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骑-第5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每与古人的记载,两相印证便有了极深的了解。

    马灿以为这便是所谓的地利,兄长开创的兵学,赋予了地利全新的涵义。

    那头争吵完了,三个兵学门生走过来,笃定道:“官长,架桥吧!”

    马灿心中一喜,又质问道:“从这里架桥越过这道山涧么,确凿无疑?”

    三个参谋官皆点头道:“确凿无疑,书上写着呢,宋乾德三年,王全斌伐后蜀,有降卒进言,由昭化县江东越大山数重,有狭径,名来苏,蜀人于江西置栅守之,对岸有渡,路出剑门南二十里,至青缰店与官道合,由此进兵,则剑门之险不足恃也。”

    马灿心中狂喜,追问道:“此处便是来苏道?”

    三个参谋官猛点头:“出不了错,是来苏道!”

    马灿再不犹豫起身招呼一声,召集人手,伐木造桥先过了这道奇险无比的山涧,左右不过三五丈长,一夜忙碌,便可架起一座可容五千精兵通过的木桥。一声令下,和衣而卧的明军纷纷起身,在不起眼的密林深处,以刀斧砍伐坚硬的树木,以随身携带的铁丝捆绑,数百人忙乱了起来。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一声冷哼,三个兵学门生不屑的将头转开,兵学门生自是心气极高的。

    马灿回头,看到说话的竟是张水子,笑了:“呀嘿,水子竟懂得掉书袋了么,不错,当真不错!”

    张水子重重的哼了一声,转了个身,又抱着他的刀假寐。

    半个时辰后,明军用铁锁将人吊下悬崖,人在半空中荡来荡去,将一杆杆铁钎深深的钉进坚硬的山石中,造桥。

    悬崖下,竟响起一声喜悦的轻叫:“铁索,有铁索!”

    哗啦,马灿心中狂喜领人簇拥了过去,伸长脖子往下面看,一阵头晕目眩赶忙又缩了回来。不多时,几个明军精兵猛的一蹬山石,吊着绳子荡了出去,人人手中都抱着一截铁锈斑斓,不知在悬崖下锈了多少年的古铁索。
………………………………

第七百六十七章 天兵

    第七百六十七章天兵

    不多时,又有几根绳子垂了下去,众人合力将五丈长的铁索拖上来,群情振奋,环环相扣的铁索不知经历了多少年月,铁锈斑斑却大致完整,竟是从另一端被人砍断,断掉的铁索,牢牢镶嵌在悬崖下的基座大致完整,架桥便省去了许多力气。

    密林间几棵大树被砍倒,将砍树的痕迹稍加掩饰,便从当中将中一分为二,用作桥板。

    张水子精神大振亲自动了手,命人自后队推上来一箱喷火筒。

    叮,一声轻响,以火药发射的飞爪深深扎进对面的悬崖峭壁中,这玩意本是海上战舰跳帮常用的神火飞爪,以火药发射威力奇大无比。一个个明军顺着软绳滑了过去,片刻后,悬崖上方便尽是身手矫健,在空中荡来荡去的百战精兵。

    清晨,山间。

    一座木桥横跨在深不见底的山涧上,五千明军携带补给快速通过,通过后便将桥板取走,砍断铁索,以灌木精心遮掩住大军通过的痕迹。过了这道山涧,前面尽是长满草木的难行山路,尖兵轮番上前以大刀斧头开路。

    越往前行进马灿便越是亢奋,沿途,随处可见千百年前大军征战遗留的痕迹。

    三个兵学门生更是在队伍里来回奔走,观察沿途发现的铁器,被遗弃的军械,不多时,便确认了这条极隐秘的进蜀通道,便是六百年前宋代名将王全斌,攻灭后蜀开辟的来苏道,时隆庆三年,宋将王全斌率精兵三万进逼剑门关,命部将史延德迂回剑门关蜀军后路,夹击剑门关,歼后蜀精兵一万,擒起统帅王昭远。

    这条隐秘的故道,便应是六百年前宋军所开辟的一条进兵秘道。

    为了找到这条秘道的位置,开原兵学几位教授,一众门生也不知翻阅了多少典籍,几番大胆猜测加上实地考察,方建此奇功。

    史载,这条叫做来苏道,为后蜀一降卒所献。

    两日后,剑门关一侧,嘉陵江天险。

    两日夜间,五千明军沿来苏道潜行至嘉陵江畔,便被这条水流湍急的大江挡住去路,只得潜伏在江畔的山林间忍受着炎热,蚊虫叮咬,苦苦等待天黑后,寻找江面狭窄处强渡嘉陵江天险,突破这道天险便可奇袭剑门,破了剑门关,成都便如同一颗熟透的果实,静静的等着摘取了。

