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董卓之子-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韦的此番作为明显是扛着董守业的中军大纛作为董守业的仪仗队。

    这中军大纛比较重,一般人扛不动,即便是能扛得动也是非常费劲,要是扛着走路就显得更傻逼了。演义中曹操的牙门旗倒了,典韦扶牙门旗的那段中的旗子跟这个中军大纛是一个性质。

    所以一般脑袋好使的人都不会干这样的事儿。

    可是典韦的脑袋明显不太好使。

    最关键的是董守业骑马走在前面,后面跟着扛着中军大纛的典韦还真他妈的拉风!

    风骚,酷毙了!

    话说董越远远地看到典韦这厮扛着大纛,心想:“公子的麾下果然是有许多能人异士,能扛着大纛行走如常的大力士在自己军中还真找不出来一个,就算找遍西凉军也没有。”

    董越可不会觉得这样的董守业太过张扬,恰恰相反,西凉军的将士都是个性张扬的人,这种调调玩出来以后,反而会让人更加崇拜董守业。

    董越带着身后的一众人,赶至董守业面前,之前两军互有联系、约定。所以也不会出现什么把友军当成敌军的无聊场面。

    董守业看着董越走到自己面前,停住马。

    董越等人纳头便拜,口称:“末将董越,见过公子。公子此番大胜关东鼠辈,着实大快人心。”

    既然是别人这么给面子,自己也不能装大尾巴狼,董守业见状赶紧从马上跳下,上前扶住董越,口中说道:“董将军客气了,此番大胜全赖驻军将士齐心协力才能建功如此。”

    又向众人说道:“诸位辛苦了,请起!”

    众人起身之后,董守业对着董越说道:“族叔,你怎么亲自来迎接小侄了,如此可就折煞小侄了,要是父亲知道小侄如此无礼,竟然有劳叔父前来迎接,肯定会责怪小侄不懂礼数的。”前文中曾经提到过,董卓与董越是远房同宗,是平辈,所以按照辈分来讲董守业应该称呼董越为族叔。不过,所谓远房,那就是叫你长辈就是给你面子了,不叫也无伤大雅,不过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给面子还是要好一些的,是主流。

    董越一听董守业这话,心中一暖,口中连忙说道:“公子为主,我为臣,为人臣者迎接少主实乃分内之事。公子此番大胜,震动天下,若是我不来迎接才是目无主上,失礼之至。”

    董守业听完,笑了笑,说道:“族叔,你我虽为主臣,亦为同宗。您是长辈,以后就和三叔一样,叫我守业就行了。”

    董越听完,还要坚持,却被董守业劝住。

    于是两者之间的氛围愈加融洽,二者之间的感情、关系一下子增进不少。

    原本董守业给这些西凉军悍将的感觉便是生瓜蛋子,能打什么仗,回去读书做学问才是董守业这样细皮嫩肉的小白脸该干的事儿,况且董守业作为当朝丞相董卓的儿子,也没有必要非得上战场,不是有句名言吗: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说的就是董守业这样的人,即便是将来董守业接过其父的势力,其主战场也应该是朝堂之上,打仗,上阵赴死这种事儿,还是让一些大老粗来干比较好。

    董越会这么想,其他的许多西凉军将领都会这么想。

    董守业不会,因为他知道目前自己所拥有的一些都有可能是过眼云烟,因为巨大的生死危机示众笼罩在董守业的头顶。

    庆幸的是经过这一阶段的战斗,西凉军的一众将校再也不敢以为董守业是什么细皮嫩肉的生瓜蛋子了,耀眼的战绩,彪悍的现实总是会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董越带着人马迎接董守业的时候,手底下的将校见到董守业之后都是恭恭敬敬地行礼,不敢有丝毫的冒犯,之前心中也许会有一些作为“粗人”的优越感,现在也荡然无存了,因为现在大家知道眼前的这位主是比自己能打仗的,不是什么纸上谈兵的白面书生。原本还感觉有些平等心态的人,都开始转变了。

