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旅明-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上窗帘的大教室里,土著们惊奇地看到了用幻灯片打出来的讲座科目。

    穿着正规军服的教官,一张张更换着投影内容,并且讲解。

    这种奇怪的“影画”,先是将大陆以及台岛和南洋的地理关系标了出来。

    到这个时候,房间里的绝大部分土著,在他们的人生中,第一次搞清楚了大明的位置和大小,搞清楚了自己现在的台南位置,搞清楚了未来自己将要战斗的南洋在哪里。

    接下来,教官又用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给听众科普了一些南洋地带的风土,地理,气候,疾病,土著等等基本常识。

    这些常识在后世人眼里是普通知识,可是在这个时代,就是真正的不传之秘了。欧洲人用了几百年时间才总结出来的东西,现在被穿越众夹杂着一些科学原理,深入浅出地就这样讲给了手下听。

    到这个时间,人与人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像吴三爷这种老贼,不但十分专注地听讲,还示意学历更高的玉生把这些东西统统记下——之前在台北,他们一伙之所以能全须全尾的活到今天,就是因为将公司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规定做到了位。

    PPT讲课是不会留下书面文字的。教官在将内容宣讲完后,收拾东西就走人,也不会给这帮人提供任何解答问题的机会。所以到底能在这些看似新奇,实则生死攸关的知识点中学到多少东西,就完全看个人了。

    吴三爷他们事后和那些听过就算的人不一样,他们几个赶紧回到宿舍,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回忆,玉生记录,就这样,一本“秘传南洋手册”出炉了。

    接下来又是半个月的基础训练时间。当这帮乱哄哄的人好歹学会了基本的静默行军和听从各种命令后,他们就被转移到了战区,准备“以战代练”。

    哪里是战区呢?广东剿匪前线。

    1630年8月10日吴三爷一伙人坐船来到了黄埔军港,准备参加即将举行的剿匪治安战。

    吴三爷他们乘坐的运输船,从台江出发后,先是跨过海峡来到了厦门港修整。在厦门港渡过2天时间后,外海有从福州方向出现了一支南下舰队,这个时候,吴三爷这支运输船队也急忙赶了上去,加入了编组。

    舰队打头的一艘,就是目前远东吨位最大的抚远号战列舰。

    有抚远号打头,舰队自然是一路横行霸道畅通无阻。到了8月10日这天,舰队进入了珠江。

    之后路过黄埔时,舰队便分道扬镳了,吴三爷他们径直去了黄埔军港。而以抚远号为首的四船编队,则继续上溯,一路来到了广州城外的白鹅潭。

    白鹅潭旁的官码头上,此刻早已是人头攒动大佬群聚,穿着各种等级官袍的广州官员已经早早在码头排好了位次,就等抚远号靠港了。

    此刻的抚远号主桅上,长长的两面大旗正在飘扬。其中一面上书一个斗大的“熊”字,另一面上书:代天巡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

    老熊到了。


………………………………

第508节 熊文灿的选择

    千百年来,自中央皇朝赴粤任职的官员,都会在福建漳州出发,然后沿着古老的驿道,经由闽粤关界汾水关来到广东潮州,再从此地经转其他地方。

    这种缓慢,但是相对安全的行路方式,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灭,自唐宋以来就没有改变过。

    然后在穿越众这个位面,新任的两广总督熊文灿,在有意无意间,却打破了这一惯例,历史的轨迹在这里又稍稍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

    时间回拨到一个月前,原任的两广总督王尊德终于病死在了肇庆的官衙内。这之后加急文书便一刻不停地经由广州,福州,乃至北上京师。

    而拥有电报优势的某势力,则在加急文书进入京城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一切政治方面的准备。

    然后,当朝堂上开始讨论新任粤督人选时,远比历史同期功劳巨大的熊文灿,就在各方大佬的默许和推举下,得到了对他印象很好的崇祯皇帝同意,比历史上提前将近2年时间坐上了粤督之位。

    这一次,老熊的职官不但由福建巡抚迁转为两广总督,而且还因为之前“刮地三尺”派兵勤王的军功,老熊的本官还从佥都御史直接晋升为右都御史,迈入了一品大员行列,可谓是春风得意,快马加鞭。

