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董卓之子-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让董守业欣慰的是,孙坚不是什么外族人,要是匈奴人、鲜卑人这些游牧民族的人,身上一股子羊膻味儿的话董守业还真的受不了。

    还好孙坚其女是江东人,在后世到处都是说什么苏杭美女艳丽天下,吴侬软语,小鸟依人之类的关于江南女子的描述。甚至还有些好事者说什么“扬州瘦马”、“西湖美女”、“东北虎妞”之类的关于各地美女的描述。

    总而言之,董守业对江南美女还是怀有一丝好感,有一定的幻想。

    史载孙坚共有五个儿子和二个女儿,五子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二个女儿中一个是孙仁也就是孙尚香,另外还有一个比孙策略小,却年长于孙权的女儿,后来是嫁给弘咨的。

    弘咨此人有史记载,其是曲阿人,孙权姊婿,向孙权推荐了诸葛瑾。

    现在董卓向孙坚提亲,孙坚此时可嫁的女儿应该是这个年长于孙权的女儿。不过董守业这厮也曾腹黑的想过,要是能娶到孙尚香,给刘皇叔戴一顶绿帽子想来也是极好的。不过按照孙尚香在历史上嫁给刘皇叔这件事来看,此时的孙尚香应该是刚刚断奶,还穿着开裆裤呢!

    董守业将几个心腹将领叫到身边,商议一下是否要按照父亲董卓的命令来执行。

    正所谓将在外而君令有所不受,现在董守业领兵在外,要是以军务在身,不便谈及婚事为由拒绝其父的命令,那董卓也没有办法。

    毕竟董守业这种做法是有例可循的。史载汉武帝曾经想为霍去病说一门儿亲事,霍去病便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句话来拒绝汉武帝,对此汉武帝只能将说亲一事作罢。

    虽然董守业知道与孙坚的联姻是不会成功的,但是还是有点郁闷的,没想到自己的婚姻也成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幸运。

    众人都到齐之后,董守业说道:“父亲大人来信,欲派人为本公子向孙坚提亲,诸位以为此事如何?”说完,看了看麾下众将,巴不得立刻就有人跳出来反对,哪知道结果却与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此言一出,一时之间帐内是议论纷纷。

    不过这时候大部分人还是赞同此事的,这让董守业这个穿越人士十分不解。其实眼下的这个时代,这种事是再也平常不过了,即使是相互敌对的阵营相互之间联姻也是非常的多。

    在后来的诸侯中,张绣与曹操是联姻,张鲁与曹操是联姻、袁术与吕布是联姻。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袁术是三国时期的所有牛人的爸爸或者是祖宗。这个段子的立足点就是三国时期诸侯之间的联姻关系。

    此时帐中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此时,倒是让董守业有些失望,没想到对于这件事自己竟然是没有什么知己。

    此时徐晃与张辽简单的说几句之后,看来是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便站起来对董守业说道:“元帅,联姻之事倒也可行,孙文台乃江东大族,其人勇武异常,与元帅也可以说是门当户对的,请元帅三思。”

    这下子董守业更加郁闷了,没想到自己的结拜大哥、二哥都是赞同这桩婚事的,跟自己完全不是一条心啊!

    其他人见到徐晃出言赞成,有几个原来想要出言反对的人也默不作声了,徐晃作为董守业的结义大哥都不反对,自己要是反对那不是找抽吗?

    此时,贾诩看到董守业有些意兴阑珊,于是出言说道:“公子,丞相之所以联姻,以贾某之见,一来便是为了给公子定下一门亲事,二来就算孙坚拒绝,这一来二去也可以为公子争取一点时间。”

    董守业一听贾诩的话,顿时心中赞叹不已:“老狐狸果然是智谋高深,父亲与大姐夫之谋一下子就猜到了,果然不愧是三国玲珑心之人。”

    口中却说道:“军师所言不错,不过在本公子看来,此次联姻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孙文台性格刚烈,断然不会答应这桩婚事。如此看来岂不是自取其辱。”

    贾诩笑了笑,说道:“公子看得长远,但眼下朱儁未灭,孙坚又起,局势不容乐观。虽然联姻成功的几率不大,望公子能够顾全大局,略作牺牲,让联姻之事成行,为我军争取时间,望公子三思。”

    既然贾诩已经把话说到这样了,董守业也不好再拒绝了,只能答应。董守业又把父亲董卓寄给自己信拿给贾诩过目,贾诩看完之后,对于信中所提的人选问题并不反对。

    于是,董守业便派李傕前往孙坚军中提亲。
………………………………

第一百零三章 定计

    董守业在军帐中与众人商议完联姻的事儿之后,感觉心里还是有点儿郁闷,想要发泄一番,却也找不到宣泄口,只能拿对面的朱儁来撒气,便对众人说道:“说完了联姻之事,咱们再来商议商议如何对付朱儁,如何?”

