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7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博洛愣了一下,这才明白济尔哈朗的问话的真正意思,原来并不是问战败的责任是谁的,而是想弄清楚明军真正的战斗力。之所以战败是出于多尔衮错误的指挥加上吴三桂的突然叛变,还是明军的战斗力真的强悍到能够正面击败八旗兵的程度。若是前者还好说,毕竟战败有其他原因,出于意外。若是后者,明军的战斗力真的强悍到可以正面击败八旗,那大清还有什么前途可言,想想都令人害怕!

    博洛沉思着,他知道在所有满人的眼里,明军懦弱战斗力低下,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他也不愿意相信,明军已经强到能够和八旗正面作战的程度。

    可尽管不愿相信,博洛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明军已经今非昔比,齐王陈越麾下的军队不是其他明军所能比拟。

    再有吴三桂叛变,五万八旗在和明军正面作战中战败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虽然明军兵力是八旗两三倍,可是以往哪次大战,八旗不是以少敌多并战而胜之。所以,明军的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这也是事实!

    “太后,两位王爷。摄政王的指挥也许有失误之处,可五万大军一日即败,这说明明军现在的战斗力确实比以前强了很多,”博洛艰难的道,“齐王陈越的麾下,士兵训练有素,更装备着大量的火器,火炮火铳还有火箭的数量实在太多,咱们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济尔哈朗和代善相顾着,均长叹口气,博洛的话让他们心中无比的灰暗。

    原本心中还打着守住北京城的注意,毕竟北京城内还能凑上几万军队,现在来看,那不过是妄想罢了。

    “太后,看来这北京城是守不住了,咱们得早做打算。”济尔哈朗苦笑着对孝庄太后道。

    “辅政王,礼亲王,难道形势已经险恶如此吗?难道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孝庄太后颤抖着道。

    济尔哈朗痛苦的说道:“包括博洛带回的一万余骑兵,现在北京城中能用的军队也不过三四万人,这几乎已经是所有能拿武器的旗丁了。若是再败,咱满洲恐怕真的要亡了。”

    一直沉默的礼亲王代善也道:“现在连征募的蒙古兵都逃了,这北京已经不能再呆了。明军很快会继续北上,若是其围了上来,咱们再想退出关外恐怕都不可能。”

    退出关外,孝庄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在北京,她儿子顺治是大清的皇帝,退出关外大清哪里还会存在,退兵的途中这些八旗悍将会不会生变,济尔哈朗和代善还会不会拥护自己的儿子?

    “我,我可以给科尔沁王爷写信,再借更多的蒙古兵。”孝庄太后不甘的道。

    代善怒道:“太后您糊涂啊,借更多的蒙古兵,即便能够借来,蒙古兵的实力比咱们八旗还要强大,这大清是满人的还是蒙古人的?

    趁着明军还未攻来,咱们撤出关外,还能保住现在手中这点实力。然后再慢慢发展,总有一天大清会重新振作起来。

    若是留恋这北京的繁华继续恋栈不去,等待咱们大清的恐怕会是灭族!”

    这种时候,代善再也不顾及孝庄太后的身份,声色俱厉的训斥着,而孝庄太后只能默默垂泪,无话可说。

    “太后莫急,咱们即便退回辽东,凭借咱们积攒的财富,咱们大清数十万子民也能撑几年。几年后,有一批小崽子又大了,咱们的实力便会恢复过来。即便咱们不能再占据中原,保住辽东还是不成问题。”

    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女人伤心,济尔哈朗温言劝慰道。

    看着这一对狗男女的样子,代善忍不住撇起了嘴,“现在还是商议一下该怎么撤吧。”

    孝庄太后收住了眼泪,看向济尔哈朗道:“辅政王,你说说咱们该怎么撤吧。”

    这个时候,她和她的儿子顺治唯一的指望只有济尔哈朗了。

    济尔哈朗冲孝庄太后微笑了一下以示安慰:“太后,礼亲王,从北京撤往关外的途径一是经过山海关从辽西走廊撤退,再就是从北京向北经蓟州翻越长城,经蒙古撤往辽东。

    从辽西走廊路途最近也最好走,可是咱们都知道,现在宁远被明军攻占,辽西走廊控制在明军手里,咱们恐怕无法经辽西撤退。

    所以,唯一能撤退的路径,便是从蓟州翻越边墙经蒙古撤兵了。”

    从蓟州翻越边墙撤兵,代善和站着的博洛都苦笑了起来。他们都知道,这条路线太过难走,从蓟州翻越边墙要经过重重山脉才能到达蒙古,而从蒙古到辽东又需要翻越群山,路途遥远不说还十分难走。

    若是只有军队也就罢了,可这北京城中还有几十万的妇孺,还有太多需要携带的财物。明军又岂会任由自己安然带着妇孺带着财物撤退?