    在这一位面,由于闽粤沿海的海盗早已平灭,所以历史上熊文灿被拖住脚的局面也没有发生。老熊这边直接接任了粤督,那位短期代班两广总督的王业诰也因此没有出现。

    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互相关联的。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老熊在接任粤督后,也就没必要再兼任福建巡抚来统合闽粤军力剿灭海盗。在这个位面,老熊接任粤督的那一刻,也就卸下了福建巡抚的职位。

    而福建巡抚的继任者,不出所料,正是时任南京太仆寺卿的右佥都御史邹维琏。

    对于最终这一番人事任命结果,穿越众还是认可的。

    作为手中的“重宝”,老熊同志转任粤督这一手,就已经达到了穿越众最重要的目的,为下一阶段深耕广东做好了官面上的准备。

    至于说邹维琏。。。。。。就福建现如今的局面,换一个巡抚也掀不起什么大浪。配合的话大家都好过,不配合的话,邹维琏历史上可是因为和老艺术家温体仁不对付而被二次罢官的,穿越众这边真要搞他,随便两招散手就请他回老家吃老米了。

    于是乎,新任两广总督老熊,就在满腔热情,专程坐着战列舰来接他风光上任的曹大帅撺掇下,半推半就,欣然带着家属从人,两袖金风,告别了福建同僚,登上了巍峨的抚远号,一路轻轻松松,吟诗做酒,就这么从福州杀到了广州,全程只用了三天时间。

    熊文灿这样明显地在官面上和曹某人当众勾兑,也是有他自己考虑的。

    如果说当初一开始接触时,老熊还搞不清楚穿越众的底细,那么在彼此合作了这几年后,要说他还看不清楚曹某人的野心和能力,那可就真正是个弱智了。

    老熊是弱智吗?显然不是。

    身为福建巡抚,拥有众多消息渠道的熊文灿,可以说是明人中对曹氏这个怪胎了解最深刻的人了。

    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

    工业社会喷吐出财富的能力,是古人的思维无法理解的。

    熊文灿尽管作为传统地主阶层的精英,局面和眼光都很不错,但是钢铁生产线对一个势力带来的巨变,依然令满脑子传统封建思维的他措手不及。

    原本在熊文灿看来,曹氏这种边荒小势力,也就是自家手中一枚棋子而已。

    即便是曹氏将来尾大不掉,那充其量也就是个不服管教的藩镇/羁縻州之类,这种边地的藓芥之患,对于老大的中原王朝来说,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最重要的是,到那个时候,他老熊早已不知道去哪里任职了,谁还顾得了那许多。

    然而短短两三年时间里,曹某人的势力就以熊文灿目瞪口呆的速度发展了起来。这种速度是如此可怕,快到熊文灿根本没有能力对此作出正确的应对,只能被动接受。

    要知道,即便是安禄山这个级别的反贼,那也是铺垫生聚,匍匐在朝廷脚下整整二十年后,才具备了一切造反的条件。

    而曹氏从一伙海寇发展到兵精粮足富可敌国随时可以造反却只用了三年时间。

    当熊文灿最终调查清楚,这种巨大的力量是由那些喷溅着钢水的钢炉和冰冷的流水线所带来的之后,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熊文灿现在心里跟明镜一样:曹某人如今一旦举起反旗,和朝廷南北划江而治或许还谈不上,但是闽粤并沿海地方,必定一夜间不复大明所有。

    可笑自己当初还把曹某人当棋子来着。

    搞清楚一切后,熊文灿可也是暗地里做过一番思想挣扎的。

    然而无论怎么推演下去,自己这个放虎出匣的始作俑者,大概下场都不会太好——将来曹氏不反则已,一旦造反,老熊知道,自己被朝廷全家抄斩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那么曹氏会反吗?废话,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不对外释放,难道还留着炸碎自己内部吗?

    熊文灿没学过物理,但是基本的社会运作规律他自然是清楚的。

    于是老熊就开始纠结了。

    首先,他无法给朝廷上书,说是一处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