    众人齐声赞同,朱儁的问题困扰了西凉军很久,就像是个狗皮膏药一样缠着董守业的西凉军。

    之后,董守业让大家踊跃发言。

    刚刚加入董守业麾下不久的宋果率先跳出来说道:“公子,以末将拙见,我军兵精将勇,如果强攻朱儁应该问题不大。”

    徐晃出言反驳道:“眼下朱儁龟缩在荥阳城内不出,既不进攻,也不撤退。就是想要与我军比比耐性,若是我军选择强攻,恐怕伤亡巨大,到时候朱儁来个防守反击,恐怕也不易应付。兵法有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眼下朱儁兵力达到一万五千余人,我军骑兵一万,步兵两万余,远远达不到敌人五倍,骑兵不善攻城,兵力在攻城时可以不计算在内,所以攻城时真正能上战场的只有两万多人,朱儁乃大汉名将,咱们凭着两万余人想要攻下他一万五千人防守的城池,无意于痴人说梦。所以强攻之事断不可能。”

    张既也出言说道:“朱儁老是龟缩不出,其周围都是空城,况且背靠联军的酸枣大营,我军想要让其分兵,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如主力先行撤退,留下一部分人马协助徐荣将军严守虎牢关。主力却进兵洛阳,先击败孙坚,再回师对付朱儁。”有张既这种想法的人不少。

    杜畿却是直接出言否定道:“眼下徐将军奉公子将令,负责屯田事宜,此举虽然不起眼,但关系重大,关乎我军未来,应该是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任何事都不能妨碍徐将军的屯田。”

    董守业出言赞道:“伯言言之有理,我军在离开之前,必须给朱儁予以重创,让其无力威胁徐将军。”说完看向贾诩。

    这个老狐狸看到主子的目光看向自己,知道自己该发言了,于是清了清嗓子说道:“公子,我军在离开此地之前必须给朱儁予以重创,此事在下十分赞同。以在下愚见,不如我军先向荥阳城逼近,做出要围城攻打的姿态,然后几日后便撤兵。朱儁收到孙坚攻进洛阳的消息之后,必将要呼应孙坚。此时看到我军撤军,必定以为我军是撤退到洛阳攻打孙坚,如此朱儁必将追击。我军却沿要路设下埋伏,静等对方追击,待敌人进入我军埋伏之后,全军出击,必将大破朱儁。即便是不能当场斩杀朱儁,也能予以重创。”

    董守业闻言大喜,大声说道:“军师此计甚妙,便依照此计执行。”然后,命令众将各自开始布置,静等朱儁上钩。

    董守业原本还想继续与朱儁耗下去,但是孙坚马上就要攻打洛阳了,董守业便不能继续跟朱儁耗下去了,必须得有个结果,必须得有个交代。

    现在的董守业很烦孙坚,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烦,这个人简直就是和刘皇叔一样,是个打不死的小强,没想到在丢失了七八万人马之后,却依旧是不改初衷。董守业简直无法理解孙坚这种行为,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跟自己死磕到底,为什么一直要攻占洛阳。

    其实孙坚之所以一直向要攻占洛阳,原因有三。

    第一洛阳作为故都,其意义重大,无论是任何时候一个国家或者势力其首都、故都、陪都都不会轻易地被人攻占,一旦被敌人攻占,那对其势力的影响非常大,打击巨大。

    第二孙坚作为一个地方上崛起的将领,其名声太小,名声太差,不被主流的世家大族所接受,所以孙坚要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干出一些惊天动地的事儿来增加自己的声望。眼下的时代,没什么能比忠君爱国而且百战百胜这样的事儿更加能聚敛声望了。眼下武人中声望最高的就是皇甫嵩、朱儁、董卓三人,这三人都是各自有着不凡的战绩,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