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仲道答道:“董承身后乃是当朝太师董卓。董承乃是新贵,我自然不放在眼里,可这董太师现如今权倾天下,谁人敢惹。”
董守业见状便道:“原来如此!”其心中不禁对卫仲道高看不已,非常赞赏卫仲道的随机应变以及取舍判断。
二两黄汤加上红颜美女不知害死多少英雄好汉。
这卫仲道虽然是嗜酒如命再加风流浪荡,却能不被黄汤加红颜所迷惑,当机立断,做出做符合自己利益抉择,值得董守业对其高看一眼。
'小说网,!'
………………………………
第十九章 论势(一)
董守业在案几旁沉吟一会,向卫仲道问道:“不知仲道兄对董卓以及西凉军怎么看?”
在董守业眼下所身处的这个时代,士人之间大多需要畅谈国家大事,或者是品评人物,这是一种流行风尚,像许劭许子将(就是说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那个牛人)、许靖(刘备不喜欢却不得不任其为高官的那个老头)等人都是以擅长品评人物而闻名天下;像庞德公、司马徽(水镜先生)也都非常善于点评时事,品评人物。故而董守业才会有此一问。
卫仲道抿了一口酒,答道:“西凉董卓出身微末,乃西凉豪右,以军功起家,后被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看中,继而飞黄腾达。到黄巾蛾贼叛乱时,官拜东中郎将,率领北军精锐参与平叛。因平叛不利而被免官。而后西凉边章,李文侯等人聚众叛乱,其被朝廷再度启用,官拜破虏将军。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争斗时,被征召进入洛阳,以为援手。结果何进暴毙而亡京师大乱,董卓率领西凉军三千精锐迎少帝与陈留王于北邙山,之后一举进入洛阳城,控制京师,掌握朝政。”
董守业点了点头,道:“如此经过,乃天下所共知也!”
卫仲道接着说道:“不说此人品行如何,单单凭此人敢以三千精兵直入洛阳,便知此人当机立断,杀伐果决,不愧于一方枭雄之名。”
董守业点了点头,说道:“听说此乃是其女婿李儒之谋。”
卫仲道慨然一笑,说道:“此人有张良,陈平之奇谋妙策。可谓是智若海深,冠绝天下。眼下天下群雄中还没有出现一个可以与之相比拟的人物。真乃一时之龙凤也,董卓能得此人辅佐,何其幸也!”
董守业继而又问道:“不知仲道兄对于迁都长安如何看待?”
卫仲道答道:“长安城地处关中,高祖皇帝以此为我大汉帝都,立帝业二百余年。虽然历经王莽篡权称帝,导致天下大乱。乱世之中,长安城屡次易主,数度攻伐破城,战乱所毁,有所残破。但关中四塞之地,依旧是占据形胜。且农业丰饶,物华天宝。故而西秦占据此地而东御六国,虽猛将无数,谋臣如雨亦难以攻克,吴起、乐毅亦一时之雄杰也,也曾折戟于此!”
董守业又问道:“那以仲道兄之见,关东诸侯时候能攻克长安?”
卫仲道答道:“关东诸侯,不过尔尔,想要攻克函谷关,占据长安城无异于痴人说梦。袁本初、袁公路兄弟与古之名将吴起、乐毅如何?”
董守业摇了摇头答道:“袁氏兄弟如今虽然是风头正劲,恐怕其用兵之能与吴起、乐毅相比不过是萤火与皓月争辉。”
卫仲道接着说道:“函谷关前曾经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二袁用兵之能亦相差吴起、乐毅甚远。况且袁氏兄弟二人相互争斗,争权夺利,不能精诚合作,何谈攻克函谷关。关东诸侯各怀贰腻,皆是以保存实力未上,不肯出死力。倘若这些人能竭尽全力,西凉军虽然精锐也抵不过关东诸侯的人多势众!”
董守业又问道:“不知仲道兄对少帝之死如何看待?”
卫仲道沉吟一阵,然后答道:“以小弟之见,那少帝之死罪人有二?”
董守业奇道:“此话怎讲?”
卫仲道答道:“世人皆以为董卓鸩杀少帝,故而少帝之死那董卓肯定要附上大部分罪责。但在我看来,若是关东诸侯不起兵反叛朝廷,那少帝也可以做一个逍遥的王侯,安享富贵。”
董守业惊奇地问道:“此言何解?”
