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纪实-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呈上了十几捆汇报材料,一二三四地列了一阵排比句,热情洋溢地问候一下萧何全家,然后成功地为萧何定了性:沽名钓誉,贪腐糜烂,扎烂别人气球,抢小朋友棒棒糖,头上生疮、脚底溃脓,彻头彻尾一个坏蛋。

    刘邦高兴了。真没想到,萧何同志还能做出这等事,还有机会挨骂,自己终于抓住了他的小尾巴,看来这个人也没什么大心胸,不足虑也。

    也许大家可能会疑惑,相国办坏事,皇帝不生气反而挺高兴,有些莫名其妙。实际上,这也很好理解的。刘邦关注的是自己的位置,当然他也并不是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但两者相较,他更倾向于前者。如果萧何一如既往的干好事,名声越高对自己的威胁也越大。所以,此时的刘邦是高兴的。

    但我个人认为,这次百姓拦驾告状应该是一次表演,萧何同志可能就是这场戏的导演,最少他应该算是个编剧。

    拦路告御状不是一件小事,更何况所告的人是当朝相国。无论是皇帝还是相国,平头小民都是得罪不起的,谁要不信你大可试试。一般人碰到这种事情都会忍气吞声、背地骂几句娘了事,只要不是被逼上绝路或者神经有问题,绝不会傻着脸办这事。

    这是很好理解的。就凭这丁点理由去和权相叫板,定性你会败诉,没有人那么天真地认为皇帝能依法办事,再说那也不是法治社会。

    不要轻易去相信什么“告御状”能够解决一切疑难杂症,很多时候那只是一个象征性地口号而已,拿出来吓唬吓唬人,过过嘴瘾算了。皇帝们没那么闲,天天陪着你打官司。这条道路要是能走得通,皇帝家门口将会天天人满为患,这么一来,唯一一点好处就是增加了街头老大娘的茶叶蛋销量,别的事情不敢保证。

    所以,按常规套路出牌的话,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状告萧何这件事,很明显是有人在幕后cāo纵,具体cāo纵的人不用想就知道是谁。

    萧何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么一个保命的办法,不拿出来显摆显摆怎么也说不过去。当然,这种事情也不能胡显摆,要是折腾到周昌的手上,那个二百五肯定会甩开膀子死缠烂打。所以,最佳的对象就是刘邦,最佳的办法就是拦路告御状。看似折腾的动静很大,实际上影响面却很小,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

    应该说,萧何自编自导的这场戏,还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因为这些人的表演很出彩,也让刘邦很高兴。

    打发走这些人后,刘邦高高兴兴地上路了。他坐着马车、哼着小曲,连迎面吹来的冷风,也让他觉得无比舒畅。

    刘邦回京后,萧何第一时间前来拜见。他的确是应该来拜见的,一则出于礼貌,二则也要调研一下观众们对这场戏的认可度。

    萧何来了。

    刘邦笑了。

    刘邦歪着脑袋看萧何一会,如同发现了个新大陆,一脸坏笑地说到:“你行啊!竟然抢房抢地,当上了相国竟然会为自己谋福利了!你自己去向百姓请罪吧!”

    萧何是个老江湖,刘邦一开口,他就知道自己又一次顺利过关了,不过嘴上还是要承认一下错误的,既然是演戏嘛,就需要把戏份做足。因此,萧何规规矩矩地磕磕头、认认错,痛心疾首地表达了自己痛改前非决心。

    萧何这次危机似乎要渡过了,不过这只是似乎而已。

    此时的萧何是兴奋的,真没想到这么个馊主意竟然如此有用,因此他和刘邦一样喜形于色,俩人又默契了起来。

    不过通常情况下,人不能太高兴,高兴的太狠就容易得意忘形,萧何这次就犯了这个毛病。萧何的得意忘形,让刘邦那刚刚缓解了的疑心病,又加重了起来,差点没要了萧何的性命。

    人,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是做不得假的,这完全是由性格决定。纵然在某件事情上玩玩手段、弄弄假,看似表演的不错,取得了一些短期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暴露自己的本色。

