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纪实-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jing神,能让人抓狂。这种问题,如果答不好,很容易被认为你在信口雌黄,更有甚者会把那顶“欺君”的帽子让你戴上几天。

    所以说,说话也是一种本事,要么在和领导对话之前,把可能被问到的问题想全面、想清楚,做出备选答案;要么你随机应变的能力足够强。但无论是哪种选择,都基于你的判断足够准确。如果没有这点本事,最好别去端“谋士”这个饭碗。不要去羡慕别人耍嘴皮而取得的成绩,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干。

    薛公舔了舔嘴皮,开口了。“黥布,骊山囚徒也,xing刚身强而至万乘之主。然其胸无大志,眼界狭隘,所行不顾身后,也不以苍生为虑,只图自身畅快而矣。更心系故地,必定南下以图苟生,吾断其必出下策。”

    薛公的表演结束了。黥布的为人他算是看明白了。

    因为黥布真的很听话,其随后的行为,几乎完全按照薛公为他指定的套路进行出牌。

    吴臣站对了位,这让刘邦很是高兴;薛公分析的话,让他又增加了一份底气;随即刘邦又搞了一次和亲,安抚了一下冒顿。多措并举,一阵连环拳过后,胜利的天平完全向刘邦这里倾斜了。因为现在的黥布被一步步孤立了起来。

    当然,此时的黥布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他的头一个目标就是刘贾。这让我们在下边的章节中再进行介绍吧,因为就在黥布敲锣打鼓开始革命事业之时,刘邦也不失时机地进行着自己的选择。

    因为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办成。关键是刘邦现在的身体也不是太好,毕竟现在已经是公元前196年,也就是说他已是61岁的老人。如果再不把心念已久的那件事情办成,真是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黥布这次造反,刚好为他提供了一次机会。这个机会还是可以把握一下的,只是多少有些不太地道。

    好了,让他着手吧。

    ;
………………………………

第八章红霞万里—(三十六)黥布造反(六)

    刘邦想办成的事情,实际上也没什么新意,也就是我们在前边用了两万多字也没把弄明白的“易储风波”。

    这段时间,起来闹腾的人有很多,闹出来的事情也很大,让我没机会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因此让相关人等凉快了好长一段时间。

    但是,我的介绍方式,对这些人是不怎么公平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消停过。

    刘邦一如既往地构思着“易储”方略,吕雉和戚姬也忙着互相掐架,群臣们依然在顽强地反对着,这种态势从来没有终止过。

    只是在这段时间里,这些人都没有做的太为过火,没搞出多少吸引眼球的事情,因此我很不够意思地没在这件事上着笔。

    现在机会来了,那我们就接着讲吧。

    吕雉和戚姬这两个女人,如同登上擂台的拳击手,瞪着双眼在对方的身上寻找破绽,你来我往、也毫不客气地向对方的脸蛋上招呼。

    这段时间,算是吕戚二人对抗赛的僵持阶段。

    戚姬的靠山是刘邦,而吕雉的帮手则是群臣。如果按照打群架理论来探讨的话,似乎人多一方实力会更强一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刘邦是目前大汉天下唯一的老大,他的态度将决定着事态发展的走向。

    应该说,“戚姬进攻、吕雉防守”是此段时间二人pk的总体态势。

    戚姬的进攻手段我们在前边是做过介绍的,大概说来就那么两招:一是枕头风,二是掉眼泪。虽然说起来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但cao作方便效果明显。刘邦就被她的这两招弄的晕头转向。

    而吕雉就有些被动了,她也想吹枕边风,可关键刘邦人家根本就不过来;她也时不时会流几把眼泪,可效果不明显。也就是说,戚姬能用的招数,对吕雉来说基本上是无用的。

    但吕雉还是有一些技术手段的。她与戚姬最大的差别是她懂政治,更会搞政治。她很清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该见什么样的人,该干什么样的事。连拖带拽地和群臣打成了一片,在“易储”这件事上,几乎把大臣们的观念给统一了起来。