卫仲道答道:“关东诸侯起兵以董卓擅自废帝为由,图谋攻占洛阳,扶少帝重新登上帝位。如此行事,董卓之所以杀少帝是为了绝天下诸侯之希望。但凡图谋大事者,皆以大义之名,关东诸侯以复辟少帝为天下大义。如今大义不在,关东诸侯便没有理由继续兴兵了。”
董守业说道:“如此说来鸩杀少帝岂不是对西凉军大大有利。”
卫仲道说道:“非也!非也!董卓胆大滔天,竟然弑君罔上。恐怕从此会失了天下人望。当初为党人平反、拔擢幽滞之士所带来的些许希望也损失殆尽。从此天下人恐怕对董卓很难再抱有希望了!”
天下人皆以为少帝已死,谁能想到董守业能联合李儒瞒过其父亲,上演了一出瞒天过海呢?
董守业又问道:“如此说来,西凉军岂不是没有希望了?”
卫仲道答道:“此事也不尽然,兄台可曾听说过近日朝廷新册封了一个破虏将军。”
董守业这时只能选择装糊涂了,答道:“仲道兄,实不相瞒,小弟也是刚到长安不久,还没听说过此事。”
卫仲道见状也不在意,继续说道:“这个破虏将军名叫董白,字守业,乃是董卓之子。”
董守业答道:“此举岂不是任人唯亲吗?”
卫仲道说道:“非也!这董白于中平六年随其父进入洛阳。时值白波贼肆虐河东,河东太守牛辅出战失利,此子便奉父命领兵,支援牛辅,出战河东。结果在河东一役中大放光彩,协助牛辅以不到四万兵马,战胜白波贼近十万于众。之后犹如彗星般崛起,光芒四射。虎牢关一役,其两个结拜兄长大出风头,与关云长、张飞等猛将大战,进而闻名天下。帝都西迁之时,关东群雄无人敢追击,只有曹操无惧艰险,貌似追击,结果中了西凉军大将徐荣的埋伏,损失惨重,之后曹操得张邈之助领兵再战。董白又协助徐荣两败曹操。曹操与张邈所帅的兵马全军覆没。”
董守业说道:“河东之战和汴水之战我也有所耳闻,这两场董白不过是辅佐,主将分别是牛辅和徐荣,董白之功劳恐怕是其父为其加上去的,算不上其战绩吧!”
卫仲道笑了笑,接着说道:“此言也颇有几分道理,董卓权倾天下,牛辅与徐荣都是其嫡系将领,其想为儿子捞上一些战功,为其子树立威望倒也十分有肯能。不过最近一场大战应该是董白亲自指挥,此战董白以五万人马战胜孙坚军九万余终,然后又在平阴渡河击王匡,虎牢关外败朱儁,尽显一代名将之风范!”
'小说网,!'
………………………………
第二十章 论势(二)
董守业又是摇摇头,说道:“小弟听说此战是西凉军大将徐荣指挥,那董白不过是顶替了徐荣的功劳而已,至于之后击王匡、败朱儁恐怕也都是徐荣所为。”
卫仲道听完之后,笑而不语。
董守业有点莫名其妙,继而问道:“仲道兄此举或有深意?”
卫仲道依旧是笑呵呵的,两眼却是看了看董守业旁边的典韦,还是没有说话。
董守业指了指典韦说道:“这是我心腹之人,不必顾忌。”
卫仲道见状说道:“幼栋兄你我二人一见如故,我便与你说道一番。原本小弟也与兄长看法相同。但是家师却在有一次与我闲聊之中提到过董白此人。”
董守业抱了抱拳,问道:“不知令师尊姓大名?”
卫仲道颇为自豪地说道:“家师乃是当朝左中郎将蔡中郎。”
董守业一听,点了点头。原来这卫仲道还是蔡邕的弟子,怪不得卫仲道能娶蔡琰呢!原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卫仲道接着说道:“家师学究天人与天下大儒郑泰交好。这郑泰便是董白之师。”
董守业还是装出衣服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继续问道:“那郑泰乃是海内闻名的大儒,怎么会收董白为徒呢?”
卫仲道:“其中原因家师倒也没有细说,只听说此时是司徒王允牵的线。”
董守业当然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见对方不知道,也不细问,也不打算向对方解释。
卫仲道接着说道:“家师曾言郑泰曾经说着董白是一个可造之材。”
董守业问道:“此言何解?”
卫仲道答道:“这个小弟也不甚明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