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了半天,也没有后文。总觉得不知该如何圆话。两军交战之际,扰乱军心。即便祝家庄缴纳朝廷半数税银,他也担不起如此之罪。
姜晨神色平静,“祝随军言语之失,想来也并非有意。不过两军交战之际,还望随军日后注意些许。随军请起身坐吧。”
该说是意料之外,还是意料之中呢?
明明他什么都还未做,遇到这些传说中家喻户晓流芳千古的正义一方,所言所语也会被或有意或无意的曲解。
果然还是说,他们是生来敌对的两方么?
“谢将军!谢将军!”祝英全如释重负,连道谢数声,抬袖擦了擦额角冷汗,脸色青青白白,在祝英齐搀扶下颤颤巍巍走到一边坐下。
寿阳太守缩在一边良久,此刻见局势平稳,出来打了圆场,端的一杯酒水,“今日之宴,便不说其他。诸位将军于此,一为收回项城之地,二为前方捷报连连,各位不醉不归,不醉不归啊。”
挽莲见得情状,撇了撇嘴。他完全可以保证,这个祝英全,纯然只是愚蠢。不过无脑到此,也算得一种境界了。不明晓情况贸贸然当众开口,简直是送上门被人教训的。
上虞祝家之人。
那便是祝英台的亲人了?
挽莲支着头晃了晃酒盏,看灯火映照其中明明灭灭……心中不禁长叹,此次,比战事还麻烦的麻烦来了……
话说上虞祝家庄明明平头百姓一堆,到底如何在这士族把持政权的时代完卵于世的?还据说占了每年国库一半的税银?难道就没有人对祝家家产起意?难道诸类世家个个都如此高风亮节?……简直奇也怪哉……
若是一直如此……
恐怕,还免不得与祝家打交道了。
至于此世诸类世家,已类比诸侯,占据一方。想来也不会轻易妥协,自然留不得。
挽莲思及此处,动作一顿,不由端正了身姿。他总算知道何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若是还追随在前主人身边,他是不会提前去思考诸如此类如何令世家解体之事的。
现主人身边,虽偶有惊险,但总令人觉得非常有趣。
世上有趣的事情不多,如他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更是难得哦。
同样为守护而存在,前主人的操守的确令人敬佩,不过却未免寡淡。
如此来一个收一个来一对灭一双的,更符合他作为剑灵的本质爱好。
剑虽未百兵之君子,却也属弑杀之器。
……
姜晨偶尔会亲去军营查察。对他是偶尔,对于军中大小各上下,军医,则堪称频繁了。
频繁到上至校军,下至伤员,无一不识。
虽与他容貌有些许关系,却并非根本。
他至此处,便更能看清,何谓命如草芥,何谓轻若飞蓬。
安置伤兵的营帐中,入耳遍是哀嚎,入目便是鲜血。
即便他们大部分还能活下来,此生也注定是不能康健。
众士见他再次前来,痛声都放缓了些,有些旧人即便痛苦未过,强笑着招呼,“小公子,你来了。”
即便封将的旨意已传下,但在此营帐中,他们眼中的,依旧是平日温和耐心的小少年,并无其他。
“嗯。我来了。”
他这样回答一句,两句,三句……眼中见到的,是盖在他们身上的床单上,刺眼的血色。
徐军医沾了一身血色,见到姜晨时,忙起身收拾一二。抱着他的医箱迎来,布满皱纹的脸上难得露出些轻快之色,想到他如今身份,理理衣袖,拱手一拜,“将军,您来了。”
他的声音沧桑且嘶哑,眼中又充满血丝。那并非因他苍老的年纪,只是因已许久未曾好好休息。徐奉安随军多年,如今已近古稀。若非的确医术精湛,又有心留守军营,他也应该归乡荣养了。
对于一位耆老之人,姜晨自不会有为难之意,伸手扶起他,“军医不必多礼。军中伤患颇多,又逢前些日大雨连连,这些将士幸有诸位照顾。天气渐冷。听闻此番粮草与棉被已一同送来,文才过来看看。”
徐军医转头扫了一眼周围伤患,即便见过生死千万,也终究流露不忍,叹息道,“将军有心了。军中兵士能遇将军,已是有幸。前些日子挽莲将军送来草药,我已用过,伤势轻些的已经离开此处,这里大多,是新来的。”
