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骑-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娌焕⑹窃诖竺鞴蛹嘟У模痴柩У挠惺帜Q褂泄薏患埃硬锌帷

    从万历年间的朝鲜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阶层人数增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勋贵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首先发生党争。

    燕山君被废黜后,士林派取得了胜利。士林派随后又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包括明宗时期的大尹派和小尹派,以及宣祖时的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东人党在政治斗争中得势后又分裂为以李滉为首领的南人派和姚荥植为首领的北人派。

    北人派由于拥立光海君即位,一段时间内得势,朝廷中的北人党又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姚雍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

    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西人派在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的政变中得势,又在显宗时期分裂为老论派和少论派,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总之,李朝的中期和后期,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

    除了两班和士林的党争外,李朝的王位更迭也令人眼花缭乱。先后发生过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乱,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废黜燕山君,每一次政变都会带来被称为士祸的诛戮和贬斥。

    这朝鲜君臣可是将大明朝文人党争,窝里横那一套学了个十成十,还青出于蓝了。

    翌日一早,大明使团启程,路上耳目众多,马城不便与绫阳君李倧深谈,只借慰问李倧身体不适之机说了几句。

    李倧道:“总镇大人明查,在下是心向大明的,我等小北派官员申时敏,李元翼等人听闻光海君投靠建虏,上疏力谏过的。”

    马城会意这就是朝奸,带路党呀,这人如此热心李朝态度也如此恭敬,还是山西大捷带来的影响,在李朝君臣看来大明,大金互相攻伐互有胜负,自然就分成两拨人,一拨是买大明的一拨是买大金的,也就是恨不得弄死对方全家的两党,心向大明的是小北派,投靠大金的是大北派。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三百三十二章 白眼狼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三百三十二章 白眼狼

    马城会意轻一点头,李倧大喜,似乎看到王位正在朝着他招手。巳时初,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到了接官厅,光海君遣都承旨奇世石迎接天使,该是掀起波澜的时候了。

    马城不客气道:“本伯听闻贵邦与建虏定了城下之盟,对我大明有二心,李朝君臣如何解释。”

    郑仁弘、奇世石一干李朝大臣大惊失色,慌忙辩解:“天使英明,本国是心向大明的,天地可昭,日月可表。”

    马城只是冷笑道:“既是如此,那贵邦送去建州的贵女,粮食,铁料铜料,金银财宝也是假的么。”

    一干朝鲜官员脑门冷汗直冒,强辩道:“小官敢以身家性命担保此事与我王无关,马总镇当知,地方官员贪污枉法者在所避免,有少数地方官员贪图财物,与建州进行私下交易也是有可能的,小官立即派人赴地方追查此事,若属实,将严惩不贷!”

    马城看着一干朝鲜官员梗着脖子,极力抗辩,还摆出一副大叫无辜的样子,心说这还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连城下之盟都签了,还不肯承认投靠了建虏,这朝鲜上下的脸皮真是厚比城墙,睁着眼说瞎话,和后世朝鲜人的德行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般无二的不要面皮呀。

    马城森然一笑,冷声道:“三天,本镇要你朝君臣的解释,三天后休怪某翻脸无情!”

    一干朝鲜官员慌忙道:“是是,我朝定会尽快给上国天使一个合理解释。”

    李朝官员连滚带爬的走了,马城倒是不急了,此地距离汉城只有十里,一言不和,老子们便要翻脸了,老子倒要看看李朝兵马,能不能留住我三千开原铁骑,驿馆外面,开原铁骑早占领了战略要点,赶走了驻军。

    郑太监是副使,也有些惊慌了,苦劝道:“伯爷,此事万万不可卤莽,朝鲜国,朝鲜是友邦啊!”

