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想再买多些糙米,糙米便宜,价钱只是大米的一半。但考虑到今天只有许光华带了一个前篓来,放不了太多的东西。要说雇车回去,那也太打眼了,许家不想现在就被人注意,所以剩下的还是明天再来买。一大米要十文钱一斤,白面八文,黑面四文钱一斤。
最后算下来,买粮食共花费四百文,余下的六百文,胡氏如何都不让再动了。许清妍也不禁感慨这钱真不禁用,一千块钱就剩六百块了,这古代的粮价比起前世可是高多了,转念一想,当今粮食的产量低,地里收成如何全靠老天爷吃饭,贵一点正常。
“爹,这县城有没有书铺,我想去看看。”想着她的毛笔,许清妍一由问道。
“有,在南街呢,怎么我家丫头想做女先生么?爹教给你的那几个字还不够你用啊。”
许家人是识字的,这点许清妍是从许清俊那里得知的,刚开始得知的时候,许清妍惊诧了半响,这家人看上去怎么看都不像有钱读书的样子。
后来才知道,原身的爷爷许远年轻的时候算是小富之家的子弟,念过几年书,只不过没有考取功名罢了,但是认字却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后来家道中落,又流落异乡,年纪轻轻的便去了,不过去世之前到是教了几个孩子识字。
只不过因着他离世太早,几个孩子也没学得太全。那时许光华又才刚出生不久,他所认得的字都是后来几个姐姐和哥哥教的。本来那许清妍的大伯跟大姑们也没学全时间久了又忘了一些,再等许光华教给许清妍姐弟,一番下来轮下来许清妍也只识得百来个字罢了。
但这在乡间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毕竟乡下人大多贫困,能吃饱穿暖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人家了,哪有多余的钱让孩子读书。又因着许家人比较低调,所以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许家人识字。
“三觉书肆”坐落在南大街,一个两开门的铺面,读书在这个时代是个相当烧钱的事,其实在前世又如何不是呢。虽说后来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但是还是有多少山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又有多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被学校巧立名目的多收各种费用。
看着面样一本三字经也要三百文一本,许清妍暗自咂舌,又看了看一支最下等的毛笔,也要二百文一支,许清妍暗自吐槽这么贵,她要如何跟胡氏张这个口,依着胡氏的性格肯定不会舍的。虽说如此,但许清妍还是想要试试。
“娘,你给我买只毛笔好不好,就要这只,这只最便宜。”许清妍很识趣的选了最便宜的一种,指给胡氏看。
胡二娘看看了毛笔的价格道:“买什么笔,这么贵的东西,不当吃不当喝的,等咱家什么时候有钱送你弟去读书的时候再买吧。”
“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许清妍心中暗自腹诽道。
许光华倒是想给许清妍买,但是看胡氏那坚决的态度,又想了想家里的境况,也只得打消了念头。想着过两天若是迎宾楼再订了藜蒿,卖了钱再给妍丫头买。
不得不说,许光华是一个疼爱女儿的好父亲,而且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在古代已经算是相当难得了。反观胡氏,虽然平日里也看不出来对两个儿女有什么不同,但到底从内心里来说,还是更看重儿子一些,她有这种观念可能跟她娘家没有兄弟有关。
………………………………
第十章 家人同喜
三人回到家的时候,许家人全都迎了出来,曹氏一脸急切道:“怎么样,卖出去了吗?”其它人也都望着他们,一脸的着急。
“娘,卖出去了,我把卖的钱又买了些米面回来,今天晚上咱家可以吃一顿饱饭了。”许光华高兴的大声道。
曹氏一听卖出去了,一脸喜意的连连点头道:“那就好,否管钱卖多卖少,只要能卖出去,多少也是个进项。”
许光华看她娘的那个样子,就知道她娘肯定以为藜蒿价格卖的便宜,正想大声告诉她娘卖了多少钱的时候,胡氏推了推他道:“回屋再说吧,这院子里人多眼杂的。”
