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起身来,坤兴的脸上充满了喜悦。
“父皇啊,儿臣今日前来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你听了肯定高兴。”坤兴抿嘴笑道。
“喔喔。。。”崇祯看着坤兴公主,嘴里发出不知什么意思的喔喔声,竟然已经能够听懂坤兴的话。
“什么好消息?父皇您想听是吧,”坤兴抿嘴一笑,“告诉您吧,您听好了,可别乐坏了呦。
就在今日,接到了临清传来的捷报,齐王陈越统帅大军和清军决战,一举歼灭五万八旗军,蒙古骑兵也被劝服抛弃了满清,仅剩的万余八旗骑兵狼狈逃回了北京。”
坤兴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崇祯的神情,果然,当听到歼灭五万八旗时,崇祯的神色激动了起来,“喔喔喔”嘴里发出的声音大了起来。
“我就说父皇您听到了一定高兴。”坤兴公主笑眯眯的道,“您想想,满清八旗兵的总数才有多少?经历了南伐的失败后,八旗兵总兵力也没有十万,现在一战被歼灭了五万人,已经是他们一半的男丁,而且是他们最精锐的军队。
所以啊父皇,满清已经完了,齐王陈越正准备率军攻打北京,收复北京指日可待。
父皇啊,三年前,北京陷落,咱们在陈越的保护下狼狈逃到南京,您可曾想到这么快就能打回去吗?反正我是没想到,就和做梦一样。”
坤兴公主喃喃的说着,热泪盈眶。
崇祯突然闭上了嘴巴,不再发出喔喔声,而是安静的坐着,两眼闭了起来。
坤兴喃喃的说着,述说着陈越的功绩,说着自己激动的心情。南来三年,今天是她最高兴的时日。当上监国这些时日来,她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直担心会把事情搞砸。但为了替父皇守住江山,她不得不勉力维持,不得不硬撑着。
陈越在南京时还好,遇到困难遇到压力,她还能对陈越说说,有陈越在,她很轻松。可是陈越带兵出征离开了南京,所有的事情她便只能独自担着,再也没人可以分担。
于是,遇到事情的时候,她便会来到父皇的寝宫,对着父皇诉说,虽然崇祯不能帮她拿主意,甚至不能说话,可是说了一番后,她的压力便会小很多。当然,每次说话的时候,她都会把殿内的太监宫女赶得远远的。
“父皇啊,陈越很能干,没有辜负您和我。等到他拿下北京之后,咱们再搬回北京去,您说好不好?”
坤兴对着崇祯诉说完后,精神熠熠的出去了,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她处理。
太监们又进了来,小心看护着崇祯。两个宫女跪在地上,轻轻的揉着崇祯的腿,帮着尽快的恢复。
突然,崇祯抬起了手。
“你们两个起开。”身后侍候的太监陈锦已经能从崇祯的动作中判断崇祯的想法,连忙示意两个宫女站到一边。
然后,就见崇祯用手扶着椅扶手,用力的试图站起来。
“陛下小心。”陈锦连忙上去扶。
“喔喔!”崇祯怒看着他,陈锦不得不止步。然后便见崇祯努力的缓缓的站了起来,然后双手离开了椅扶手,颤巍巍的独自站了起来。。。。。。
………………………………
无标题章节
唉,再请假一天,应该是这月最后一次请假了
………………………………
第905章 卖地筹饷
前线大胜消息传来,整个南京城陷入狂欢之中。而对于位于皇极门内的内阁来说,却是喜忧掺半。
大胜固然可喜,随之而来的却是沉重的负担。
去年秋收征集的粮饷经过了将近半年的消耗,几乎消耗殆尽,而前线催饷的奏疏每日都有,让内阁诸位阁老急白了头。
内阁,首辅史可法,次辅路振飞,以及钱谦益、王寅四位大学士正在就粮饷之事商议。
“元辅,诸位阁老,齐王的催饷的奏疏大家都看了,前线的粮食只够一月之用,即便先不犒赏立功的将士,至少得让前线粮食无忧,才能继续进兵吧。现在我军大胜,清军大败,正是痛打落水狗收复京师的好机会,若是因为粮饷不济无法收复京师,使满鞑缓过气来,将会功亏一篑。”主管兵部的大学士王寅介绍了前线得情况,最后说道。
钱谦益疑惑道:“王阁老是否危言耸听了,不是说歼灭了五万八旗吗,满清总人口才有多少?哪里还有可战之兵?收复京师不过早晚的事,谈不上功亏一篑吧!”
