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骑-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不安的妻妾,马城无奈叹道:“积弱。”

    两女对看一眼,柳自华柔声道:“祸在重文抑武,以文统武。”

    马城突然心血来潮,凭借良好的记忆拿起狼毫,写一篇两宋积弱的积弱论,任谁都能看出其中影射之意。北宋不抑兼并,地主隐瞒土地,不交赋税,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这一条大明朝更过分,开国皇帝金口一开天下士子便免税了。

    北宋重文轻武。通过科举考试,起用大批文官,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僚开支与日俱增,使国家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北宋统治者从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充实禁军,地方军队多为老弱,“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战斗力低下,北宋和辽、西夏作战中常常败北,签订和约,损失大量财物,导致财政负担加重。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是封建制度的弊端和统治者采取的政治、军事等政策造成的,并非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经济发展并不等于国家强盛。

    一篇文章写的乱七八糟,两女却坐下来细心修改,早习惯了夫君的文风。

    柳自华细细品读着,柔声道:“姐姐在开原执掌团练,胸中自有沟壑万千,这篇雄文便得由姐姐捉刀。”

    于凤君赧然道:“妹妹的时文才是一绝,不输男儿。”

    马城倒心虚了,这是找到共同语言了呀,一个执掌团练一个不输男儿,这是大女子主义的苗头呀,可得趁早压下去。最终两女一个改一个批,天亮时一篇积弱论成文,掷地有声,当可收进文集之中。马城的文集正在刊印,书中囊括了兵家思想,复兴唐汉,如今又增加了批判两宋的内容,自然还有大量忠君爱国思想。

    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第一个读者是皇上,第二批读者是新军讲官,志同道合者升官发财,道不同者不相为谋。两女都有些心虚低头,两女都是熟读经史的,自然明白夫君这是在干大事呀,要彻底摧毁儒教的根基,最起码十万新军都是忠实的信众,渴望恢复汉唐光荣,开疆裂土的十万新军呀。

    马城有把握说服天子,这书里还有大量忠君爱国的内容,天子自然是乐于见到的。

    柳自华对此书的评价是,挂着羊头卖狗肉,于凤君的评价是,迟早要完,大家抱在一起砍脑袋吧。马城一手一个拽过来抱住,眼中凶光毕露,抱在一起砍脑袋么,马某人的脑袋可是很硬的,逼急了老子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两女相视无语只得任他胡来。

    翌日,西苑。

    天启帝终是年轻气盛咽不下这口气,要派使团去朝鲜理论,袁可立极力附和,他是在登莱做过巡抚的,又亲手建立的登莱水师,大力援助了东江镇,朝鲜的态度对东江镇极为重要,是友是敌总要问个明白。马城也心中有火,请旨亲率铁骑去朝鲜理论,不服就打,底限是解除朝鲜水师的武装。

    九月末,马城亲率三千铁骑,来到朝鲜开城,开城是朝鲜三都之一,是仅次于王京汉城和西京平壤的朝鲜第三大城,京畿道观察使和首领官率僚属出迎,依旧是列香亭、龙亭,扎彩棚、鳌山,演杂戏、鼓乐,与平壤和黄海道的欢迎仪式相同,但戒备明显森严了许多,围观民众也少,欢迎仪式虽然隆重,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欢庆的气氛。

    大明使团行进至碧蹄馆外的山丘边,朝鲜官员指着那座山丘对马城道:“总镇大人,那里就是当年李总兵与倭贼恶战之地,李总兵以一当百,杀敌无数,英名传扬至今。”

    朝鲜人这是给大明脸上帖金呢,其实碧蹄馆一战明军损失很大,日军先以小队诱战,名将李如松贸然追击,颇有斩获,然而在追到碧蹄馆附近却遭遇数倍于己的日军伏击,李如松所部陷入重围,苦战不得脱,明军死伤惨重,幸得李如松之弟李如梅神勇,又有援兵及时赶到,不然李如松极有可能毙命于此,日军的战斗力在此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壬辰援朝抗倭,大明只能说是惨胜,若非丰臣秀吉死亡,这场战争的胜负孰难预料,《明史》总结说“自倭乱朝鲜七载,丧师数十万、縻响数百万,中朝与属国迄无胜算,至关白死而祸始息”,这个说法是比较客观公允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大明朝的国力,张居正当政时积累的充裕国库开始衰败了,此后建州女真的崛起也与这次战争中大明受拖累有很大关系。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三百三十一章 找茬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三百三十一章 找茬

    马城木然问道:“这里可有纪念此战的祭祠?”

