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论战功,华雄还真不一定能比得上徐荣。
“其余兵马,再选其中精壮着,派遣各郡,每郡驻兵三千。最后剩下的兵马,按其籍贯分派,最后遣往其乡,为屯田驻守之兵。”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整整十万兵马,全给派去屯田,董卓好大的手笔啊。搁他们手中这么多的兵马,宝贝的都不行了,怎么会舍得让他们去种地呢?
董卓也是无奈,今年西凉接二连三的战乱,加上旱灾,西凉十郡基本上除了汉阳郡是没有什么收成的,可是单靠汉阳郡十二县之地的收成,实在是没有办法养活百万人口的。
好在夏天的时候董卓让徐晃在泾水一带屯田,将很多无主的农田抢收了,否则安定郡早就需要董卓救济了。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董卓以前在特种部队的时候,所有的经费只需要向上级申请,批准之后拨款就行了,至于钱从哪里来,董卓根本不用操心,也没有资格操心。
可是现在董卓是凉州牧,执掌凉州军政大权,一切事物都得他自己一把抓,他想要真正地崛起,就必须先要将西凉变得富裕起来,而在于这个时代,想要富起来,最重要的就是人口,也就是生产力。
让士兵屯田,就是在解放生产力,增加劳动力。
说实在的,董卓有时候有些羡慕刘表那家伙,大家同样是一州牧守,可你看看人家荆州牧,治下数百万人口,单单一个南阳郡,足有百万,这还是让黄巾起义给闹得,否则的话南阳郡有两百万人口的。
不过,真要是让董卓去了荆州,估计他还真玩不转的,就那些成百上千的世家门阀,就能将他整得死死的,根本就别想崛起。
只有凉州,人口稀少,同时也没有大世家的凉州,才是董卓的龙兴之地,没有了世家门阀的掣制,董卓能很快地将整个西凉控制在手中。
如今,董卓已经在大致上掌握了凉州,只需要再等一两个年成,种在地里的粮食有了收获,董卓就算是彻底在西凉站稳脚跟了。
立足西凉,只是董卓战略规划中的第一步,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董卓必须要完完全全地将凉州握在手心,才能实行下一步计划。
……
华雄的整军进行得非常缓慢,毕竟十多万兵马,本就不容易选拔,再加上董卓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要求华雄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选拔飞熊军的将士。
如此一来,华雄就是想快也快不到哪里去。
如此一来,董卓也需要留在祖厉与华雄一起重新整编军马,毕竟十数万大军,需要董卓坐镇。
至于徐荣等一众新任太守,除了盖勋、韩遂和高顺需要等待兵马收复各自的治下的郡县仍旧留在祖厉,都已经被董卓赶去走马上任了。
………………………………
第一百零五章 日常忽悠
洛阳,大将军府大门口。
一个白衣纶巾打扮的青年男子跳下马车,径直走向那朱红大门。
“先生来啦,快请进!”
门口的侍卫竟然不拦截,反而朝布衣青年行礼,让周围准备看热闹的人们一阵呆滞,那个穿着普通的青年竟然进入了大将军府,让他们不由得猜测起那青年的身份。
有一个短衣青年摸着下巴推测,道,“那个青年看上去穿着挺朴素的,但应该是一个寒门才子。”
“拉倒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懂就别胡说,那怎么可能是寒门之人,寒门士子能不经通报就进入大将军府?“有一个毫无长者模样的老者当即反驳,旋即抚着胡须,洋洋自得道,“这位公子长的如此玉树临风,气质不凡,一定是一位大世家的公子,只不过穿的低调而已。”
“李大爷,您这次可是说错了。”旁边一个年轻人撇嘴,显然是看不惯老者那副倚老卖老的样子。
“怎么,小张,你不服是吧?怎么跟长辈说话呢?”老头听见有人反驳他,那叫一个火冒三丈,转身瞪着那个年轻人,老气横秋地数落起来。
那年轻人可能经过这种阵仗,并不鸟老头,反而看向众人,神气道:“这位公子,乃是前将军凉州牧董将军的女婿,姓李,听说他还真是个寒门出生的!这位李公子才华横溢,受到大将军的礼遇,经常出入大将军府。”
众人惊呼,也顾不上嘲讽一旁目瞪口呆的老头李大爷,全部将注意力转移到董卓身上,议论纷纷。
“啊!董将军?就是去年那个在牢房中练武读书的河东太守董将军?”
