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是举人老爷,将来注定是做官的,能够亲自体察民情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比大部分官强多了。”把总脸色缓了下来,“不过江西初定,并不是十分的安全,你还是跟着我回到湖口,等我报知上面知晓之后再说吧。”
张煌言点点头,同意了他的安排,心中却为江西官兵警惕性之高而感慨。
此处距离江西湖口县已经不太远,约有四五十里,又行走了一个时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一行人连官兵带流民在野地里开始宿营。
张煌言注意到,这队官兵虽然只有百人,行军宿营却极有章法,行军时百人分成数队,有前哨有后卫,还有两翼。宿营时更远远派出了数个哨兵,然后才开始扎营。虽然百人,营寨却扎的有模有样,营地位于附近唯一高岗处,有士兵以刀斧砍伐了树木制作拒马寨墙,扎成了一个小小的营地,营地内是十来个厚布制作的帐篷,曾梅花状分布。
用了一个时辰扎好了营地,虽然简陋却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最起码防御普通的流民完全没有问题。
按照这里是大明的腹地,江西的流贼已经被剿灭,现在又是九月的天气不算太冷,便是露天宿营也没有问题,根本没有必要这么麻烦的扎营。可张煌言从这队江西官兵身上却看到行止皆有章法、令行禁止的强军模样!一叶而知秋,从这些士兵身上便能看出,齐王陈越能够剿灭西贼、击败满鞑,并非侥幸!
而随行的百姓们却不具备这种扎营的能力,只能在靠着官军营地的地方随意找了的地方露天宿营,不过有这样一支强军在身边,每一个百姓都心安的很。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一行人继续前行。张煌言走在把总的身边,经过攀谈之后渐渐熟悉了起来。
把总姓周,原是平南军的一个普通总旗,这次击败了西贼之后,齐王陈越下令扩充军队,大批的西贼俘虏和江西百姓被招募入军队。军官缺乏,周把总在受到一个月的紧急培训之后,便由总旗升为把总,负责带领一百多官兵。而他属下的士兵除了少部分是原来的老兵以外,大部分都是江西青壮、西贼俘虏混编而成,经历了三个月的训练,这才派出来执行任务。
才成军不过三月,便有了强军的模样,齐王不在江西,却仍能练成这样的强兵,看来齐王手下能人不少!张煌言暗自道。
次日的中午,一行人终于到了湖口县城,早有等待的官吏迎出城来,把流民带走安置。
张煌言站在湖口城外,看着狰狞的城墙,感到了极大的震撼。县城不大,城墙上却每隔几十部便有突出来的马面,犹如一支支尖刺从城墙上伸出,对着外面露出狰狞的面容,城墙是夯土砌成,外面包着砖石,而墙砖上到处都是暗红色的斑迹,刀箭劈刺的痕迹更是比比皆是,单从这城墙便能看出曾经发生过多么惨烈的战斗!
“看到了吧,就凭着齐王命人修筑的这城墙,咱们挡住了西贼张能奇疯狂的进攻,十多万大军啊,没日没夜的进攻,尸体堆满的地面,鲜血成河流进了鄱阳湖中。西贼狂攻了月余,而湖口县城却安然无恙,一直撑到了齐王击败张献忠主力。”
见张煌言为城墙所震惊,周把总得意洋洋的说道。
………………………………
第797章 江西见闻录(3,4)
新任湖口知县名叫沈正心,原本是军中百户军官,因为粗通文墨,为人机灵被暂委以知县之职。而县中其他佐官都是从湖口原本的胥吏中提拔。
湖口经历过西贼的强攻,除了县城内的百姓尚存以外,城外的百姓死于战乱者甚多,特别是在贼军断粮的那些时日,城外方圆百里的村子都遭到了荼毒,粮食被抢大量的百姓或被残杀或饿死。战后统计之后,官府震惊的发现,县内的百姓竟然十不存一……
遭遇战乱,百姓们自然无心种粮,便是种下去的庄稼也无人照看,秋收勉强收了一点粮食,好在人数少了吃的也少,毗邻鄱阳湖又有不少渔获,日子勉强过得下去。
在齐王陈越的主持下,从其他地方购买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入江西,粮食不缺,是江西迅速稳定下来的主要因素。而湖口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人口的不足,城外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
