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旅明-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晚上,面对挂在墙上的大幅地图,举着煤油灯的熊老爷不由得越看越皱眉头:前路多舛啊!不亏是开发了几百年的江南熟地,在他看好的一平方公里范围内,除了一部分天然的河湖林滩之外,地图上有主的土地居然超过了70%!

    这就意味着熊道必须要花费更多精力,调动更多资源才能完成任务。。。。。。

    “唉,一步一步来吧。”熊道这时已经按下了心思,打算论持久战了。

    第二天一早,熊老爷便带着掌柜和帐房,还有罗十之介绍的一位本地资深牙人,一同去了嘉定县城。

    古代的县域是很大的,虽说后世的嘉定只是上海16个区之一,但是在这个年代,包括宝山、普陀、杨浦、虹口、静安和浦东在内的大片地盘,其实都属于嘉定县管辖。

    进了圆形的嘉定县城,熊老爷一行人弃船上轿,不一刻就来到了县衙。今天不是放告日,所以当熊老爷的片子和礼单递进去后,没过多久就得到了县太爷接见。

    能被县太爷迅速接见当然不是因为熊道这个白身草民长得帅,而是因为他打着罗家的旗号,嗯,别忘了还有礼单。

    县太爷30余岁,姓氏比较怪,名叫来方炜,出身于萧山大族来氏。

    来方炜是天启5年会试第60名,去年刚到本县上任。三甲同进士嘛,自然轮不到他去翰林院,所以外放就是肯定的了。历史上此人历任福建侯官县令,江苏嘉定县令,吏部员外郎等职,官声颇佳,乡人尊称他为“来天官”。

    在后院花厅见到县太爷后,熊道急忙堆起笑脸,拿出商人本色,将素未蒙面的来大县令一番吹捧,拉起了交情。

    而来县令也不为己甚,笑吟吟地配合着熊老爷吹逼。官声好不代表他不通人情世故,像这种求上门办事的商人,来县令是很喜欢的:只要不是作奸犯科的大事,普通的小忙能帮也就帮了,既不损官声又有礼可收,何乐而不为?当县令花销很大的!

    聊了几句后,熊道见气氛差不多了,便把来意讲了出来:他要查户房架格库里的红白契资料。

    户房就是县衙里专管赋税,田土,征税纳粮的部门。所以如果有人想查本县的土地资料,那么找户房就对了。

    来县令听到这里,不由得哈哈一笑:“此事容易,熊老爷去寻那余书吏便是。”

    于是熊道轻轻松松就获得了县太爷首肯。

    当然了,熊道心里清楚,这只不过是第一关,真正的难点还是在户房那里,所以县太爷才能轻飘飘就答应下来。

    从理论上来讲,其实县衙的资料民人是有权翻阅的。但是这个理论就脱离实际了:一般的草民谁敢去县衙找事?即便去了,户房的书吏能老老实实让你看契?

    所以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缙绅大户想了解点情况是很简单的,普通平民就不行了。

    嘉定县户房的管事书吏叫余本德。

    能在富裕的江南大县混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按后世的说法,那都是上面有人的隐藏富翁。像余本德这种胥吏,是真正掌握着一县权利的人;县太爷轮流换,胥吏们可是子承父业的,几代人时间就能积攒下庞大的家业。

    所以熊道见到余本德后,尽管对方态度看上去恭敬,但他还是打起了精神小心应对。

    而余本德也同样有戒备:他不怕这位熊老爷查资料买地,他怕得是拿出卷宗后,被对方从中找出什么破绽来捅自家一刀就坏事了。

    要知道涂抹卷宗,修改卷宗,拿假卷宗给上官这些手段都是胥吏们最常用的。有时候是为了阴私利益,有时候为了给上官下马威,总之,搞不定书办的话,熊道今天是肯定查不到他想要的资料的。

    到了这时候,熊道带来的本地牙人就派上用场了。

    牙人是有效的沟通渠道。大家都是吃房地产饭的熟人,一番交流下来,余本德这才放下了戒心。当然,熊道这边承诺的一大笔银子,才是余本德最终拿出笑脸积极配合的决定因素。百;镀;一;下;“;旅明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37节 开港(三)

