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陈江河真的带兵出征,刘能的敌情司与之配合,也就能够理解了。

    “难道会是老侯爷不成?”钱枫林试探着问道。

    陈越和锦衣卫关系密切,在朝廷甚至在内宫里都有深厚的背景,这点钱枫林一清二楚,陈越既然派出了刘能去武昌,那多半就是陈江河要出征了。

    “唉,我一人为国尽忠还不行吗?非要我父子齐齐上阵。”陈越颇为恼火的道。

    虽然崇祯罢黜了刘能以显示对锦衣卫和陈越过从甚密表示不满,不过以陈越的能量,南京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自然也瞒不过他。

    武昌一带,撤退到荆襄四府的大顺军先头部队已经和左良玉的部队发生了冲突,据闻在大顺军的身后还追逐着数万清军八旗兵。这事情早就被锦衣卫密探打探清楚并传给朝廷。

    虽然崇祯对清军击溃乃至剿灭闯贼喜闻乐见。可他也知道,剿灭闯贼之后,大明就要直接面对的是更为强大的满清八旗军。

    当初九边强军在时,都不是八旗兵的对手,现在边军精锐尽失,最后的精锐关宁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投降了清军。所以对左良玉和清军对战的结果,崇祯不抱幻想。武昌多半是守不住的。

    这些时日,崇祯和朝廷重臣对此事日夜商议,企图寻找应对的方法。当然是要派出军队增援,镇守芜湖九江等江防要地,靠着城池和水军抵挡住清军东下之路。

    朱国弼的操江水师要负责南京城外的江防,轻易不能派出。为此,崇祯下了圣旨,命令福建总兵郑芝龙派出一支水军过来,负责江防事宜。郑芝龙一介海盗出身,被朝廷招安之后委以要职,这些年靠着海贸集聚了海量的财富,现在是他为国出力的时候了。

    在朝廷大臣看来,虽然明军战斗力比不上清军八旗兵,可是靠着城池固守,再以水军封锁长江,把清军挡在还是很有希望的。

    可是在派出军队统率的人选上,朝堂众臣争论不休。按照传统,要派出一位重臣为督师,统领湖广江西所有的军队,全权负责抵抗清军之事。

    可是,兵不是谁都能带的,这些年来,能带兵的文官如卢象升、孙传庭等先后阵亡,洪承畴也投降了满清。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带兵出征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哪里有呆在朝廷安安稳稳的当官舒服?

    所以对统兵出征之事,朝廷部堂大员纷纷避之不及。内阁首辅史可法倒是率先表态,愿意出镇九江为督师。可是朝廷这么多事情需要处理,岂能让一位首辅大学士亲自督师?

    崇祯属意的人选是次辅路振飞,毕竟路振飞任淮安巡抚时,打退了闯贼的数次进攻,可谓知兵。

    不过路振飞为人太过耿直,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不是太好,现在内阁三位大学士,史可法和钱谦益身边都聚集了一大帮自己的势力,唯有路振飞不结党不拉派,身边支持他的朝臣屈指可数。

    所以崇祯很担心路振飞能不能处理好武昌九江一带错综复杂的关系,毕竟左良玉这样的军头可不好对付。

    而史可法和钱谦益两派的朝臣也不愿路振飞出征,因为路振飞和平南侯陈越走的太近。陈越在扬州的地位无可替代,难道西路的军队还要掌握在这一派的手中?

    若是路振飞真的能够阻挡住清军前进的步伐,以后在朝廷的地位肯定水涨船高,这是很多官员不愿看到的。

    于是,便有众多的朝臣推举江西总督袁继咸为督师,理由是袁继咸自崇祯十年以来湖广参议任上,一直带兵和流贼厮杀,平定过平定水贼于兴国,击败过老回回、革裹眼等七大部陕西流贼,当初那可都是和闯贼李自成实力相当的大贼!

    在官员大臣里面,袁继咸是少有的知兵能战之人,其领兵经验比路振飞更为丰富。而且袁继咸现在的官职是兵部侍郎右佥都御史江西总督,本身就负责江西一带的军政事务,只需要把他提拔为督师,全权负责江西、湖广等地军务即可,又何必派出一个不知兵的大学士为督师?

