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董卓之子-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于是派遣了心腹,向孙坚通报,以免孙坚陷入被动。而且由于这段渊源的存在,张勋与桥蕤二人在日后对于孙坚的长子孙策也是十分的照顾。

    孙坚在大谷关停留几天,静等袁术派人给自己运来粮草,却是左也等不到,右也等不到,非常着急,要是袁术不运粮,那孙坚的一番苦心就要前功尽弃了。孙坚派出哨探到处打探运粮队的消息,可依旧是音信全无。

    就在孙坚在原地打转,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收到桥蕤的密信,在信中桥蕤给孙坚说了一些自己的近况,以及问候孙坚,祝福孙坚取得了大胜,然后在信中隐晦地暗示孙坚要提防小人。

    桥蕤也不愿意多生是非,所以只是隐晦地提醒孙坚,毕竟他以后还要在袁术麾下效力,还要与袁术麾下的文武相处,若是因为孙坚而得罪人的话,也有点得不偿失,毕竟跟孙坚还没有到义结生死的地步,只是有些好感,不愿意看到其被小人陷害,如此而已。

    '小说网,!'
………………………………

第一百零一章 孙坚要粮

    孙坚在此时收到桥蕤的暗示之后也大概明白其中的意思。孙坚再笨,也知道自己身边都是战后余生的将士,不可能会有什么小人。自己身边既然没有小人,对方又提醒自己提防小人,那肯定就是袁术身边存在着小人向袁术进谗,对自己不利。

    孙坚想通其中的关节之后,便留下自己的弟弟孙静统帅大军继续屯驻大谷关,孙坚本人却是轻骑前往鲁阳面见袁术。大谷关距离鲁阳也就是三百多里的路程,孙坚只带了几个随从,轻骑快马,两天一夜之后到达鲁阳。

    袁术看到孙坚的到来非常意外,毕竟一般人是干不出扔下大军独身返回的事情。

    孙坚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异常激动,见到袁术之后,往袁术面前一跪,大声说道:“将军,末将之所以奋不顾身,与董贼死战,于国家而言则是讨伐逆贼,安定天下;与将军而言则是为了报将军满门被董贼杀害的大仇。末将本人与董卓并无刻骨仇恨,虽然末将在西凉时曾经与董卓不和,那不过是关于用兵方略的争执,算得上什么仇怨。现在将军却听信小人挑拨是非之言,对末将产生怀疑。”

    一边说着一边是虎目含泪,两眼通红,马上就要像刘皇叔那样潸然泪下了。

    在这个时代,没有点演技也是混不下去的,一代影帝刘皇叔正是靠其无双演技,用其发达的泪腺,感动了无数文臣武将,最终成就一番帝业。

    孙坚的演技虽然不能与刘皇叔相比,但是出来混,多少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袁术听到孙坚的话之后,想想也是,不禁有点惭愧,觉得有点儿对不起孙坚。人家辛辛苦苦给自己报仇,自己却不支持对方给自己报仇,还真有点过不去。

    孙坚接着说道:“眼下正是末将用兵的关键时刻,大功即将告成,不日就是歼灭西凉军,然而军粮却是供应不上。如此形势,仿佛当年吴起泪洒西河,乐毅功败垂成。末将一片忠心,还请将军明察,望将军深思之后,尽快决断,早日给末将恢复粮草供应。”

    袁术看到孙坚说的是眼泪鼻涕一大把,十分地动情,于是立刻下令给孙坚调拨军粮。同时又安抚了孙坚一番,让他在前线奋力作战,不要有后顾之忧,自己一定会鼎力支持。袁术虽然有点多疑,但其脑子并不笨,也知道轻重缓急,既然已经决定支持孙坚,那执行起来效率也是杠杠的,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孙坚在得到满意答复之后,向袁术告罪说前线紧急,希望立刻返回前线。袁术这时候脑袋比较灵光,也不多留孙坚,让他立刻动身返回大谷关前线与大军会合。