    在县衙一间僻静,略显破旧的屋子里,熊道终于看到了高桥镇周边的土地原始资料。这些卷契是余本德两个年轻徒弟搬来的,包括各种地契,官契,舆图,公文,满满当当堆了两大桌。

    到这时候,熊道带来的掌柜和帐房自然再不用客气,纷纷卷起袖子,拿着县衙的笔墨纸砚就开始做起了记录。

    所有的资料都需要誊抄,尤其是地契:买卖双方,中人,时间地点交易金额,土地面积这些信息最终都会被带回去汇总。

    熊道则坐在一旁,端着一碗劣茶,有一搭没一搭和牙人还有余本德在闲聊。

    余本德这边就不一样了。起初他的注意力是在掌柜们身上: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如此大规模查勘地契的行为也是少见的。要不是对方是私商,他指定以为要改朝换代了。

    要知道这边拿出来的可是高桥镇周边所有的土地资料,几乎是将浦东以北,黄浦江以东的半岛县境全部包括了进去,总面积用后世的算法,已经超过了30平方公里。

    所以原本抱着一点看笑话心态的余本德禁不住嘀咕起来。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再大的港口也用不了几百亩地“这位熊老爷莫不是要大肆置办棉田,在松江布上兴风作浪?不对不对,这可就是腥风血雨了!”

    最初的震惊过后,余本德很快便意识到了熊老爷的不凡之处,于是他开始从牙人那里套话。然而当他最终搞清楚熊老爷做什么买卖后,某人伸手敲了敲自己的额头:“失敬失敬,原来是做灰泥琉璃生意的熊老爷,余某有眼不识金镶玉,死罪,死罪!”

    从海外运来的水泥,现在早已成了供不应求的物资。包括玻璃和最近才出现的少量镜子在内,这些紧俏货已经吸引到大批京城“有力”人士前来江南采购,更不用说本地人了。

    所以当余本德知道眼前这位就是灰泥厂家代言人后,熊老爷在他眼里顿时化身成了一尊闪闪发光的金人,老余赶紧忙不迭地开始赔礼拉关系。

    “就是个平常买卖人,做点小生意罢了,余书办无需多礼。”熊道这种情况见得多了,也没在意。

    而余本德就不一样了,干这种职业的哪个不是玲珑剔透面来风,这时候他哪里还顾得上调查熊道买地的原因,当机立断的,余本德做出了他后半生最重要的一个选择:配合。

    什么配合呢?听上去简单,但是技术含量是很高的,是需要多年实践积累的。譬如说,余本德当场指出:高桥镇外临江有一块芦苇滩,契由上标明是官地,但那地方其实是一处隐蔽的私港,附近的渔民盐贩子都在那里交易。

    接下来余书办又微笑着指出:某处看似是湖泊,其实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淤平,现在是某缙绅家的隐田从不起课那种。

    熊道听到这里,不由得放下茶碗,正色打量起余书办来:“看来还是把这帮胥吏小看了啊!”

    熊老爷没想到,这日积月累下来,正规资料中居然也埋了这么多地雷。看着余书办那张削瘦的脸上露出的得意微笑,熊道发现,没这货还真不好办。

    虽说这些雷终归会被排掉,但是有知士协助的话,无疑会在拆迁前期节省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迅速衡量完得失后,熊老爷点点头:“不知余书办今晚可有闲暇移步寒舍一叙?”

    “老爷有命,小人怎敢不从?”余本德笑眯眯地拱拱手。

    当晚,罗园,小客厅。

    熊道坐在椅子上,将桌面一个木托盘推了过去。与此同时,他盯着余书办的眼睛缓缓说道:“这一千两是头道,买你在收地事宜上全力襄助于我,事后还有两千两谢仪。”

    虽说余书办平日里在县衙分润到的各种收入不少,但一笔独吞三千两的大买卖,怎么说也创造了他职业生涯的最高纪录了。

    然而余本德下一刻却笑眯眯地将托盘推了回去:“不瞒熊老爷说,这银子嘛,我倒是不缺。”

    “哦?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余老兄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余本德点点头:“冒昧问一句,不知熊老爷在生意上有没有提携小人的地方?”

    “呵呵,这样啊”熊道听到这里,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