    '小说网,!'
………………………………

第二章 潼关

    西凉军起于西凉,那是一片**之地,每一刻都有人流血死亡,每一刻都会有**发生,如果不想被别人杀死,那就只能杀死要杀你的人,所以西凉军中的战士一个个都是彪悍无比,火爆异常

    想要他们心服口服,那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用战功来证明自己,用手中敌人的人头来彰显自己的武勇。

    现在有这么一个主,年纪轻轻,领兵在外,听说他本人没有亲手杀过人。

    这样的人也许是个好人,可变态的是此人指挥兵马杀了无数人,那个数字想想都会让人不寒而栗。五万人马连续击败十三万人,一场大会战,五万人马几乎全歼八万余人。这将会击杀多少敌人。

    作为一个统帅,麾下部队的斩获便是其战功,董越随董卓征战西凉再到如今也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自忖这二十年来斩获的战功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而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取得巨大战功的统帅目前只有十九岁,未来将是一片辉煌。

    所以,以董越为首的一干西凉军将士们开始认可董守业,认可董守业是他们的主子。董卓是他们的主子,董卓之子董白董守业是他们的少主,当之无愧的少主,未来的主子。

    董守业对于董越态度的转变也明显感觉到了,也没有说什么,别人尊敬你,你总不能怪罪人家吧!

    董守业与董越二人说了一会儿话,又向其引荐了自己军中的主要大将,然后便跟随董越一起,进入函谷关内。

    入关之后,董越也是大出血,拿出不少家当,来犒劳董守业麾下的将士们。

    董守业也没有拒绝董越的好意,坦然接受,其间董守业又以子侄的身份与董越交流,请教,积极地与董越拉近关系,一下子把董越这老小子忽悠的感动不已,恨不得把心窝子都掏出来给董守业看。

    董守业也没有在董越的地盘上耽搁太久,还是尽早动身早日回到长安。

    董越这几天与董守业相处甚欢,见着董守业离开,还有些恋恋不舍,真把董守业看成自己的子侄,当然这也是董守业乐于看到的。

    董越还来了一出十八相送,看来古人真是伤离别,无论是董越还是李白与汪伦,再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送别时都是一个德行。这哥们儿愣是从函谷关将董守业送到了靠近陕县以西的位置,送了几百里路。董越还想再送送,可是陕县以西再送的话就出了自己的防区了,他可不敢擅离职守,离开自己的防区。军法严明,在自己的防区内怎么折腾都行,可千万不能越界。要是越界进入别人的防区,被人参上一本那可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到了桃林塞之后,再往前走了一段路,董守业发现前方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工地,突然有种回到家乡的感觉。

    董守业在二十一世纪的大天朝,全国到处都是工地,每天看到的就是工地、工地、还是工地。在看不着工地的日子里还真有点不适应,心里空落落的。

    这下子,突然目前有个大工地,那感觉真是棒极了,有种魂归故土的感觉。

    董守业见着后屯兵华阴的段煨才知道,原来前段日子董守业曾经向董卓提议以工代赈,赈济流民,被董卓采纳。

    于是,好几个大工程都开始兴建,比如郿坞,这个桃林塞的大工地也在此列。建成之后这个大工地将会变成一个新的关隘—潼关。

    这将是以后的天下第一关。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之要冲,扼守长安至洛阳驿道要冲,是进出三秦的锁匙,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水经注》记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大诗人杜甫游览此关后,曾写道:“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万古用一夫。”

    原本潼关是建立在建安元年,也就是196年,由于董守业的存在而提前建立。第一次董守业从这个险要位置经过之后,就曾与父亲董卓提议过,现在董卓果然兴建潼关了。

    段煨也跟董越一样,出关迎接董守业,不过此人老成持重,没有像董越做的那么夸张,毕竟董越与董守业有那么一层同宗关系的意思血脉联系,在感情上双方无疑会靠近许多,这一点段煨是无法比拟的。

    不过段煨依旧是将迎接仪式搞的很隆重,给足了董守业面子。

    按理说现在段煨是非常忙碌的,毕竟要主持修筑潼关,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百年大计不得有丝毫的马虎。这活儿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由此可见董卓对段煨的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