曹氏和许光启夫妇看许光华原本正要说些什么,就被胡氏给阻止了,又听胡氏这么说,心中想道,难不成藜蒿还卖了个高价不成,要不然胡氏作何这般谨慎。
“对对对,老二,你们先回屋吃过饭再说,饭菜我都给你们留着呢,正在锅里坐着,这会还是热的,有什么事吃了饭再说。”曹氏回过神来,连声道。
许光华被妻子一阻,再被老娘一说,也回过神来。这事确实不好在院子里大声嚷嚷,财不露白的道理他也是懂的,就是一时间高兴的忘了。
许清妍在后面看的连连摇头,刚刚她也想阻止许光华来着,但好在胡氏先一步拉住了他,她这个爹啊,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容易冲动做事不过脑子。
虽说曹氏让他们有话吃完再说,但依着许光华那急脾气,那是一刻都等不了的要跟家人分享这个好消息。
这不刚进屋,许光华便把背上的背篓给放了下来,曹氏一看整个背篓里都是粮食,不禁有些惊讶道:“怎么买了这么多粮食?这里怕要个几百文吧,那藜蒿究竟卖了多少钱?”先前怎么也没想到老二竟然买了这么多的粮食回来。
“娘,你说对了,这里一共花了四百文,买了十斤大米,十斤白面和三十斤黑面。”许光华笑着说道。
“你这孩子,真是不会过日子,没事买什么大米啊,换成糙米可以多吃不少天呢!你媳妇也不说说你,就任你买了这些大米。”曹氏一听买了十斤大米,顿时有些肉痛。
“娘,你别担心,藜蒿卖了个好价钱,原本也是打算再买个百十斤的糙米,这不今天只带了一个背篓么,那么多东西当家的一个人也弄不回来呀,这么远的路,我们呀原打算明天去卖藜蒿的时候再买些糙米回来。”胡氏连忙解释道。
“再买个百十斤,那不得要五百文呀,哎呀,这藜蒿究竟卖了多少钱啊,你们赶紧说说,真是要给我急死了。”曹氏一听还要再买百斤糙米,顿时心里有些激动。
可是许光华却不愿痛快的告诉家人,而是卖着关子道:“娘,大哥,大嫂,你们猜,咱们的藜蒿卖了多少钱一斤。”
许家老大一听,心里开始暗自盘算起来,“老二说今日买了四百文的米面,明天还要再买五百文的糙米,那么最少那些藜蒿也卖了九百文钱。带去的藜蒿有二十斤,那么算下来,这一斤藜蒿应该卖了。。。。。。。”算到了结果,许老大猛的睁开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
“老二,那藜蒿可是卖了五十文一斤?”许老大激动的问道。
“什么,老二,老大说的可是真的,那藜蒿真卖了五十文一斤。”曹氏一听许光启的话,连忙出声问道,隐约可以听见声音都有些发颤。
“是的,娘,那藜蒿确实五十文一斤卖给了迎宾楼,二十斤全卖出去了,共得了一两银子。而且迎宾楼掌柜的还说,让我们后天再去迎宾楼看看情况,到时掌柜的会告诉我们日后再要多少斤。”许光华一脸得意道。
“啊!真是一两银子,就那二十斤野草,竟然卖得这般的高价,我不是在做梦吧。”曹氏说完用手掐了掐自已的大腿,直到痛感传来,曹氏才大笑起来。
“哈哈哈,太好了,老天保佑,咱家总算是有出路了。”说罢却眼眶都红了。
许家兄弟看着老娘那样心里也难受的不行,这些年家里过的苦啊!家里贫穷被人瞧不起,连着亲戚间都很少往来。除了三间摇摇欲坠的茅草房,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家当,而且孩子们小时生病还借了不少外债,如今眼看着孩子们大了,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一家人急的不行,却又无可奈何。
现在好了,总算是老天爷指了一条明路,一家人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赚钱的路子捂好了,不能让任何人窥探了去。
“行了,这事我们也都知道了,你们俩赶紧的吃饭去吧,你们不饿我们的妍丫头也该饿了。”曹氏擦了擦眼睛,稳住情绪道。
三人吃过午饭后,一家人就继续整理早上没处理完的藜蒿。因为早上也不知道藜蒿能不能卖出去,所以许光华三人走了之后,那些剩下的藜蒿就都放着没有处理,现在得到了这个好消息,一家人都干劲十足。
许光启,许光华,胡氏,吴氏和曹氏都负责摘叶子,因为摘叶子是很费时间的,所以用的人也是最多的,摘好之后也不急着洗,洗了容易烂。还不知道明天迎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