    山间,天气炎热。

    马灿躲在一块山石后头,用千里镜观察着这道天险,数里外江面上游荡着几条渔船,对岸山高林密竟毫无声息。心中一喜,此地既有人烟便有渡口,稍一沉吟又打消这个念头,从渡口过江暴露行踪的风险太大。

    便将视线转到上游,上游处江面宽不过数丈水流却十分湍急。

    马灿便下定决心就地将五千精兵展开,在嘉陵江上游架高空索道,遣一批擅长攀爬的尖兵飞渡天险,沿途清剿山间烽火台,望楼中的敌兵,大部兵马则赶制木筏,夜间分批自下游水流平缓处渡过,过江后五千精兵在山野密林间展开,以夜战,渗透战法,如水银泄地般无孔不入,奇袭剑门。

    这是一个极大胆的决策,在天时,地利,人和全无的情势下如此战法。

    马灿是对麾下这支奇兵充满了信心,在塞北极寒之地磨砺出的战技,素养,尚且完胜建虏巴牙喇,流寇,比之上三旗巴牙喇兵又如何,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马灿有十成十的把握,可在川中腹地闹一出蛟龙出海,麾下五千精兵可抵十万雄兵,便就地展开了又如何,少爷要一个打十个。

    夕阳西下,入夜。

    小船缓缓靠岸,一个头发花白的渔民正欲弯腰捡起鱼篓,不经意间看到山间蜂拥而出的大队兵马,竟吓的一屁股坐到船头。

    “噤声,保你不死!”

    那老渔民张嘴欲叫,便被一把雪亮钢刀架住脖子,慌忙又将嘴闭上了,惊骇欲绝,看着青葱色的山坡上,灌木中沙沙做响,冲出大股穿黑色军服的天兵天将。老渔民两股战栗时,便被那凶悍天兵架着走了。

    夜,凄迷。

    叮叮叮!

    火光乍现,数枚喷火筒发射的飞爪,越过数丈宽的江面,撞在坚硬的山石上,激射起一串火星。张水子有些失望的骂骂咧咧,飞爪失效便只能下水了,一挥手,他麾下杀手队精兵便纷纷卸掉负重,将绳子系在腰间便下了水,数十个脑袋在湍急的江水中起伏,都是海盗出身的精兵,水性极佳。

    那老渔民被堵着嘴,捆着手,睁大眼睛呆看着数十天兵游过了江,扯起绳子,对面传来一阵轻微的金属敲击声,众天兵将绳子绕在大树上发力拉扯,哗啦,十几条绳子自江水中抬起,绷直,便做成了十余条横跨江面的飞索。

    片刻后,便听得一声轻喝:“出!”

    十余极擅长攀爬的精兵,纷纷仍下负重手脚并用,便亮出猿猴一般敏捷的身手,在湍急的江面上空快速攀爬。一阵山风吹过,将十余道飞索吹的晃晃悠悠,老渔夫惊恐的睁大眼睛,看着那十余个身材不高,却异常矫健的身影随着飞索晃悠了起来,却在眨眼间已爬过了半程,竟比擅长爬山的川中子弟身手还矫健。

    他却不知,这些他眼中的天兵天将,还真有大批川兵出身的军中精锐。

    “上!”

    十余精兵在对岸落地,人影一闪便消失在山林间,便又是十余精兵上了飞索。

    一个时辰后,五百川兵出身的攀爬好手,快速用钩索飞渡了嘉陵江天险,对岸传来几声夜鸦叫,灌木一阵沙沙做响,五百川兵就地展开,怀揣利刃,端着劲弩,往附近山中的烽火台,望楼中摸去。

    深夜,嘉陵江下游一处渔村。

    小小的渔村只有五户人家,在江边盖了几座木屋,打鱼为生。

    老渔民越发相信这些山里钻出来的兵马,真的是天兵天将,黑衣黑甲不杀人,不放火,不是天兵天将怎会如此慈悲。那为首的年轻天将还拿出美味膳食,正在逗弄她三岁大的小孙女,房前屋后,一个个黑衣天兵行走间悄无声息,让小小渔村中二十余川中百姓,心中渐渐塌实起来。
………………………………

第七百六十八章 飞渡

    第七百六十八章飞渡

    来了一队黑衣黑甲的军兵,不杀人,不放火,渔村百姓便心中塌实了,男人们便出了木屋帮忙砍树,造木排,女人则生火造饭烹制些江鱼,白饭。马灿坐在一间木屋门外,怀中抱着一个三岁女童,取了一块甲等野战口粮逗她吃。

    女童咯咯笑声中,房后山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