    马城好言安慰一番,出了事有老子们顶着,你怕个啥,如今天下书院都禁绝了,阉党祸国,身为阉党自然是要搞事的,朝中清流大多下野了,又没人会弹劾你我兄弟,你这个阉党做的也太窝囊了,你窝囊,你小心谨慎,读书人会说你半句好话么。阉党就要有阉党的做派,你这个阉党觉悟太低了呀。

    郑太监被说的一楞一楞的,傻了,原来到处搞事才是阉党的做派么。

    没到半日李朝认耸了,信誓旦旦保证心向大明,立刻,马上与建虏断了往来。马城心里大骂我见了你个大头鬼呀,信了你的鬼话才是真的见鬼了,这时已经是午后申末时分,马城倒也不急,命人准备祭品,明日上午要隆重拜谒宣武祠、祭奠二十年前捐躯在汉江两岸的大明将士英灵。

    来都来了,不祭拜一下阵亡在异国他乡的大明英烈,怎对的起良心。

    两日后辰时三刻,马城,郑安和两人在绫阳君李倧,和许筠、禹烟等朝鲜大员,汉城府尹的陪同下前往汉城西北郊的宣武祠,大明使团礼部的十六人仪仗卤簿前导,节钺、旌旗高举,仪刀、豹尾枪在阳光下闪耀光辉,导引鼓、云锣节奏鲜明,百名铁骑护卫,更有李朝驻军沿途警戒,汉城民众已知天朝使节驾临,纷纷出城相迎,但被开原军士阻隔,不许接近天使。

    宣武祠建于万历二十七年,至今已近三十年,门前匾额“再造藩邦”四个大字乃朝鲜宣祖亲笔所书,宣祖在世时,每年春秋两次隆重拜祭宣武祠,但万历三十六年光海君署朝鲜国事以来,对宣武祠的祭祀等级逐年降格,近几年光海君已不再亲自来宣武祠拜祭,只派王族贵戚代他祭拜,宣武祠这几年也没再修葺过,祠堂已经显得有些破旧,非逢祭奠之期都是大门紧闭,祠堂里荒草丛生、狐鼠出没,汉城府尹得知天使今日要拜谒宣武祠,连夜命工匠民夫整修清扫,好歹干净整洁了。

    宣武祠正中是英灵堂,祠奉壬辰抗倭捐躯的大明和朝鲜的将士,没有具体名字和死亡人数,只是笼统地拜祭,而在祠堂右侧则是杨镐的生祠,因为蔚山兵败,杨镐遭到兵部赞画主事丁应泰的严厉弹劾,说杨镐“贪猾丧师,酿乱欺罔”,杨镐因此被革职,但朝鲜史家却不认为蔚山之战是大败,只是进攻失利而已,杨镐是大明党争的牺牲品,朝鲜军民对杨镐充满了感激和同情。

    万历三十四年,朝鲜谢恩使柳寅吉、崔濂来京师专求杨镐画像,当时杨镐被革职居河南商丘,柳寅吉千方百计寻得一商丘举人前往其家乡,摹得杨镐画像,回到汉城后请能工巧匠照画塑像,置于宣武祠内享受崇祀,由此可见杨镐在朝鲜朝野间的地位何等崇高,马城心中波澜起伏,且不论援朝战略上是否正确,却终归是打赢了,断送了辽东的杨镐也曾经辉煌过,却救了一条白眼狼。

    真真是一条白眼狼,后世朝鲜人别说不认杨镐,还将中国视为仇敌,忘恩负义。

    朝鲜,南北战略纵深长达三千里,是天然的狭窄战场十分不利于骑兵作战,若李朝君臣有心要抵抗,建虏骑兵在山区真是寸步难行,只是朝鲜北部的山区,就能让建虏骑兵陷在里面进退两难,连毛文龙几百人马就能在朝鲜边境混的风声水起,建虏骑兵数次进山围剿都被弄的灰头土脸,当年百万隋军征朝,就是在朝鲜北部山区被弄的全军覆没,区区几万女真骑兵又能如何。因此李朝君臣根本就不愿意抵抗,这身死异国他乡,挽留了李朝江山的大明将士死的冤呐。

    那块再造藩邦的大牌匾高高在上,在马城眼中却是如此讽刺,礼成,大队人马回驿馆,行至荒野无人处,十里外王城中突然亮起几处火头,天干物燥火势很快蔓延起来,浓烟冲天,驿馆内外一片慌乱。

    “走水了!”

    “救火呀!”

    来迎接天使的李朝官员,百姓都是家住王城的,见火势越来越大纷纷簇拥着回城救火,开原铁骑此时突然发难,人喊马嘶声中铁骑突然抽出马刀,长枪在旷野上驰骋,一营骑兵控制住李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