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旅明-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长的河岸边,衔头结尾的货船连成了线,上面统统堆放着米粮杂用。河道边不但有粮食船,还有运活猪活羊的,运白菜腌菜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陆水平日里是在粮食堆里打混的,他一眼就能辨认出这些船头上的货旗都是谁家商行的;甚至看一眼麻袋,他就能猜出里面装得是何等货物。

    所以他这会一路走来,眼皮是一直在跳:这些船只看旗号,几乎都是昨日来投帖的那些大商家的私船。其上不但有从南方运来的精米,还有昂贵的太仓白粮,另外,北方的精面也有,和他车上装的那些都是同档货色。

    “可叹孔大人还欲在粮草上做文章。。。。。。”陆水一边感叹,一边往老校场赶去。

    快到门前时,昨日排队的场面又出现了,只不过轮候的换成了各大豪商本人。

    这些豪商大贾无一不是大直沽里的头面人物。此刻这些大老爷们都稳稳坐在自家马车里,手抱暖炉,身边放着南方运来的“保温壶”和茶杯,耐心等着进老校场。

    看到这一幕后,陆水再无疑虑,痛痛快快将自己带来的粮秣都送进了老校场。

    然后当他进了老校场后,才发现往日破败的校场里早已是热火朝天了。

    很多匠人正带着徒弟和小工在修缮校场的围墙,地上不知何时堆满了青砖和水泥。

    还有一些匠人在挖地基,明显是打算新盖屋舍。而在校场墙外,西边的烂泥滩上,正在有一队队的民用小车推来土石垫地,看来是打算将这片无用的低洼地抬高。

    “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陆水一边感慨,一边和白帐房交割了货物。

    令他没想到的是,白帐房事后不但没有沾他便宜,还按照正常市价,足额给了他买面的银子。

    这还不算完。当陆水领到银子后,他居然被领到了校场的一处破屋子前排上了队。

    这让陆水受宠若惊此刻的他身前身后都排着豪商。

    过了一会,陆水被拿着火铳的绿袄兵放进了屋内。

    然后他就看到了两位并排坐在桌后,高大白净,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
………………………………

第419节 展布

    坐在简陋接待室里的两位,就是未来的北京站站长薛海元和现任的天津站站长姚建设。

    姚建设同志最早的本行是电路设计,他是情报局靠着“内部挖潜”忽悠到情报战线的最后一个穿越者

    毕竟从去年开始,曹皇帝就已经不往新世界“请”人了,所以情报局现在是屡战屡败,忽悠来忽悠去,绝大部分身骄肉贵的老爷们都不愿去当狗特务。

    于是最后一位情报人姚建设,一出山就被分配到了天津这个重要地点。

    好在十七世纪的情报工作难度很低,从之前那些情报站的经验来看,其实主持工作的穿越者并不需要冒什么风险和压力,难度和后世的分公司没什么区别。

    所以姚建设这次就和老鸟薛海元一同来了京津——两家离得近,万一有情况,互相支援起来也方便。

    而今天出面接见各路前来拜访的人马,则是两位站长第一次在京津地带公开露面。

    由于人手紧缺,所以按照最新的指导原则,今后的情报站站长都将会有官方的公开身份,以便实施“一人一城”的战略。之前那种一明一暗的布局方式将会被淘汰。

    所以明人小吏陆水在屋里见到的两位站长,此刻已经穿上了低级文官袍服,头衔也成了“总兵衙门经历司经历”。

    经历司,是负责管理往来文移之事的低级文官单位。这个单位主要用于对接上级部门的文书和执行,在明代相当广泛,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育局办公室等等。

