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批的人和机械散布在山水之间,像一群群黑色的蚂蚁——使用就地砍伐的新鲜木材做原料的煤气工程车,冒出了浓浓的黑烟。
。。。。。。
站在堤岸上看了一会工地后,梁乐天和米硕转身向指挥部走去。
指挥部是用原木搭起来的几间木屋,门口挂着一块露着白茬,散发着清香的樟木牌子,上面用歪七扭八的墨字写着“镜面水库工程指挥部”几个字。
看了眼门口一个小泥炉上咕嘟嘟滚着肉块的砂锅,梁乐天和米硕对视一眼后,哈哈大笑一声,闯进了指挥部。
屋里的条件很简陋:这鬼地方没有电,也没有后世工地必备的柴油发电机。桌椅板凳都是就地取材的香樟木新做的,工艺粗糙,不停散发着樟料气味,上面还覆盖着树皮。
这种一次性的家俱在建筑工地很流行:没有经过烘干的木料时间一长就会变形。不过到时候正好工程也完工了,连带着指挥部一起,统统扔进煤气炉里当燃料。
进门后梁乐天第一时间就看到了那个躺在椅子上迷糊的人,于是他大喝一声:“呔!还敢吃砂锅炖肉,安监局的来了!”
根植在骨子里的恐惧令椅中人迅速翻身坐起。
马明,前包工头,现任建筑总公司副总,镜面水库工程负责人。
当一脸胡子拉茬的马明醒过神后,当即对正在哈哈大笑的梁乐天笑骂道:“原来是你小子!”。
“是我啊,马队长。”梁乐天开了句玩笑后,坐下来直接问起了正事:“工程进度怎么样了?”
“切,早呢,你来时没见吗,坑都没挖完呢。”马明说完,伸个懒腰,又半躺在了椅子上:“我说次辅大人,你们想转就去转吧,我得再睡会,昨晚有两个蠢货追鹿追进湿地了,折腾我半宿。”
“别啊,再聊会,你睡了那砂锅里的肉不就归我和米硕啦?”梁乐天一边威胁,一边掏出大重九递了过去。
“唉,就知道你们来没好事!”马明点着烟后也就不睡了。
“既然现在还挖坑,那什么时候才能合拢坝体?”一旁坐着的米硕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怎么着也要半年时间吧。”马明吐了一口烟,把自己的脸藏了起来,貌似很神秘的样子:“咱们这是半人工半机械,效率慢得要死。”
“这样的话,明年雨季怎么办?”米硕闻言有点担心。
“雨季没问题,现在是12月,明年7月前肯定能完工。”
“不过。。。。。。”马明说到这里拉长了音:“我劝你们别把希望寄托在这儿。”
“这个水库的面积并不大,根本起不了多少防洪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提前放水,然后拦截几道洪峰而已。”
马明说到这里直起身,伸出手臂往北面划了一个大圈:“咱们来的那个年代,光嘉义附近就是7座大小水库,这还不算高雄附近的,你指望眼下这个,那是指屁吹灯喽。”
“这个我们有思想准备。”梁乐天面色不善地点点头:“看来还是要大力加强灌溉系统。”
“对喽,靠谁都不如靠自己。”马明笑呵呵地又躺回了椅子上。
“那么大水库呢?什么时候能开工?”米硕不死心,又问了一句。
“不知道。”马明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咱们的技术条件和当年的日本人其实是一样的,蒸汽挖机和煤气挖机区别不大。”
“但是日本人调集资源的能力可比咱们现在强多了,咱们现在的底子太薄。”马明说到这里,掰起了手指头:“巨量的混凝土,钢筋,巨石,设备。。。。。。千米长的大坝在后世不算什么,现在上马可就是大跃进了。你们自己大概算一算土方量就知道,原材料都没办法提供。”
“那就只能建这些小水库了?”
“对!”马明没有丝毫犹豫:“在三年内先建一系列的小水库,等施工队伍锻炼出来了,那时候再看机械和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够了就建,不够还得等。”
“唉,那也只能这样了。”梁乐天和米硕对望一眼后,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无奈。
“既然这样,那今天也就没啥事了,我们吃完饭就走。”梁乐天看看时间刚好也到中午了,于是指挥着在一旁赔笑的包工头去拿门外的砂锅进来,顺便再拿点啤酒。
“完蛋,我就感觉今天不是个好日子。”马明这会悲愤满腔:“鬣羚肉啊,我炖了一早上了!”