    而且,翻越边墙需要经过蒙古人的地盘,在以前满清势大的时候,蒙古人不得不屈服,整个蒙古任由八旗兵驰骋。

    可是现在,大败之后大清的声势落到了低谷,蒙古人还会不会像以前那样温顺?会不会生出异心来试图取代大清在草原上的霸主地位?这可难说!

    想一想,几十万妇孺艰难的翻越群山行走在蒙古草原,若是遭到大批的蒙古骑兵突然袭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想想就让人心中颤栗!

    人心最是难测的,蒙古人以前也不过是伏于八旗兵无敌的淫威之下罢了,现在八旗兵损失惨重,哪里还会庸服,博洛和济尔哈朗属下的蒙古骑兵私自逃跑便是明证。

    所以,对济尔哈朗所说的经翻越边墙经蒙古撤退,老奸巨猾的代善和久经沙场的博洛都不敢苟同。

    “太后,辅政王,礼亲王,奴才以为,还是出山海关经辽西走廊撤退最为方便。”犹豫了一下,博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大清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他也顾不了太多。

    Ps:两章合一。天气骤然降温,下起了雪,再次感冒了,强撑着写了四千字。不过大家放心,我会坚持不再断更。


………………………………

第910章 撤退

    博洛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可孝庄太后心中很不舒服,毕竟她出自科尔沁蒙古,蒙古是她娘家。

    “博洛,你是否危言耸听了一些,蒙古和咱们大清是盟友,怎么可能攻击咱们?没影的事不要乱猜测!”孝庄太后不悦的道。

    “太后,不是奴才危言耸听,实在是人心难测。”博洛苦笑道,“蒙古人之所以和大清结盟并自认下属,那是因为咱们八旗兵无敌,而现在咱们实力折损严重。蒙古人会不会有其他想法很难说,数十万妇孺,携带着无数的金银财富,行走在草原行走在蒙古人的地盘,其起歹心谁也说不准。”

    草原之上都是实力为尊,哪里有什么仁义道德,蒙古人崇拜狼神,向来都是弱肉强食,看大清势弱狠狠咬上一口也说不准,这都是很显然的事。数十万妇孺的性命岂能寄托在蒙古人的仁义之上?这个道理不难明白。

    经博洛解说之后,除了出身蒙古的孝庄太后因心中不舒服不置可否,代善和济尔哈朗都赞同博洛的分析。

    “博洛,你要知道,现在辽西被明军占着,宁远及附近的城堡都在明军手中,明军的实力不弱,穆尔察带领四千八旗几乎被明军全歼,咱们想打下宁远打通辽西走廊恐怕太难。”济尔哈朗摇头道。

    博洛自信道:“我已经仔细盘算过,明军在宁远不过是一支偏师,并非明军主力,也就两三万的军队,靠着火器厉害才能击败穆尔察。

    可是现在山海关还在咱们手里,宁远城虽然卡在通往辽东的要道上,可咱们也没必要强行攻下宁远城。辽西走廊宽二三十里,岂是一座小小的宁远城所能阻挡?只要咱们以主力围住宁远,使得明军无法出城,老幼妇孺自然可以从容通过。”

    济尔哈朗细细思考着博洛的计策,心中犹豫不定。毕竟从明军占据的区域强行通过,即便能够过去,也必然会付出极大的牺牲。数十万老幼妇孺,还不知道有多少会死在三四百里的辽西走廊!

    多尔衮因罪下狱,皇帝年幼,身为辅政叔王的济尔哈朗便是大清实际掌权者,他必须为大清数十万子民负责。

    “以本王看,博洛说的有道理,时间紧急,不能在犹豫了,明军随时都会攻打北京,等到明军主力到来,咱们想安然撤离都不可能。”

    礼亲王代善发话了,却是支持博洛的。

    代善虽然年老,在满清的地位极高,手中又握着不俗的实力,对他的话济尔哈朗不得不尊重。

    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