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7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在外人看来极具传奇色彩的东西,却依然不是黄攸然的骄傲,对他来说,他如今心头最骄傲之事仅有两件。

    一件,自然是他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外科技术,曾以为三国当中关于华佗刮骨、开颅的描述是世人意淫的,可是当黄攸然的外科技术到了现在的水平时,他才恍然原来那一切都不是虚构的,而是有着极大操作可能的。

    血管缝合、内脏修补等等曾经在黄攸然以为是玩笑的外科手术,如今在他手里施展出来行云流水,拯救了无数名伤患的性命。

    虽然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感染处理问题,很多伤患依然没有能熬过术后的感染问题,但是同样也有不少的患者在度过最危险的感染期之后,再次健康地站了起来,成为了一个个这个时代的生命奇迹。

    还有一件,则是从他手中源源流出的庞大外科医生,以及更大数目的中医大夫和急救医士们,作为笨港学堂医科的创始人和领导人,这些年经黄攸然自的手教导出来的合格医者超过三百,合格急救医士数以千计,无形中挽救的伤患不可计数。

    看着这些从他手中出师,走到洪门各个岗位当中发挥他们都才智和技能,拯救患者于水火之中,那份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比黄攸然自己拿手术刀救人一命更让其陶醉。

    自己年纪已然老迈,剩下的时日更是不多了,就算自己在怎么勤奋也恐怕救治不了太多的伤员病人了,可是他这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弟子,继承了他一生医术的继承者们,却能够将这门技艺流传下去,救助更多受困于病痛折磨的患者们,能给人世间带来更美好的东西,终归是让他欣慰的。

    能作为医者,作为技术高超有所成就的医者,他们都总怀有一颗博爱得心,这样才会给他们带来前进的动力。

    一如今天他带着一群学童们,欢送自己一手教导出来的衣钵弟子们远行,正是基于他博爱的慈悲之心。

    大明北方愈演愈烈的天灾,让人惶恐不安的瘟疫,已经成为了整个大明朝百姓们心中的一头猛虎,就算身在一海相隔的大元岛上,洪门团队都对其有所耳闻。

    想不耳闻都不行,谁让李天养他们一直趁着天灾人祸在疯狂收敛着四处奔逃的流民百姓们,洪门团队各地都有来自河南、陕北等地的流民,自然少不了关于这些人间炼狱的各种风传。

    去岁的整顿,让洪门上下开始扭曲的思想风潮有所改观,但是平和多年的生活,让洪门原本曾经贫困无助的成员似乎忘记了过去的悲苦。

    更别说那些年纪幼小、记忆模糊的小字辈人才,对于过去更是毫无印象,在富庶的洪门各地当中,他们成长起来之后或许依然同情那些深陷不幸的贫苦百姓,但是他们却未必能做到对这些百姓的感同身受,就无法发自内心地去关怀他们、帮助他们。

    李天养不是圣人,他也没有想过要做一个拯救世界的圣人,但是他很清楚,若是以他的平庸能力和见识,想要凝聚一股人心为己所用,那么他就需要一个能够凝聚这股人心的思想和核心。

    《民主宣言》就是李天养不算成熟的一个思想方针,是他用来凝聚身边的伙伴、兄弟们的一个手段,更是他持之以掌控团队未来方向的舵盘。

    宣言当中有很多来自后世的思想,对于这些一直受到李天养熏陶、影响的洪门弟子来说,接受难度不大,但是更多的是李天养用来争取最大受众群的贫苦百姓的思想体系,想要他一心栽培出来的成员们接受并放进心中,那就需要他们走到灾难当中去,去感受贫苦百姓们所处的那种水深火热的地狱人生。

    李天养相信,他所培养出来的成员,或许性格独特,思想未必见容于这个时代的大众思维,但是他们的同理心必然是极强的,必然会在所知所见之后,对于底层那些需要帮助到穷苦百姓们伸出援手,想要改变一些东西。