    萧何就是如此,他本身就不是那种抢房抢地的主,虽然在这件事情上表演的很精彩,但用不了几个小时,就能让他的本性暴露无余。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与其违心作假,不如展现本真,纵然见疑,也不会把事情弄糟。萧何这一次作假就吃了个大亏。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他没能弄明白说客之言的精髓,既然让你去抢房抢地,那从此开始,你就不再是原来的萧何,不再是为民请命的萧何,而是一个背弃民意、惹人唾骂的萧何,最起码你不能再按原来的套路出牌了。

    然而,萧何没能搞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只认为做做假混过了关,就可以大摇大摆地、一如既往地做事。事实证明,他错了。

    当然,严格意义上也不能说是他错了,更不能说是刘邦错了。他们都没有错,只能说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将要过去了。功成名就之后,的确是需要往后站站,给别人腾腾位置,让别人上台表演表演。你一个人把戏演完了,那些龙套该怎么摆置呀?更何况,还有很多大腕等着上台呢,你总不能死乞白赖地不挪窝吧?

    就如一场精彩的电影,高潮过后就是结尾,萧何主演的这部电影该收尾了。

    ;
………………………………

第九章日落长河—(五)萧何的痛苦(五)

    君臣二人谈话的气氛好了,俩人又默契了起来,不过这次默契并没有超过十分钟。因为萧何很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刚刚转晴的天气,突然又yin雨密布了起来。

    萧何最后一轮的表演开始了。

    干了一件坏事,成功地闯过了一关,这让萧何有些兴奋,因此他准备按自己的套路,再一件实在事。这的确是一件实在事,可这件事不但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发展,还差一点让自己玩完。如果萧何知道自己所说的这句话会带来什么后果的话,相信打死他也不会说的。

    萧何开口了,他的话是这样说的,“上林苑多空地,废弃可惜,愿令民进入耕种,粮食归耕者所有,秸秆留养禽兽。”

    上林苑是什么地方,大家应该是晓得的,这是专供皇家狩猎的地方。但这不仅仅是供帝王们休闲消遣的好地方,更多的是为保留皇家勇武传统的场所。马上得到天下的帝王们,无一例外地保留下了这个场所,期望后世子孙们能在狩猎的过程中保持着“气吞万里如虎”的魄力,可不幸的是,这个地方大多时间只是用来娱乐而已。

    萧何这次建言,说白了是在打皇家的主意。不过他完全出于公心,是为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快大汉天下的经济建设而已,应该说这是他的本分。

    然而他这句很是本分的话,却又勾起了刘邦的疑心病。

    要说你好不容易干了件坏事,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也消除了老大的怀疑,那现在就别干什么正经事,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待着,斗斗鸡、遛遛狗,偷机摸空创点收,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可萧何是个勤快人,他非的要干正经事。这一干不打紧,却让刘邦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自己坐着的板凳,疑心病又犯了。

    刘邦随即大发雷霆,张嘴就骂了一句“娘个养的”,然后狠狠地吼道:“你贪没百姓财物,现在又打我上林苑的主意?”

    刘邦突然扔出来的这句话,让萧何大吃一惊,连忙跪到地上。

    可为时已晚,他前边的那些坏事算是白干了。他心里很清楚,刘邦虽然拿贪腐说事,实际上还是犯了疑心病。

    刘邦是收拾人的高手,现成的借口不拿来用用,简直有些对不起萧何。刘邦还真是希望萧何能向陈平学学,时不时搞个贪污**什么的,让一些人站出来骂两句,然后自己出面做做仲裁。可这位萧仁兄偏要干正经事,一如既往地拉拢民心,这让刘邦烦不胜烦。

    痛骂一顿萧何后,刘邦把他扔进了廷尉署。

    这一次廷尉署的王恬开狱长没敢太放肆。虽然廷尉署爱打人,可都是些很有眼色的人,什么人能打,什么人不能打;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不能打,这种分寸把握的还是挺好的。毕竟萧何是他的老领导,这次幸运地请老领导前来做客,让他这个光线不是太好的办公场所大方异彩。

    在这里,萧何没一点犯人的样子。反而狱长王恬开犹如一个犯人,端茶倒水、擦桌搬板凳,忙的不可开交。

    这就是王恬开的本事。前边我是介绍过这个人的,这是一个狠人,他敢向任何人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