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也是春季推新菜式偶尔来个香椿炒蛋调剂一下。
香椿味道特殊,和榴莲一样,爱者当成人间绝味,恶者不堪忍其味,更别说入口。
妙味斋收香椿芽是闹哪样?
老百姓才不管这是闹哪样,采个椿芽能卖五到十文一斤,这是无本买卖啊,春天最好的野菜也不过二三文一斤。于是一窝蜂采椿芽去了,采完宁安县的采周边的,椿芽采完一茬还能再长,春天能采上四五次呢。
沈小漾并不想涸泽而渔,她只收第一茬的,收完了让香椿好好长叶子,薅羊毛薅太狠了要伤根本呀。
收来的香椿做了香椿酱和香椿辣子酱。
将新鲜香椿芽用盐水泡一会,捞出来放开水里焯烫一下,然后捞出沥水,搁搅拌机里打成碎末,然后装到瓶子里注入山茶油没过香椿。香椿辣子则多了拌匀辣椒面这一步。
装香椿酱的瓶子是订做的陶瓶,和现代老干妈的瓶子差不多大封盖是螺旋口的。也许是螺旋口第一次出现在九州大地,不过除了陶坊和沈家人外,没有人知晓这一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螺旋口流行开来,人们寻找出处时早已无迹可寻,沈小漾深藏功与名。
搅拌机也是去器物店订做的,外观看起来像个有盖子的木盆子,盖子上装着拉杆陀螺,盆子中央装着三片弯刀,把香椿芽装到盆子里,盖上盖子,一手按压整个盆子,一手拉陀螺拉杆,拉一下相当于刀切三十下,轻轻松松就能绞碎椿芽,堪称搅拌神器。
器物店是用整段木头挖的木盆子,细细打磨过,木纹非常漂亮,比现代很多工艺品都好看,沈小漾觉得可以当传家宝了。可惜刀片不是不锈钢,用不了多久又得换刀片。
三小对搅拌机很感兴趣,不厌其烦的碎香椿,沈小漾原以为得雇一两个人帮忙制作香椿酱,没想到自家人就搞定了。
还在制作时,沈小漾便放了飞鸽问白三爷要不要香椿酱。尽管这个时代香椿没多少地位,但是,这可是可与荔枝齐名的南北贡品,被称为“树上蔬菜”,颜值够高,绿叶红边的椿芽宛如翡翠、玛瑙,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连苏轼都赞过“椿木实而叶香可啖”。
………………………………
第十四章 香椿酱有毒
“这世上哪,分两种人,一种是吃香椿的,另一种是不吃香椿的。”
“今天开场前,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下香椿酱的七种经典吃法。”
“春雨贵如油,而香椿,则是春日里最为奢侈的菜蔬了。它长在高高的枝头上,不沾地气,不染泥腥,清明过后沐春水晨露而生,汲春雨蓬勃生长,一年里也只有短短数日可以尝到这春的滋味,错过了,只能等下一年。”
“这香椿酱呢,算是香椿的高级吃法,取香椿新鲜嫩芽制作而成,可以拌面、烙饼、炒饭、煎豆腐、拌豆腐、蘸馒头、烧土豆,不管哪种吃法,都能尝到香椿浓郁的香味,仿佛一口吞了整个春天。”
天一茶馆里众多听众正听着宁安县最为知名的说书人刘大家大谈对香椿酱的热爱,这几日开场前刘大家都会来上这么一段,勾的大家都对香椿酱起了馋虫,然而,香椿随处可见,香椿酱哪里有卖?
有眼尖的的人瞅见刘大家用膳的时候掏出一个巴掌大的陶瓶来,也不知道那盖子怎么做的,不是抽开而是拧开,打开盖子后,用木勺挖出几勺酱料加到面条里,万分享受的吃着。
凑过去仔细一瞧,瓶身上贴着一圈纸片,上面有字:
一尝椿芽,魂生碧落。
边上还有妙味斋的印章。
“刘大家,您这是香椿酱?”
“是啊。”
“妙味斋的?”
“没错,味道特别好,你吃香椿吗?”
“吃的吃的,我和您是同一种人。”
“那要不尝尝吧。”刘大家一脸万分肉疼的表情挖了一勺到这人碗里,那人吃得赞不绝口,好吃,太好吃了!