    对大臣们的提议,崇祯仔细考虑之后,深以为然,袁继咸确实比路振飞更为合适。遂决定了下来,以袁继咸为督师,总督江西、湖广、安庆、芜湖、九江、武昌等处军务,全权负责剿灭闯贼抵御满鞑事宜。

    督师的人选确定了下来,可袁继咸手下江西兵不是太多,必须要从南京增派援军。

    带领京营援军的人选按说是京营总督吴孟明最为合适,可是大臣们却说,吴孟明是锦衣卫出身,根本没有打过仗,让他统领京营镇守南京还可以,统领大军出征恐怕力有不逮。

    吴孟明不行,成国公朱国弼要带领操江水军负责南京江防,能带兵的勋贵只有忠义侯陈江河了。

    于是便有大臣上奏,提议由忠义侯陈江河带兵前往九江。崇祯则处在犹豫当中。

    “侯爷父子都为大将出征,亏他们也能想得出!”听陈越说了南京的情形,钱枫林啐了一口以示对南京朝臣的不屑。因为他知道自家侯爷很是担心父亲的安危。

    “还不是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太过重要,让太多人心生不安。”陈越叹道。

    崇祯到了南京之后,一概当初罢黜厂卫的态度,而是又重用起了厂卫了,不仅大肆扩充锦衣卫,又重建了东厂。这让非常厌恶特务政治的东林君子们极为不满。特别是锦衣卫刚刚建立,就协助陈越查抄了南京一众勋贵的家,威逼利诱构陷罪名,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让众大臣深深不安。

    恐怕对陈江河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职位不安的不仅是大臣们,还有皇帝吧!钱枫林猜测着,却不敢宣之出口。

    当初崇祯刚刚到达南京,无人可用,便让最为信任的陈江河出任锦衣卫指挥使。可是随着陈越势力渐渐坐大,崇祯也不安了起来,陈家父子一个在外掌管大军为一镇军阀,一个在内负责情报为天子耳目,若是父子勾结,对皇权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借着清兵入侵之时,把锦衣卫指挥使换做他人,把锦衣卫掌控在皇帝自己的手中。虽然说陈江河掌控了军队,可他手里的却是京营,等打完仗还是要回南京归京营总督吴孟明带领,不像平南军那样是陈越的私兵。

    等到陈江河回京,只需要给他个显赫的官职挂起来就可。恐怕这就是崇祯打的主意!


………………………………

第447章 应敌之策

    虽然知道朝廷和崇祯皇帝的用意,陈越也无可奈何。因为就连父亲陈江河自己都非常愿意带兵出征,统兵出战为国尽忠是陈江河一直以来的夙愿,这一点陈越还是了解的。

    希望此次能顺利把清兵击退,父亲也好回到南京颐养天年,过几天舒心的日子。这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交了也好,平南军现在有敌情司在,论弄情报的能力不比锦衣卫差。陈越暗暗的想道。

    “都什么时候了,朝廷还在勾心斗角,啧啧。”钱枫林冷笑道,他早已看透了大明官场的本质,这也是他明明可以继续做官,有陈越的关系当个知府也不成问题,却甘愿呆在平南军中的原因。

    陈越瞥了钱枫林一眼,知道他在试探自己,这钱枫林和单明磊一样,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都算不上大明的忠臣。

    “还是谈谈怎么应对多铎军的南下吧。”陈越果断的岔开了话题。

    “应敌之策早就做好了,咱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钱枫林道。

    “不过对那些杂牌军来说有些残酷了一些。”陈越有些不忍道。

    “这些军队战力孱弱,正是借机削除的时候,侯爷万万不可心软。”钱枫林连忙劝道。

    按照参谋司的推演,多铎部清军攻打的方向可能有两个,一个是从归德南下经宿州泗州攻打扬州,再一个就是攻向凤阳,再从凤阳南下直趋长江,由浦口渡江进攻南京。

    不过经过仔细推演之后,众人认为清兵经凤阳从浦口攻打南京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大明在扬州驻有重兵,若不把扬州拿下多铎恐怕不敢轻易渡江,否则会担心腹背受敌。

    再就是扬州城极度繁华,为天下有数的富裕之地,拿下扬州会使得多铎赚得盆满钵满。消灭了平南军拿下扬州,又能弄到大量的船只,可以从瓜洲顺利渡过长江。

    还有就是大军从瓜洲渡江要比浦口容易,这对生于北方的清兵来说最为重要。

    所以,扬州就是清兵进攻的目标,这一点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知道清兵进攻的方向目标,进而制定出应敌之策,这是钱枫林统领的参谋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