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7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守不住了,灭亡大明一统天下的策略基本失败,现在要做的便是自保,保住大清最后的实力。

    “是,贝勒!”

    见博洛决定退兵,其他八旗将领也都送了口气。大败的情况下,已经没人再愿和明军作战。

    。。。。。。

    “清军退兵了!”消息传到临清,整个临清城沸腾了起来。

    清军退兵了,意味着此次战役获得了全胜。

    一战而消灭五万八旗兵,如此大胜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来前所未有!

    数十年来,自从建州满跶崛起在辽东,面对满跶,大明接连败仗,丢城失地,无数的精兵强将战死沙场。

    区区几十万人口的满跶,生生把大明拖入了深渊,拖得几乎处于亡国的边缘。大量的钱粮用在九边,用在剿灭满跶的战场,致使国内灾荒连年却无力赈灾,逼得朝廷不得不连年加赋,致使流民遍地,反贼四起,京师被闯贼攻陷,皇帝仓皇南逃。

    然而短短的几年后,在齐王陈越的带领下,明军拿下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终于挽狂澜于即倒,把大明从灭亡边缘挽回。现如今满跶主力已经被彻底摧毁,再也没有威胁大明的本钱。

    “大明万岁!”

    “齐王殿下万岁!”

    整个临清城内外,到处都是欢呼之声。

    “恭喜王爷!”

    “恭喜王爷!”

    大都督行辕,诸将一个个兴高采烈,纷纷向陈越祝贺。

    “只不过取得了一场胜利,满跶还未彻底驱逐,京师还未收复,庆祝早了点吧。”陈越笑道。

    “满跶大败,已经无力再守北京。王爷,末将原为先锋,率军直驱北京!”李奕朗声说道。

    “姓李的,仗不能你一个打完吧,”一旁的金鑫不悦道,“王爷,还是让末将为先锋吧,末将一定为王爷拿下北京,全歼剩下的满跶!”

    “全歼满跶,哪那么容易?”李奕撇了撇嘴。

    见诸将争相出战,陈越摆摆手,制止了诸将争抢。

    “诸位,满跶虽败,实力犹存。再加上其处在灭亡关口,必然会爆发出极大的战力,所谓困兽犹斗,穷寇莫追。

    一场大战下来,虽然歼敌数万,我军也伤亡很大,精疲力尽。故现在不是与其决战的时候。”

    “难道就这样放过他们不成?”金鑫道。

    陈越摇摇头:“当然不可能放过他们。三十多年来,满跶血债累累,现在是全歼他们报仇雪恨的良机。不过咱们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缓缓图之。”

    李奕也道:“王爷说的是,现在李刀子徐青田等将带着军队攻打各州县,围剿分散逃跑的八旗步兵,前些时日的战斗中咱们也伤亡了一万多人,现在临清的兵力不足十万,满跶尚且有一万多骑兵,其在北京也有一两万的军队,想全歼他们不太容易。

    咱们应该继续抽调军队,催促后方运送粮饷,积蓄实力之后再进攻北京。满跶把大部分旗人都从关外迁移到了关内,现在北京城内的旗人四五十万,他们想全部撤退不是那么容易。

    与其强攻北京,不如等其撤退时进行攻击,才是最佳进攻的时刻!”

    陈越赞赏的点点头:“正是如此。”

    见金鑫一脸懊恼的模样,陈越忍不住笑了:“我知道你想打仗,这样吧,我给你三万军队,你顺着运河往北进攻,收复德州等州县,直到天津为止。”

    金鑫大喜:“末将尊命!”