“是么?听说这位董将军,可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啊!”
“我还听说这位董将军神勇不凡,今年西凉叛乱,董将军奉旨出征,一日之间竟然攻下三座城池,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战绩啊,就连当年的大秦武安君白起都没有这样的功劳。”
见所有都被他说出的话吸引了注意力,那叫小张的年轻人颇为得意,道:“没错,就是那位董将军。那凉州叛军有几十万人,个个有以一敌百的本事,结果却被董将军用一万兵马就杀得片甲不留,叛军四大首领三人战死,剩下的一个叫韩遂的被董将军的部将追的割须弃袍,狼狈不堪。”
在这个没有网络媒体娱乐的时代,人们平时的生活很枯燥,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如今已经快进入冬季,人们更是无所事事,富贵世家之人还能读书、宴饮、欣赏歌舞来消遣,普通老百姓只能靠着聊一些八卦打发时间,而其中掌握更多八卦信息的人,自然就会觉得倍有面子。
…………
李儒打发了想要带路的家老,自己轻车熟路的去往大将军府的大厅。
按照时间,何进那死胖子应该正在大厅和一大群美人吃喝玩乐呢。
李儒来了洛阳有三个月了,这三个月,李儒基本上就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制造舆论,宣传推销董卓,什么孝行仁德、忠勇无双,什么爱民如子、体恤士卒,什么文武双全、出将入相等等,凡是有什么好的说辞,全给董卓整上,全面提高董卓的民声与威望。
第二件,就是为董卓打探情报。洛阳是东汉帝都,基本上天下十四州所有的消息都会在洛阳汇聚,掀起风云。李儒需要在众多的情报中挑选对董卓有用的,快速传入西凉。
第三件,就是每隔几日跑一次大将军府,日常忽悠,与那位礼贤下士的屠夫大将军讨论时局,为其出谋划策。
而事实证明,李儒的成果斐然。洛阳城内连妇孺孩童都知道董卓大名,甚至有八九岁的小孩子奶声奶气立志道:男儿当为董凉州。
上次董卓远在武威,却能知道匈奴人内部发生叛乱,就是李儒传去的消息。
而何进就更不用说了,将李儒倚为心腹,每有大事,必然要请李儒商议一番,甚至李儒出入大将军府都无需通报,畅通无阻,这待遇,恐怕也就只有袁绍享有。
“李儒见过大将军!”
“先生来啦,快快请坐。”何进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翩翩起舞的舞姬那妙曼的身姿上移向李儒,满脸笑容,热情地招待。
“古人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先生有两日未来,本将军颇为想念先生啊!”
这段时间,李儒为何进出谋划策,帮助何进对付张让等十常侍,让宦官一党的好几个朝中重臣锒铛入狱,将十常侍气的暴跳如雷。何进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的同时,也越来越看重李儒,对其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何屠户虽然没什么才能,可是他能当上大将军,除了自己的妹妹的关系,还是有点本事的,至少这礼贤下士的样子做的非常到位,否则心高气傲的袁绍袁术兄弟以及足智多谋的曹操又怎会为他所用。
“多谢大将军厚爱,在下愧不敢当!”
与何进客套一番后,李儒直奔主题,进行今日的忽悠,哦不,今天李儒是为了正事,“大将军,在下今日前来,是有一件喜事来禀告大将军。”
何进一听有喜事,顿时来了精神,身体往前一倾,急问道:“是何喜事?文正快快道来!”
李儒正襟危坐,道:“我岳父大人从西凉传来消息,凉州叛逆王国、宋杨等人全部被剿灭,韩遂也降了大将军。此外,西凉大军全歼入侵凉州的五万匈奴骑兵,匈奴右贤王被杀,如今凉州十郡二国皆为大将军所掌控,特此来恭贺大将军。”
李儒说话说话的水平,那可真是没谁了,明明是董卓控制了凉州,他却说成是何进控制了凉州,这不就是一个劲地向何进表示,我们都是大将军的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