被他人竞底。而根据九斤老太法则,竞底组织接班人的竞底精神一定会大大弱化,竞底实力也将劣化,因此被他人成功竞底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为何没有百年老店呢就因为第一代竞底者创办的名店,往往在后代中被他人打到底线,不再能处于数一数二的地位。中国富不过三代的长期性和普遍性,就说明了这种风险是竞底组织的最大梦魇。2竞争对手跟进的风险,战略的同质化一旦竞底者发现了新的竞底空间,立刻会有大量的潜在对手对此虎视眈眈,他们很快就会把先行者的竞底战略拷贝过来,他们就是令竞底者讨厌又无奈的跟进者。在竞底社会中,跟进者是与竞底者伴生的生物种群,他们的产生和存在均可避免。从本质上说,他们的生存战略就是对第一代竞底者进行竞底。有的跟进者竞底实力非常强大,他们在进入同一竞底空间后,立刻喧宾夺主,使原有的竞底者只有退避三舍,以躲开其锐利的锋芒。如中国家电行业的竞底高手格兰仕,在微波炉领域竞底成功后,转身杀入空调,对美的、格力等形成巨大威胁。也有的跟进者竞底实力不够强大,但他们的杀伤力可能更为可怕,因为他们为了短期的微薄利益,不惜毁坏整个行业的竞底空间。山寨机在整个手机行业,扮演的就是这种跟进者。不论是大的跟进者,还是小的跟进者,他们的进入都必然导致竞底空间的快速劣化,但他们的存在和进入又不可避免,因此竞底者必须时刻关注这类风险。在观察到这种风险日益加重时,提前进入另一个有油水的竞底空间。中国企业常常不得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可说是主动规避这种风险的无奈之举。3
………………………………
第47节
击穿底线的风险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大量谈到了击穿底线的问题,这是竞底战略面临的一个最主要危机,但竞底战略的本质,又决定了不得不在底线边缘生存。这正如任正非所阐述的:就如拧毛巾,只要拧出水来,就说明还有竞争空间;毛巾拧断了,企业也完了;只有毛巾拧干了,毛巾还不断,这才是最佳状态。
第414节:三、竞底战略的风险
击穿底线,就是毛巾拧断了,其后果常常是竞底者不能想象的。案例:为效率而牺牲安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俄罗斯人作为斯拉夫民族的一支,素以坚韧著称,这种坚韧形成了俄罗斯人所特有的竞底本性。1812年,俄罗斯人为把入侵的拿破仑大军打到底线,彻底焚毁莫斯科,迫使拿破仑在大风雪中退兵,几乎全军覆没。这是俄罗斯人以对内竞底,克敌制胜的典范战例,托尔斯泰曾以此为背景,著有战争与和平,成为俄罗斯文学的经典流传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前苏联靠着不怕牺牲,敢拼硬战,打垮了纳粹德国,并建立与西方阵营对垒的华沙组织。不幸的是,他们也把这种竞底品性,带入了高科技发展领域。1960年10月23日,前苏联金星号运载火箭发射时,发动机未按程序点火,为抓紧时间查明事故,数十名专家违规接近火箭,忽然,火箭发动机喷火爆炸,导致近百名科学家与军人丧生。但更严重的是前苏联在核电站上击穿底线所酿成的大祸。1942年12月,著名科学家费米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人类第一个核反应堆,为人类运用原子能开启了先河,并直接促成原子弹的问世,加快了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西方人首先搞出了核反应堆和原子弹,前苏联人决定在这方面超越他们,以争得自己的荣耀,增强对西方人以及自己阵营的小兄弟们的竞底实力。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核电站,采用的反应堆是石墨沸水堆,这种反应堆没有压力壳、安全壳和辅助设施,优点是发电效率高、建设成本低,但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世界其他国家都不采用这种反应堆,因为它违背了纵深防御、多重保护的核安全原则。在第一座核电站成功运行后,前苏联建立了一系列拥有这种反应堆的核电站的秘密城市,切尔诺贝利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追赶西方人原子能的发展脚步,在设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时,设备和安全装置也同样被严重简化,但设计人员隐瞒了这个设计缺陷。
第415节:三、竞底战略的风险
1983年,为缓解国内电力紧张,前苏联国家有关部门命令切尔诺贝利第4号反应堆,在未经必须的安全测试下,提早开始商业运行。否则,核电站的所有员工及管理人员都拿不到奖金这是他们月薪的三倍。这一次,有关部门的竞底,侥幸获得成功。1986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27届党代会上,亲自要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厂长布卡诺夫将产能提高两倍。布卡诺夫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苏共党员,政治上相当可靠,执行力很强,但他只有煤电厂的训练经验。他立刻要求下属全力完成戈尔巴乔夫的指令,以博取上级领导的欢心。但布卡诺夫深知核电站事关重大,因此必须进行检测。1986年4月25日下午1时,核电站控制室的操作员开始减低反应堆的输出,以便进行安全测试。但由于4号反应堆存在严重的设计隐患,当它在低功率运行时,具有非常危险的正反应性,会出现温度越高,功率越高的恶性循环,这在正常设计上是绝对不允许的。操作员在实验准备不充分,没有认真考虑全盘安全问题,也没有研究某些危险操作可能带来什么严重后果,甚至检测大纲和操作规程都编写得极不完备的情况下,进行了几步失误的操作。等到操作员惊慌地发现反应堆的功率急剧上升,按下紧急制动开关时,已经为时太晚。这次事故不是偶然发生的,它经过四级竞底才最终酿成:1设计原理方面的竞底;2提早商用的竞底;3上级强行命令产能加倍;4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最终,巨大的惨祸降临人间。切尔诺贝利事故导致30多万人死亡,比广岛和长崎死于原子弹的人数总和还多。事后,约500万人不得不继续生活在核辐射污染地区,引发多种癌症和基因突变,近20亿人口受到影响。专家称,消除事故造成的核泄漏后遗症需800年。这,就是击穿底线的后果。案例:德隆:超级竞底的覆灭
第416节:三、竞底战略的风险
新疆人唐万新很爱折腾,早年在乌鲁木齐开过彩印点,办过锁厂,研制过卫星接收机,经营过宾馆、挂面厂、化工厂、软件公司、广告公司、留学咨询中心,可谓常常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博爱的人很难将资源集中在某个竞底方向,因此这六七年的折腾,除了让唐万新收获一百万债务和惨痛的教训外,还让他总结出:自己走常规的正道肯定不行。但唐万新的长处在于舍得对自己竞底,他很坚持不懈,很肯吃苦。命运的公平在于,它总会给那些坚持的人一点机会。1992年,唐万新靠卖四通打印机给新疆的油田,赚到150万后,把债务还清,建立了最初的竞底实力。同年,深圳新股抽签,见多识广的唐万新敏锐地发现了这个竞底机会,他毫不犹豫请了5000人去排队买抽签表。这一把竞底大获成功,抽签表变成原始股后,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他由此总结出:炒股来钱最快。于是回新疆以800万注册德隆。接着,他在1993年进入房地产行业,因失败而退出。1994年到北京新街口开办jjdis歌舞厅,这个鱼龙混杂的场所,不仅每年为他贡献3000万利润,还成为结交京城各色人等的超级平台。在中国,有效的人脉是竞底者最大的资源,唐万新的竞底实力陡然放大。凭借这样的竞底实力,唐万新兄弟在新疆、陕西等落后省份,大量收购国有企业的原始股和内部职工般,或者倒卖给新疆的金融机构;或者等上市后套现,从而使得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