    。。。。。。。

    是日,齐王陈越的命令传到各地,青州兖州徐州各府的军队纷纷开拔,往临清进发。同时,在镇北侯吴孟明的统筹下,大量的粮食物质沿着运河往临清运输着。

    明军大胜,消灭五万八旗的消息迅速传到各地。

    雁门关,听闻临清大胜消息后,姜瓖长出一口气,暗暗为自己选择归明而庆幸,若是当初没有做出反清归明的举动,现在自己还不知是什么下场。

    “传令,调集全部兵力,向大同进攻!”姜瓖命令道。

    是日,山西总兵姜瓖兵出雁门关,向着大同发动强攻,大同清军不战而逃,撤往宣府。

    洛阳,听闻临清之战的消息,顺军权将军李过呆呆发愣。

    原本想着趁明清大战之时兵出河南,抢夺地盘,拓展顺军的生存空间。而如今随着明军大胜而彻底落空。

    虽然现在明军主力还在临清,下一步肯定会北上攻打北京,暂时顾不上河南。可是李过也无法再继续以前的战略。因为即便明军主力在山东,顺军在河南也已经举步维艰。

    郝摇旗数万军队出南阳屯兵许昌,时刻窥视着洛阳,使得李过进攻开封的战略无法进行。

    而郑森率领的明军经武关入关中,已经进占蓝田,距离西安也就一两百里的距离,现在在正和刘芳亮对峙。

    河东也不是很顺利,袁宗第带兵渡过了黄河进入河东,明山西巡抚李建泰号召山西士绅抵挡,竟聚集了五六万的士兵守在临汾一线,抵挡着顺军北上太原的道路。

    而在临清之战之后,受到大胜的激励,各处明军士气沸腾,竟纷纷向顺军发起了进攻。李过知道,攻打中原的时机已经消失,现在自己要做的是退保陕西。


………………………………

第904章 崇祯会站了

    五月的天气已经炎热了起来,而更火热的却是南京百姓的热情。

    临清大胜的消息经驿道快马加鞭传到了南京,整个朝野顿时沸腾了起来。

    临清大胜,歼灭八旗军五万!

    临清大胜,满酋多尔衮吐血败逃!

    临清大胜,山东全省收复,齐王挥兵北上,前锋抵达天津,收复京师指日可待。

    消息一经传来,整个南京城一片沸腾。

    多少年了,面对满跶八旗兵屡战屡败;

    多少年了,明军丢城失地,到了亡国的边缘。哪怕齐王陈越扬州芜湖两战歼灭了两路清兵,大明的形势也没得到好转。

    而现在,随着临清大胜,八旗兵最后的主力损失殆尽,预示着明兴清亡不可逆转。

    满跶都不行了,顺贼西贼还能蹦跶多久?

    大明中兴在望啊!

    若说最关心政治关心国运的地方,非南京城莫属。

    南京是大明朝廷所在,有着上千的官员,上万吏员,几十万军队,剩下的百姓也都和朝廷和军队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整个南京一百多万百姓,是和大明最休戚相关的,大明好,他们才有好日子,大明亡,他们便会像北京那近百万百姓一样,陷入无比悲惨的境地。

    所以,最希望明军获胜大明中兴者,非南京百姓莫属。

    消息传来之日,南京城内响了一天的鞭炮,所有商铺的酒水销售一空,整个城池欢天喜地,庆祝着北伐军的大胜。

    朝堂之上,原本很多官员还对北伐颇有微词,上疏请求止兵者大有人在。前些时日,顺军东出攻打洛阳的消息吓坏了很多人。好些官员上疏朝廷停止北伐,先剿灭顺贼再说。

    事实上,为了供应北伐大军,朝廷的国库已经为之一空,哪怕是卖地筹的银子也消耗殆尽,户部不得不向江南大户借贷,才能维持前线几十万将士的使用。所以止兵的呼声很高,便是首辅史可法也有些动摇。

    现如今,随着一场大胜,使得反对声彻底消失,整个朝廷都喜气洋洋,纷纷上表祝贺。

    皇宫,坤兴公主心情愉悦至极,拿着陈越报捷的奏疏来到崇祯居住的乾清宫。

    崇祯皇帝中风之后,在御医的救治下好了很多,可现在还是不能说话,不能走路,不过已经有了意识。

    长时间的操劳,使得崇祯身体虚肉至极,四十余岁的年纪和六七十岁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样,但这些时日卧床养病,不需要操劳国事,竟把身体养胖了一些。

    不过看着父皇不能说话的模样,坤兴公主还是经常的流眼泪。

    坤兴公主进来的时候,崇祯正被两个太监架着练习走路,根据御医的吩咐,积极的练习可以使得四肢保持活力,说不定还有恢复痊愈的希望。毕竟崇祯年龄不算太大,有很大的可能恢复起来。

    见监国公主进来,宫里的太监连忙跪地行礼,坤兴摆摆手,两个太监把崇祯放在了椅子上,和其他太监宫女一起轻轻退出了房间。

    “儿臣见过父皇。”哪怕崇祯还口不能言,坤兴仍然规矩的行礼。

    站起身来,坤兴的脸上充满了喜悦。

    “父皇啊,儿臣今日前来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你听了肯定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