没错,这刘大家是沈小漾找的香椿酱形象代言人,沈小漾可是付了一笔银子给他,让他连续七天在说书前普及一段香椿酱的美味吃法,并且对外用餐的时候都加上妙味斋的香椿酱。
当然,前提是这刘大家也确实是个香椿同道中人。
于是在白三爷的采购还没抵达宁安县的时候,香椿酱已经在宁安县沸沸扬扬,甚至在吃香椿的人和不吃香椿的人之间引发了到底香椿酱是美味还是臭味的争论。
妙味斋的香椿酱卖一百文一瓶,几天时间也卖了几百瓶了。
而白三爷接到沈小漾的信后,当即便遣了采购过来,运走了沈小漾八成存货,到京城转手卖一两银子一瓶,仿照沈小漾在宁安县的做法也在京城找人炒作了一番,迅速聚集了一批香椿酱忠实粉丝。
香椿酱有毒!
绝对有毒!
吃了会上瘾!
戒都戒不掉。
一开始他们还是一瓶两瓶的买香椿酱,没多久就开始一打两打的买了,要知道春天就快过去,香椿芽没了,香椿酱也就没了,不存多点货,一下子吃完了怎么办?
有人看到香椿酱的火爆,买了瓶尝了尝,不就加了点油盐辣子吗?一点难度都没有!
于是也收购了大批香椿,火速推出各种香椿酱,大大丰富了香椿酱品种,正等着被银子砸死,不料差点赔死。
一堆人涌上店里索赔,说他们的香椿酱吃了都得看郎中。
你说为啥?
他们的香椿酱是真的有毒!
吃了会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心悸,晕倒。
以往香椿吃多了也有类似症状,但人们没怎么注意,毕竟吃多了的都是穷苦人家嘛,富贵人家饮食都讲究适度,万万没有香椿吃过头的。
须知香椿含有较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要是没焯水直接腌制,在腌制的一周内亚硝酸盐能翻倍,食用中毒再正常不过,好歹放上半个月会好点。当然最安全的做法还是像沈小漾那样,用开水焯过再腌制。
不管如何,中了招的人们再不敢贪便宜买其他香椿酱了,妙味斋的香椿酱地位稳稳保住了。
“丫头,还是你厉害啊,果然有一手。”白三爷坐在妙味烧烤里边撸串边竖着大拇指赞扬沈小漾,撸串速度飞快,“你们店里烤串的手艺赶得上我去西北那边胡人烤的了,就是肉没那么大块,要是再大块些吃着更够劲儿。”
“肉要加大就得加价了,我们这小本生意,随便加价会倒的,要加大肉块也得等我们想加价的时候。”沈小漾撇撇嘴,敢情这位爷哗啦一下从京城跑过来就是为了撸串啊。
“聪明。哎,这烤串太好吃了,七贯你给我再点一轮。”白三爷吃的满嘴油光,一刻钟前还风度翩翩的青年公子秒变惨不忍睹的吃货一只,“这烧烤店啥时候开到京城来呀?”
“京城居大不易,餐饮水那么深,我们小打小闹的哪里敢闯啊,怕是没两天就得关门了。”
“不怕,三爷给你们撑腰。”
“这样说来,三爷的后台很硬咯。”沈小漾觉得白三爷背景肯定不一般,绝不是人们说的普通行商,哪个行商像他这么高调啊。
“我爹是左相。”
白三爷轻飘飘的抛下一句话,沈小漾惊得差点一口水喷出来。
“什么!你爹是丞相,你跑去当商人?”这也太出乎意料了,他竟然好好活着,没被打断腿?
“人各有志,我们家儿子多,有大哥二哥继承父志就好了,我当小儿子的还不能做点感兴趣的事了么。”白三爷满不在乎道,七贯扯了扯嘴角,说的轻巧,当初谁跑到左相面前豪言壮志的说要经商,当天下第一商人,然后被家法打了几十大板,半个月下不了床。后来也是偷偷溜出来当行商的,直到现在,左相都不给他回家门呢。
“左相大人真不容易啊。”有你这么闹心的儿子,在竞争对手面前压根没法挺直腰杆啊,“果然儿女都是债。”
“喂喂,你站哪边的!”白三爷扔了根签子到她面前。
“哈哈,当然是您这边,我不过感慨感慨。”这么粗的大腿得赶紧抱着啊,妙味斋能不能走向全九州说不准就得靠这位爷了,“三爷您有这样的背景,别说京城了,就是番邦我都敢去开店啊。”
“别一脸狗腿子模样!”
………………………………
第十五章 郎君,原来你也在这里
沈小漾和白三爷迅速敲定了妙味烧烤的合作方案,由白三爷出资两万两,占妙味烧烤百分之二十股份。白三爷先拿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