    那朝鲜官员道:“离此三十里的王京西门外有宣武祠,天朝因援倭而捐躯的将士在宣武祠享受香火祭祀。”

    马城决然道:“今夜就在碧蹄馆歇息,明日一早沐浴更衣,去宣武祠祭拜我大明援朝的英烈。”

    此时一个朝鲜官道:“两位天使,按照惯例,大典之前应先祭拜宣圣庙。”

    宣圣庙就是孔庙,朝鲜各大都城都建有宣圣庙,尤以汉城宣圣庙规模最大,大明出使朝鲜的使臣都会到这座宣圣庙祭拜孔子。

    马城并不认识此人,身边副使,太监郑安和耳语道:“此人是光海君的心腹重臣,姓郑,一个幸臣。”

    那郑判书看马城似有不悦,慌忙改口道:“没有宣武祠的天朝英烈,就没有今日之朝鲜,两位天使要拜祭宣武祠缅怀先烈,自无不可。”

    郑安和摆出天使威严,哼了一声:“理当如此,下去吧。”

    马城这才满意了,老子这个天使是兵学大家,又不是名教中人,自然是要先拜宣武祠,祭祀我大明战死在朝鲜的忠勇将士,那宣圣庙不就是孔庙么,先缓一缓吧,孔庙大明多的是,也不用眼巴巴的跑来朝鲜祭拜。大明天使不讲规矩,不拜孔庙,非要去祭败宣武祠,朝鲜官员们也没奈何,只得由得这位天使胡闹。

    但凡精明些的也琢磨出来了,这位大明天使,辽东伯就是找茬来的。

    夜宿碧蹄馆,碧蹄馆虽大,但住进了几百号人和车马,馆外还有三千铁骑,喧嚣声沸沸扬扬,到亥初时分才渐渐平静下来。赶来迎接天朝使团的绫阳君李倧,与马城在馆舍对弈,还有一位贞明公主跪坐在一边观战,是李倧的姑母,马城也不知道这位年少,辈分却很高的公主会不会围棋,但贞明公主看棋很专心,端坐不动,睫毛不时忽扇时,眼风会飞快地往这边一扫。

    天气比较闷热,马城意态闲适,两人下棋是为了密谈,冷然问道:“月前建虏一行人,就入住这碧蹄馆吗?”

    李倧吓了一跳,无奈点头道:“是,月前建州女真来的使者,就住在碧蹄馆之北馆,朝中这些人真把忠于大明的忠义之士当作木雕土偶了,气死人!”

    马城咧嘴又问:“光海君接见了建虏使者没有?”

    李倧低声道:“自是见了。”

    马城便不悦推翻棋盘,光海君李珲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也难怪后世朝鲜人出了名的不忠不义,这也是遗传的。万历援朝时这个李珲就是朝鲜世子,朝鲜李家的天下,这个光海君李珲的荣华富贵,都是大明忠勇将士拿性命换来的,是大明天朝上国赐给他的。然而李朝君臣却不知感恩,不思进取,令人不齿。

    再看看这个光海君如何不忠不孝,竟然对入侵的建虏采取不抵抗政策,签城下之盟,低声下气的给建虏舔鞋。要知道朝鲜可是个易守难攻的国家,朝鲜北部复杂的山区,恶劣的环境可抵雄兵百万,历朝历代想征服朝鲜的帝王,可都没什么好下场。大隋够强大了吧,然而隋炀帝数次征朝鲜,数次惨败,直接断送了百万大军,也断送了强盛无匹的大隋帝国。

    倘若朝鲜君臣感念大明的恩德,起一支大军沿朝鲜北部山区奋起抵抗,则辽东战局将全然不同,建虏必然陷入朝鲜北部山区这个烂泥潭。建虏再强,还能强的过隋炀帝百万大军么,可见李朝君臣压根就没想抵抗,也没拿大明当宗主国,还给皇太极献美人儿献粮食呢,何等无耻。

    马城平复了心情,看着面前两人,对这两人的心思了然于胸,这两人眼巴巴的跑来迎接大明天使,是存了投机钻营之心的,这两人是朝鲜版本的带路党。李朝内斗也是很惨烈的,这朝鲜李朝好的不学,将大明党争内斗那一套却学了个十成十,成天斗的头破血流,唾沫横飞,果真不愧是在大明国子监进过学的,将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