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冲冲地请人家吃饭,各种招待,等着这根稻草带着投资的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结果,酒足饭饱曲终人散之后,没几天,人就就和你说已经帮你找到有意向投资的机构了,但你要先给一笔“项目活动经费”。
你小小地拿个一二十万给我,我就帮你找几千万上亿的投资。
“走投无路”的人,通常拿不出来这笔钱。
故事就此完结,公司就此结业。
也有“长夜着”砸锅卖铁,借钱卖房子把钱给“投资人”的。
那属于没有见过世面。
不知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就这样都信,你不被骗谁被骗?
可被这样低段位的骗术骗的“创业者”还不在少数。
为什么呢?
创业者对自己的项目,大多都没有足够的认识。
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的项目好得不要不要的,“自己的孩子”嘛,再怎么丑,那也是好看的。
反过来呢,也是一样的。
也不是每一个“投资人”都比“创业者”聪明。
被骗的投资人,绝对不比被骗的创业者少。
很多传统行业的成功人士,有了钱之后,都想折腾个“投资机构”出来,特别是他们的子女。
太多人听说随随便便投个资,等到上市就能赚到上千倍的利润,这在传统行业是不可想像的。
动不动就有人说起软银投资马云的上千倍回报,还有像徐小平这样的天使投资人投出的上万倍回报。
为了讨好这些新鲜出炉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很多创业者,都自称为“连续创业者”。
就是我曾经成功地创立了一个公司,我给它买了个好价钱,现在继续创业。
这些人很擅长于包装自己的公司。
没有见过世面的“投资人”,经常就这么被骗了。
“连续创业者”骗到几轮投资之后,就不干了,“烂尾”的公司,比比皆是。
回报率?
当然是负数居多,投了这样的“创业者”你不亏本,谁亏本?
投资市场,现在鱼龙混杂,国内是这样,美国也好不了太多。
需要特别厉害的火眼金睛,才能真正找到好的项目。
所以,华尔街的大投行,早就已经不做“天使”。
不是在最后一轮的时候介入,就是在p的时候介入。
这个时候,公司的体量已经非常大,你的投资回报率不会那么高。
但能投个几百亿下去的人和机构,也根本就不会想着有几千倍的回报率,有个几倍,那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而且这个时候进去,被投资的公司的前途,基本上都已经是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得出来的了。
就算是小小的几倍,赚的钱也已经是“一箩筐”了,但是没有办法成为“投资神话”而已。
一个投资神话的诞生,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因素,好的投资人,好的创业者。
好的投资人很多,经历过原始资本积累的大投行,多少都会有一些眼光独到的投资经理。
好的创业者,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一般都是要走一些弯路,经历一些波折,等到最后显露出来真实的实力的时候,可能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投资时机,有很多人在抢了。
对于像y・y这样,前途非常明确的公司,大大小小的投行都会希望尽早进入。
颜凌开了个口,说两个月之后,可能会有上市计划。
可却从来没有听到y・y完成天使轮、pr轮、轮之类融资的报道。
y・y离上市应该还很遥远,现在投资y・y绝对是最佳的时机。
就这样,继热情的记者之后,很多投资人开始对颜凌感兴趣。
颜凌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想要通过熟人关系找到颜凌,并不是一件难事。
颜凌就算别人不见,沃顿的同学让他去见一见的朋友,前嫂子让他去见一见的朋友,他也没有办法全部推辞。
可是,这见到面,还不如不见。
颜凌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就只会说“再过两个月你们就知道了”。
在和投资人说话的时候,就只会说:
“我这两年连续开了36家店,确实没有什么钱了。
我也觉得是到了需要融资进行大规模扩张的时候了。
但是y・y创意总监说她够钱开店,暂时不需要投资。
你们再等两个月,我和创意总监商量好之后,再给你们答复。”
颜凌的美国之行,时不时地就拿别人眼里压根就不存在的y・y创意总监出来当挡箭牌,打太极。
~~~~~
今天出差,第二章更新时间推迟两小时~
小墨会见缝插针地码字的~
………………………………
第二百六十九章 闪亮登场(8)
一家公司,接受投资的时间越早,最后上市的时候,这个公司属于你自己的部分就越少。
和“富可敌国”的投资机构比钱,颜滟自己现有的那点资产根本就是不够看的。
但如果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并不差钱,也不见得是一定要上市的。
非上市企业,一来不用公开自己的业绩,二来不用被各个部门监督,三来不用向投资人解释公司的钱都是怎么花的、花到哪里去了,总之如果不需要资金进行“极速”扩张的话,不上市好处多多。
比如现在,・这种完全不把钱放在眼里,每个月只开半个月,这么浪费租金、浪费人力物力的行为,如果写进上市公司的财报里面,不被投资人和股民骂死才怪。。
・要是上市了,就肯定没有办法继续任性了。
除非是像salvatore ferragamo那样,只拿很小的一部分股权出来做上市,上市的目的简单到只是希望通过公众的监督,来让自己的企业变得更加正规、更加现代,并且能够得到更好传承。
到了菲拉格慕这样的程度再上市的话,那肯定也一样是投资人挤破脑袋想要进来的。
这样的上市方式,最后大部分的股权,还一样是掌握家族自己的手里。
上市也好,退市也好,说到底,还是自己“一家人”说了算。
总之呢,对于要不要接受投资,要不要上市,要不要“正规化”。
摸着石头过河的颜家兄妹,在现在这个阶段,确实是还没有想好。
潮牌・现阶段并没有遇到发展资金上的问题,颜家兄妹并不急着考虑上市的事情。
兄妹自己不急,闻到钱味,想要创造华尔街的下一个神话的但投资人们很着急。
对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来说,他们要面对的情况,和创业者事处于完全相反状态的。
看好一家公司,越早进入,公司的估值就越低,等到上市的时候能拿到的投资回报率也就越高。
华尔街对・感兴趣是好事,但是要不要接受投资机构的钱,就是一个比较不太好下的决定。
接下来,・肯定是要加快在全球范围之内开店的速度的。
如果都用自己的钱,肯定会影响扩张的速度,而且风险也比较大。
拿别人的钱进行扩张的话,扩张到最后,很多事情都不能由自己来控制。
而且拿到一大笔投资,一下铺开几百家店,并绝对不是颜滟想要看到的。
颜滟这次来到纽约,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品牌和颜凌的梦想接轨的问题。
・做潮牌,时常会出一整个系列。
t恤,卫衣、帽子、裤子,手链、项链、腰带、皮夹,里面的东西包罗万象。
很多“常客”也是品牌的特邀设计师。
粉丝对・门店的认同感也会比别的品牌高一些。
毕竟,能把专门过来捣蛋的人,也转化为自己的粉丝,是很难有品牌可以做得到的。
事实上,・虽然开一家,火一家,但是运营成本还是很高,店员的工资,加上工作室签约设计师的工资,还有那些特邀设计师的费用。
这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净利润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有油水”。
・的每家店都是赚钱的没错,但是考虑到前期的投入,装修、店租、还有非常霸气地入驻到每一家门店里面的“大师”,没有一项是属于“小成本”的。
想要收回全部的投资,光靠现在这样的商业模式,就肯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这样赚钱,绝对没有颜滟把钱放到私募基金里面来的快。
这个问题,颜家兄妹其实很早就已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