………………………………
第321节 脱毒
从水库工地出来后,坐在电轮车上的梁米二人面色都不是太好水利枢纽工程进展缓慢的话,对下游的农业影响是很大的。
“看来只能加大排灌渠的整修力度了。”米硕若有所思地说到。
“那也是有上限的,总不能把农渠挖成河道吧。”梁乐天叹了口气:“说到底只是毛细血管,上游的动脉修不好,下游怎么样都会遭灾,只是程度不同。”
米硕想想后说道:“大力扩展马铃薯和甘薯红薯田。”
“唉,只能这样了,先凑活两年吧。”梁乐天无奈地说到。
既然水库搞不定,那么每年七月份的暴雨山洪就是躲不过去的坎。在这种局面下,增加马铃薯和甘薯这些块根作物的种植面积,就成了农业方面的唯一选择。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躲在地下的土豆和甘薯对于山洪,大雨,太平洋风暴的抵抗能力要远远强于水稻这种娇嫩货。
不过这个战略实施起来倒也不难,因为原本在台南的主粮作物就是土豆和甘薯,现在只是继续增加种植比例而已。
要知道,以当前这种缺肥少药的技术条件,水稻的亩产量也不过是五六百斤而已而一亩土豆田的产量很轻松就能达到水稻的三倍,今后还可以更高说白了都是淀粉,穿越众自然会选择能喂饱更多人的土豆。
确定了今后的种植计划后,两人便回到了赤崁,然后又沿着海边的柏油路一直往南,差不多跑了10公里后,他们的位置已经到了高雄和赤崁的分界线:二仁溪附近。
由于住宅区还没有拓展到这一片,所以这里很荒凉,周围全是烧荒过后着的黑色土地。从海边沿着二仁溪往东又跑了二里路后,远方出现了一片建筑物。
这里是粮食总公司的核心资产:良种基地。
良种基地的占地面积很大,是由生物实验室,温室大棚,实验田,锅炉房,发电室共同组成。
生物实验室是良种基地的核心建筑。
四栋二层砖混楼围成的实验室乍一看和后世的小楼没什么区别。大幅的玻璃窗,铁制栏杆,白色的围墙。
实验楼内部的设备也尽可能做到了和后世看齐。
包括显微镜在内的各种进口生化仪器这里都配置的很齐全。另外,楼里还有一些包括恒温培养室在内的“国产”低级实验设备。
在大门口的岗哨位置出示代表着穿越众贵族身份的紫皮证件后,三轮车驶进了基地大院。
得知消息的杨乐意迎了出来。
杨乐意在穿越众这个群体里算是比较年轻的,今年只有25岁。此君在大学的专业是细菌学,毕业后就把专业扔到了一旁,跑去贸易公司当了专门跑赞比亚的“业务经理”。
原本他以为生活就会这样继续,谁曾想穿越后他居然又把自己扔掉的专业捡起来了是的,“国家和人民”需要他的专业。
看到身穿白大褂的一群人从楼里迎出来,梁乐天和米硕顿时在脸上堆满了微笑,摆出一副领导视察的样子,热情地上前握住了杨乐意的手猛摇:“乐意,辛苦了辛苦了,车上有头鬣羚,我们哥俩专门打来给你炖砂锅用的!”
“感谢感谢!”杨乐意一张圆脸上这时也堆满了笑容:“我这儿有牛肉,咱们晚上好好好吃一顿。”
说话一群人就进了楼。
一楼主要用来做各种实验和当仓库,杨乐意平时也会在这里合成一些化学品。
而进了门厅后,梁乐天他们带来的随员就留在了这里:大家今天的目的彼此都清楚,主要是去二楼看看的,所以只有梁米二人上了楼。
上了二楼后,梁米二人就在门厅换上了隔离服,穿上了雨靴,然后踏过了消毒用的石灰水池后,这才跟在杨乐意身后进了一号实验室。
看似安静的实验室,其实里面人数不少:10个身穿白大褂的“女工”,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台显微镜,还有一些****罐罐,正在长长的桌案后忙碌着。
俯身在一个女工身后看了几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