西贼的攻打使得城外乡下的士绅为之一空,很多土地已经无主,沈正心按照齐王府的指示,代表官府下令,所有无主的土地一律充公,一部分会作为军田分发给军中的士兵,有了田地这支由俘虏和江西流民新整编的军队便能迅速安下心来为齐王效命。民以食为天,在所有大明人眼里,土地才是立身之本,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按照齐王府颁布的命令,普通士兵一律赏赐二十亩土地,军官依次往上递增,士兵有家人者土地可有家人耕种,没有成家的可由地方官府代管,招募流民耕种,收获的粮食一部分归士兵一部分归种地的流民,还有一部分作为税粮上缴官府。
一下子,齐王属下所有士兵都成了地主,像一些千户官拥有的田地达百亩以上,副将总兵甚至拥有数千亩的土地。这样的待遇也使得西军俘虏、江西本地百姓踊跃从军,哪怕要经历严酷的军训和卖命打仗也甘之如饴。
而靠着这种手段,齐王府迅速招募了士兵十五万之多,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练兵,而招募这么多新军并未花费陈越太多的银钱,甚至战后立功将士的赏赐也都赏赐的土地,这使得陈越手中缴获自张献忠的巨额银子根本没有用多少,也使得他有钱从其他省份源源不断购买粮食和其他物质。当然也使得江东江淮等地粮价上涨这便是后话了。
士兵成为地主,流民负责为士兵耕种土地,收获的粮食六成归种地的流民,三成归士兵,一成作为赋税缴给官府,这便是齐王府经过考量之后制定的分配比例。流民虽然没有土地,可是能得到六成的收获要比他们给士绅们当佃农强得多,而若是家中青壮能够有幸被招纳入伍,便可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也是和江西相邻的池州百姓背井离乡来到湖口的原因。
而对于士兵来说,虽然只能获得土地收入的三成,但他们本就有不薄的军饷,再加上土地的收入,顷刻间便成了富翁。当然对他门也有约束,凡是不听军令违反军纪导致被从军中开除者,所拥有的一切会顷刻间化为零。
一切初创,虽然齐王府制定了详细而严格的规矩,可分发土地安置流民组织耕种,这一切事务实在太多,若按照原来官府的编制,紧靠县令县丞几个官员根本忙不过来。
可是现在齐王府改变了江西的官制,在县以下又设了乡村两级政府机构。乡的主官称乡正,正八品官员,手下还有几个九品副手相助,负责一乡事务,村则有村长,从九品,最然是品级最低却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员,负责组织一村的生产事务。
乡村两级官员都是直属于县的领导,官员们多有受伤退役的将士们充任。
而为了监察这些地方官员,在县令以下设监察使,从七品官员,手下有数名监察,专门负责纠察官场纪律,查官员们不法事。监察使由上面直接委派,不受县令节制。
听到手下军官来报一个举人来到了湖口,沈正心特意接见了张煌言,一番盘查之后确认了张煌言的身份,认为对湖口无害,便吩咐下去任其自便。
而张煌言才得以在湖口境内自有活动,经过了数日的了解之后,越看越是心惊。因为湖口已经和其他大明情况完全不同!
皇权不下乡是大明的特点,除了在县城设立官府以外,对广大的乡村朝廷完全处于放任状态。而乡村的主要力量便是士绅,所以乡村便是士绅们的天下,很多时候官府也不得不仰士绅们的鼻息,朝廷政令的施行也必须征得士绅们同意,否则根本无法施行,而官员们本就和士绅是一伙儿,入仕为官,致仕便是乡绅,既然是一家人自然不会相互为难。所以在大明绝大部分地方,官府和乡绅们沆瀣一气,受压迫的只有小民百姓,而且还无处伸冤。
而湖口却和大明大多数地方完全不同,在这里官府直接设到了乡村两级,这使得官府能够直接管到每一户的百姓,下面的任何状态官府都能及时得知。
掌控力强,官府的效率就高,官府的政令能得到及时传达,蒙蔽官府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当然这种情况需要的官员比原来多得多,可多出的官员都是胥吏以及退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