    总之,明代几乎大部分衙门都会设立下属的经历司。这样一来,经历司的“经历”,也就和后世的“主任”这个头衔一样,会随着上级衙门的级别不同而变幻莫测。

    譬如五军都督府经历司,就是正五品单位;而顺天府经历司,就只有区区从七品。

    所以根据这个特性,既不起眼,又什么事都能搀和一手的经历司经历,就成了两位站长明面上最好的掩饰身份了。

    另外,这个职务任命起来也很方便总兵府经历司是七品衙门,算是曹将军自己招募的半独立属官,只需要给巡抚衙门报备一声就可以,不需要经过吏部。

    今天天津本地的土著在校场见到的接待员,就是两位总兵府任命的经历了。

    陆水进屋后,两位在北人眼里依旧显得高大白净的经历先是简单和他寒暄了两句。接下来,和蔼可亲的薛经历和姚经历两人,便操着一口古怪的“南方话”,和陆水聊起了“家常”。

    陆水知道这是在“盘底”,于是他赶紧将自家情况简单介绍了几句,然后适当表示了一番对将军大人的“仰慕”之意——他知道外面还有一票大佬在等着,谈话很快就会结束,所以必须抓紧时间把“中心思想”表达出来。

    果然,五分钟后,双方初次接触就完事了。陆水在得到一个“好朋友要常走动,互相照应”的许诺后,高高兴兴地出了屋子。

    而两位经历则摆弄了一下桌上的录音机,笑着对陆水这个聪明小吏评价两句后,对守卫说道“请下一位”。

    跑来“勤王”的曹镇兵马,就这样开始了所谓的“休整”。

    没用三天时间,天津卫的文武官员就看傻眼了曹总兵自打窝进老校场后,不见他操练士卒,反而大肆会见宾客,往来商贾,把一场神圣的“勤王之行”,硬生生做成了充满铜臭味道的商旅之行。

    这个时候,曹总兵的背景也彻底在天津卫被吹爆了,是个人都知道他有钱。

    如此一来,曹大人就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土著目光,尤其是天津卫本地的文武官员。

    实在是这位南方总兵太过古怪了——穿越众每到一地,那些看上去貌似是“白撒银子”的行为,总能令土著感到不可思议。

    不论是大校场的修缮,还是烂泥洼的填垫工程,这些在官员眼中纯粹就是作死你姓曹的是客军,又不能在天津常驻,花如此巨量的银钱修缮驻地,这不就是脑残吗?

    天底下愿意掏自家腰包给别镇修缮兵营的总兵,大约也就是这位不差钱的曹傻子了!

    然而穿越众依旧我行我素,看上去一副要将傻事进行到底的姿态在冬季寒冷的工地上,曹傻子不惜购买大量煤炭,雇佣大批工人,彻夜不停,花费着比夏日高昂数倍的代价在拼命赶工。

    官员们没有注意到的一点是曹傻子雇佣的,很多都是流民。

    天津卫有没有流民?当然有,而且还是大批量的临时性流民。

    自从八旗大军南下后,京圜地区就有无数明人开始拖家带口南下避难。而天津作为漕运枢纽,既有便利的运河,又囤积着大批粮食物资,富人遍地,所以毫无疑问,这里就成了流民避难的第一站。

    那还等什么?某势力在穿越三年后,现在已经把这个套路玩到精熟了。

    第一步,雇佣大批流民干活。

    第二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给叫花子们展示什么叫财大气粗,救苦救难,待人以诚。

    第三步,甄别忽悠,打包装船运走。

    靠着这一套日渐熟悉的流程,现在帝国正在大明沿海的多个城市吸纳土著,效果显著。

    而这一次当北上几位穿越众见到大批北方流民时,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丰富老家的人口来源是刻不容缓的,大批北方移民的到来,会令“国内”南方人居高不下的局面大大缓解,这是关乎到“长治久安”的重要国策,必须加以重视。

    一星期,只用了短短一星期时间,过去破败的老校场就像一块崭新的银币那样,重新矗立在了原地。

    原有的围墙现在已经修补了破口,而且被重新被抹上了白色石灰,还加盖了望塔,漂漂亮亮,整整齐齐。

    占地广阔的校场里,之前那些破烂的屋舍都经过了修缮,还在旁边加盖了一些临时士兵宿舍用双层砖和木料搭建的低矮房屋,缝隙中抹了水泥。

    这种临时矮房虽说采光差,逼仄,但是能挡住小冰河时期的冬季寒风,已经超过绝大多数普通人家的屋子了。

    另外,在已经垫高夯实的一部分烂泥场上,围墙和用砖木搭建的马厩,正在陆续延伸中。

    而最令土著惊奇的,则是从一艘运输船中吊装出来的一台小型锅炉。现在土著们知道,校场里那间经过改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