    之后袁术派遣人马前方洛阳附近接受孙坚攻下的阳城县、梁县以及大谷关等地。前方有人冲锋陷阵,后面有人跟着接收城池,相互配合倒也是件极好的事儿。

    孙坚得到袁术的承诺之后,军粮供应恢复,大军士气复振,于是便与其弟孙静商议出兵洛阳,光复故都。

    却说董卓在长安城内收到孙坚在阳**败胡轸的消息之后,大为震动。

    要说董卓眼下最为忌惮的人应该有两个,一个就是一代名将皇甫嵩,不过眼下皇甫嵩已经基本上被董卓控制在长安城内,翻不出什么大lang来。另外一个就是孙坚。

    孙坚是果然不出董卓所料,给西凉军、给董卓带来了巨大的麻烦。现在的董卓也是对孙坚头疼不已。

    董卓的长史刘艾见状,劝解道:“孙文台虽然勇猛善战,但是比之守业公子却是相差甚远,之前守业公子便曾在梁冬大败孙文台。如今孙文台虽然复起,但其兵马不足,距离守业公子麾下的大军相去甚远,之前其兵力比守业公子多时,尚且被击败。如今兵马日少,就更不是守业公子的对手,还请丞相宽心,在长安静候佳音,想必不久就会传来守业公子再次击败孙文台的消息。”

    董卓闻言,心情渐渐变好,但是仍有些不放心。于是,又把李儒叫道身边问问他的看法。

    李儒想了想,然后对董卓说道:“丞相,守业现在已然一十九岁,也该给他找个媳妇儿了,咱们考虑考虑找个好人家,给他定下一门亲事,到时候也好让丞相早点抱上大孙子。”

    董卓一听,立马乐了,觉得李儒说道自己心里去了。

    之前董卓就曾要给董守业安排一门亲事,结果董守业以自己还太过年轻为由,要求再等两年。当时董守业才十八岁,年纪还比较轻,董卓虽然心里有点着急,可是由于太过宠爱儿子,也不愿意强逼,现在李儒再次将此事提出来,正好是称了董卓的心思,而且一举多得。

    董卓自顾自地笑了笑,然后对李儒说道:“文优所言有理,本相也是这么想的,你接着说下去。”

    李儒见董卓不反对,便接着说道:“有道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眼下守业正好需要一门亲事,一来可以让丞相早点抱上孙子,二来也能安抚孙坚。咱们可以派人向孙坚提亲,孙坚此人勇武,虽然无法与丞相相比,但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丞相一直对其颇为认同,与咱们也算是门当户对。”

    董卓想了想,迟疑道:“孙文台此人一直视我为仇敌,若是对方不愿意这门亲事,那又该当如何。”

    李儒接着说道:“不愿意那就罢了,咱们向他提亲,成了那是皆大欢喜,若是不成,也可以拖上几天时间,给守业争取一点时间。”

    董卓还是有点不放心地道:“要是孙坚那厮拒绝本相的提亲,那本相岂不是很没面子。”

    李儒笑了笑,道:“提亲被拒,那是常有的事儿,算不上什么丢人,毕竟这种事也得你情我愿,不能强逼。咱们看上孙文台的女儿是其福份,如果对方不识抬举,那就让守业到时候好好地教训对方。再说无论其拒绝还是同意,我军都不会有什么损失。既然如此,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

第一百零二章 联姻

    董卓闻言大喜,笑道:“文优,此计甚妙,那就这么办。”顿了顿又问道:“文优,那此事你尽快着人去办。”

    李儒想了想,说道:“丞相,李稚然(李傕)那小子当年也是个牙尖嘴利的,不如此事就让他去办吧!正好也可以将此事知会守业一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顺便将咱们的谋划也让守业知道,让他能够理解丞相的一片苦心。不过丞相,守业也该定下一门亲事了,也好让丞相早日尽享天伦之乐,丞相创下的一番基业也好有个传承。”

    董卓点点头,对李儒的话深表赞同,然后修书一封,让人飞马传递给董守业。

    几天后,董守业接到父亲董卓的信后,真的是苦笑不已。

    现在的董守业年纪轻轻,要是在大天朝的时候还是个在学校念书的学生,又如何会愿意这么快就定亲、结婚。

    不过这个时代可不会跟你讲什么自由恋爱,清一色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董守业这厮想要婚姻自由是不可能的了,不过唯一欣慰的是依他的家庭条件,娶上几个美女,甚至是几十个美女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董守业接到董卓的信是有点儿抵触了,在他看来和亲这种事儿,也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大丈夫安身立命,岂能是靠着一门亲事来换取和平。

    不过让董守业欣慰的是,孙坚不是什么外族人,要是匈奴人、鲜卑人这些游牧民族的人,身上一股子羊膻味儿的话董守业还真的受不了。

    还好孙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