王寅道:“钱阁老不要忘了,满清虽然势弱,但还有蒙古人,若是满清眼看着不敌,引蒙古人过长城又该如何?”
引蒙古人过长城?内阁诸人相视着,均神色大变。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来,占据北方草原的蒙古人一直是大明的噩梦。除了成祖时五伐草原犁庭扫穴面对蒙古人占据绝对优势,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面对蒙古骑兵只能被动防守,再也没了主动出击的能力。
若是满清真的引蒙古人过长城,对大明来说将是另一场灾难!
“兵贵神速,没什么可说的,必须得尽快攻入北京,控制长城一线!”首辅史可法断然道。
“可是现在国库空虚,钱粮一直筹措不齐。”钱谦益主管户部,最是了解国库的情况,“为了这场大战,其他事情都停了,淮河大堤原本准备修,眼看快要到了夏季,若是再次决口,对两淮百姓又是一场灾难,陛下南迁三年多,只是修缮了一座乾清宫,便是皇妃都只能居住在破烂的宫殿,原本说今年修缮一下皇宫呢,因战事也停了,京城百官的俸禄已经半年没领……。”
钱谦益委屈的说着面临的困难,竟是处处都缺钱,国库已经一贫如洗。
路振飞叹道:“这场大战开始的确实仓促了些,不过没啥说的,再苦再难咱们也的咬牙撑住,直到收复京师彻底赶走满鞑为止!”
史可法道:“钱阁老,户部到底还有多少银子?”
钱谦益道:“只剩库银十八万两,这笔银子原本是用来修缮皇宫所用,除了乾清宫好一些,便是张贤妃居住的储秀宫每逢夏季都漏雨,不得不修。”
史可法断然道:“这些先暂停,这笔银子用来采买粮食,立刻运往前线。我会上书监国公主,解释此事。
另外,诸位阁老,还是想想该如何筹措粮饷。“
王寅道:“元辅,我建议进行加派,可采用提编法,勒令江南富户助饷。江南之地大富之家比比皆是,家资十万者不计其数,家资百万者也是为数众多。
现在朝廷到了为难之时,北伐大业即将完成,正是这些富户出力的时候。我建议朝廷按照富户家产进行摊牌,家资十万之户摊派纹银千两,百万之户摊派纹银万两。如此仅江南之地,便可以筹集银子以千万两计,别说进行北伐,便是再大事情也都能完成。“
王寅话未说完,钱谦益神色大变,“不可,朝廷若是如此作为,和强抢民财又和区别?到时恐怕没筹到饷银不说,江南之地已经乱矣,王阁老,若是江南大乱,南京也不可避免,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王寅冷笑道:“嘉靖年间,为了抗倭,东南总督胡宗宪便施行提编之法,从大户中筹集资金用以抗倭。嘉靖年间可以,为何现在不行?”
钱谦益道:“当时和现在形势不一样啊,嘉靖年间,倭寇祸乱东南沿海,为了抗倭保卫家乡,东南地方士绅大户不得不出银出粮。现在东南安定,朝廷之税赋四分之三出自江南,若是再行摊派,他们岂能愿意?”
王寅冷笑道:“他们不乐意?恐怕是你钱阁老不乐意吧,你钱家也是江南巨富,家资何止百万之多!”
钱谦益大怒:“王阁老你……”
“好了,不要吵了!”史可法连忙厉声制止:“提编之法事关重大,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前线粮饷只有一月之用,大家还是议议怎么尽快筹措饷银吧。”
次辅路振飞笑道:“时间紧急,只能再次启动卖地筹饷之事了。前些时日,大战将起,害怕我军战败银子打了水漂,很多原本想着在北方买地的犹豫中。现在我军大胜,驱逐满鞑指日可待,可以重启卖地筹饷之举,想必观望者不会再行观望!”
王寅也道:“现在我军胜局已定,此时买地是一本万利之事。北京城陷落,北方的王公贵族为之一空,空闲无主的田地非常之多。我建议,朝廷可以放出风去,收复京师之后,朝廷将迁到北京,如此北方的田地便非常值钱,田地更能卖上价钱。”
路振飞喜道:“这个主意好。这样地价可以增加一些,原本一亩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