至于棉衣等物……
始终未来,恐怕,也不会来了。
徐奉安思及近来态势,终不禁劝他,“小将军,且听徐某一句。”随军多年,他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如今态度,朝廷恐怕没有继续征战之意。
“请讲。”姜晨接过他的药箱,拿出各类草药闻了闻,相互调配之时,应了一句。
徐奉安压了压声音,“将军,朝廷恐怕不日便要召诸位回京。届时……”
恐北伐一事,将如当初,不了了之。至于功劳着重之人,恐怕更要忧心。
姜晨配药的手微顿,淡淡笑了笑,“老先生好意,在下心领。此事,不必忧心。”
事情不会那般简单,却也并不麻烦。 166阅读网
………………………………
185 梁祝(十三)
若问谢琰最欣赏的; 无非是姜晨一贯从容之态。在他的身上,谢琰似乎总能看到些父亲谢安的影子。
一样的泰然不惊。
迄今为止; 谢琰尚未见过他有何失态之举。似乎面对任何局势; 也从不忧心。这种心态,在叔父那般历经两朝风雨的老臣身上; 不足为怪。放在一个八岁童子身上; 该令人称奇。可若此人是他; 谢琰又觉,合该如此。
说他像养尊处优的王室贵胄; 他与挽莲的主从之分却不分明; 说他是不谙世事因此平易近人的世家稚子,他所知所学; 显然又不仅仅如此。书法绘画插花布阵山川地理医术杂文,他都有所涉猎。与他相谈; 不会无话可说。他并不多言,却并不令人觉得冷淡。而当面对威胁之时,有他相助,又令人觉得意外的安心。
或者; 对朋友而言; 他本就是个令人极为安心之人。
姜晨还不知他竟能得如此之高的评价。倘若知晓; 也终究不过一笑哂之。直面死亡; 直面多少胜于死亡之事,试问如今还有何事,能让他色变和心动。
“谢封; 此番项城之事,你莫非以为就此结束么?”语气很有些沉重。
谢琰听着谢玄三言两语,头一次因着堂兄之言,皱起眉头。
谢琰捏了捏拳头,撇过头去,“堂兄之意,琰不明白。”
谢玄见他一副不愿深谈模样,便知他并不愿放弃同窗之义,道,“北境之围已解。鸟尽弓藏。我谢氏有叔父如日中天,可过犹不及。此战之后,谢氏你我免不得急流勇退,外放一二年,至于马文才,他父亲本就是杭州太守,四品大员,加之牵涉桓氏一族……如今他挂着镇北大将之名,手中却并无虎符实权。皇帝心思,已显而易见。”
他,并不完全信任这位天纵之才。
谢琰对他的言辞有些抵触,“堂兄此言差矣。我与文才,莫逆之交。君子之交,岂能因外物改换。”
“为兄知你重情重义,但你要明白,谢氏不容有失。”
听他的口气放松了些,谢琰认真回答,“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堂兄,这世上有些事我不得不做,但有些事,还是可以不做。”
因上者意愿而与志同道合之友分道扬镳,他就可以不做。
“漫灌项城。即便预先引出了城中百姓。”谢玄语气带上了些许警惕,“谢封,你知他本性如何?”
谢琰道,“知他有收复北地之心,足矣。”
谢玄叹了口气,“你向来恃才,难有钦佩教服之人。今如此相护,可见此子确然不凡。你已经不小,为兄不便插手。不过须记着,尔二人情义,与谢氏无关。”
“这是自然。”
醉月楼。
“两位公子,请进。”
余音无限娇媚。
挽莲十分熟络地递了钱袋过去,眉眼一弯,对着身边姹紫嫣红的女子笑道,“妈妈,我们可是有约了。天字丙位。”
鸨母先是为他的笑容晃了一瞬,回过神来掂了掂钱袋,涂着鲜红口脂的唇一咧,拿着团扇遮了遮遮不住的笑,娇声道,“哟,原来爷是熟客啊。看这位爷生的这般好看,奴家都丢了魂了。”
这醉月楼呆的久了,形形色色的人她见多了。有些世家子风流些,小小年纪也就熟谙风月。不过倒是头一次见一位相貌俊美完全顾影自怜就胜过多少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