    更重要的是,吕雉前段时间连着办成的两件漂亮事,一是诱捕韩信,二是绞杀彭越,不光把群臣的目光吸引了过去,连刘邦也对她刮目相看。如果这是个男人的话,刘邦会把他当成主要对手的。然而,她的身份,既不耽误办事,还不会引起怀疑。

    至少当时的刘邦是没有产生多少怀疑的。不过极为可惜的是,经过吕雉随后一段时间闹腾后,随再后来的帝王们再也不敢小觑女人了,颇为重视地把身边的女人们作为防备对象,还起了个专业术语――“女人不得干政“。

    吕雉所取得的成绩虽然比较显眼,但依然在这次对抗赛中,处于防守位置的。更有甚者,为了让自己不是太为被动,还常常腆着脸跟着刘邦。人家不叫她,也不怎么待见她,但她义无反顾地紧紧跟着。当然,她的这种举措,也并不是为了和刘邦修好,主要目的就是别让刘邦胡说话,纵然胡说,自己也能及时现身,最起码会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说白了她这是监视。

    这段时间,吕戚二人的攻防态势也就是如此了。如果一直这样搞下去,应该不会爆出多大冷门。然而,爆冷门的机会还是来了。

    爆冷门的机会就是正在讲的“黥布造反”这件事。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黥布造反”和“易储”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么可能联系到了一起,并且还成了个机会?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之所以说“黥布造反”这件事成为“易储”的机会,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主角刘邦,准备在这件事情上做些文章。

    落实了吴臣的站位问题,增强了一些信心;听完了薛公的分析,增加了一些底气;安抚了冒顿,又增长了一份豪气……至此,刘邦认为黥布闹不出多大的动静。因此,他准备在这件事上做些文章,最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刘邦做的文章很简单:命太子刘盈带吕泽、吕释之等将率军平乱。

    这个诏令似乎没有什么扎眼的地方,甚至会有人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差事,因为刘盈经这么一搞后似乎有了兵权。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只能说明你不太懂政治,也不太懂军事。

    当然,对这两门学科,我也不懂,如果没有史料的帮助,我也只能抓瞎。

    我们不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懂,就有一些高手,能在第一时刻窥见其中的奥妙。

    这次率xing窥见奥妙的人就是那四个老头――“商山四皓”。

    姜是老的辣,这一点也不假。这四个老头虽然智商不能算是最高,但经验比较丰富,“跨过的桥比别人走过路还长”,在他们面前耍花招,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四个老头一合计,觉得不妥。我们跑这里干什么来了?保全太子。既然如此那就得和太子待在一起吧?也得干点实事吧?然而吃饭喝茶我们能行,并且还比较拿手,但是打仗,这四把老骨头加起来也顶不了一个人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窥见了其中的迷局:“太子将兵,事危矣”。

    这四个人从出山以来就没干过一件实在事,吃完饭聊天,聊完天吃饭,中间穿插一些睡觉时间。这种ri子过的非常惬意,也比较畅快,况且这四个老头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事实上,吕雉、吕泽等人也没准备让他们去干正经事,说白了就是为了装点门面而已,等有了机会去刘邦跟前晃荡晃荡,摆摆排场罢了。但很可惜的是,刘邦这么多天以来没给他们提供这个机会,让当事人还是多少有些失望的。

    然而让吕雉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危局恰恰就是这几个被用来装点门面的老头,适时地替她们解开了迷局。

    事实证明,吕泽当初的辛苦没有白费,他费尽心机地把这四位老爷爷请下山,还真是起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应该说,吕家的这次投资是赚大发了。

    ;
………………………………

第八章红霞万里—(三十七)黥布造反(七)

    说起来,刘邦也是挺可怜的,从四十多岁开始闹革命,一天到晚东奔西跑的忙活,辛辛苦苦二十年,挺不容易的。要说六十多岁的人了,到退休年龄了,也该歇歇了。

    既然刘邦该歇了,那作为儿子的刘盈就应站出来干些活,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令人意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