    而当成员们想要改变一些东西的实惠,也正是他们去真正理解、真正接受李天养所展示给大家的这一份万余字的《民主宣言》的时候。

    出于这样的理由,李天养借着齐心堂往外拓展的机会,将洪门笨港学堂前后两批三百多的毕业弟子组织起来,加上黄攸然抽调出来十几名精英大夫一起北上,前往瘟疫灾害最严重的地方走上一遭,近距离去接触、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本章完)


………………………………

11 北上见闻1

    对于李天养派自己手下的干将出去救助灾区当中需要救治的患者,黄攸然是赞同的。

    只是他有些质疑的,是李天养将笨港学堂当中刚刚毕业的医科、农科、数学等学科学子一起送了过去,相对于更专业的人士来说,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家伙,可未必对这次行动有太大的帮助。

    尤其是李天养名义上与自己分说,抽调医术精湛的大夫是为了能救一人就救一人,但是从黄攸然了解到李天养他们所准备的各种草药来看,怎么也感受不到李天养想要救助穷苦大众的意思。

    反倒是黄攸然觉得,李天养抽调走那些大夫,更像是为了保障这群规模宏大的队伍安全,不受疫病等威胁。

    不过就算有这样的想法,黄攸然也不会当着李天养到面说出来,如今自己虽说贵为慈幼局局长,也备受洪门团队中的乡亲们爱戴,可是黄攸然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全都可以归功于李天养到栽培。

    若非当初李天养的逼迫、栽培,也不会有如今黄攸然一手出神入化的外科技术,更不会有他晚年结合自己所学所知而正在书写的几本外科书籍,更不会有他如今桃李芬芳满大元的情景。

    黄攸然是知恩图报的人,更是清楚李天养为人性格的人,知道李天养所下达的种种举措背后,总是蕴含着其他的诸多想法和目的。

    然而黄攸然不知道的是,在不远处的洪门水师驻地葫芦岛上,这一艘海船种的三百多年轻子弟与洪堂水师鲸部一营七百多将士汇合,浩浩荡荡地往一海之隔的大明朝内陆行去。

    一行船队五艘海船,并没有驶向与大元岛更近、洪门齐心堂商号分布更完善的福建一地,而是沿海北上,越过浙江沿海,直到江苏省的淮安府沿海才靠船登岸。

    而在船队靠岸的码头上,早有接到李天养命令的齐三带着其麾下帮助洪门招募人手的伙计迎接他们,并随同他们一起北上。

    上了淮安府后,一千多人的队伍就算打着商队的名头也着实多得太厉害了,因此在齐三和领队成员们的分配下,大队人马分做十队百余人的队伍,按照各自规划路线北上。

    北上路线中,有前往南阳府的,有前往汝南府的,还有前往更远一点的山西平阳府下与陕西相邻的县乡,甚至有一只胆识过人的队伍直接深入到陕西西安府的,近距离去了解接触其地的状况。

    这些队伍中,除了洪门洪堂鲸部一营到将士是奉命沿途保护队员们的安危的以外,其他刚从笨港学堂出来的年轻人则是带着李天养所给予的任务。

    任务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们通过行走一路府县,去了解大明疆域当中各个府县之间的差异,也就跟后世大学生的实习报告相类似。

    沿途而上,江苏一省之地繁华地带自然不少,作为中国湖丝到产地,江苏一省的富庶程度堪抵半个大明朝,因此沿途的洪门队员们虽然同样见到了不少的乞丐流民,但是从其状况和规模来说倒也算是平常,队员们并无出奇之处。

    至于说到繁荣,虽然鸡笼港发展起来没有多久,可是毕竟泉州月港距离大元岛这么近,年轻的洪门子弟们少不了对这种繁华有着抵抗力,更不用说有多惊讶了。

    但是随着越来越往北行,出了徐州府到了河南地界之后,流民和乞丐开始多了起来,路边也开始出现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伤病之人,让沿途而上的队员们不时驻足救治一番。

    越是接近陕西地界,这样都情况越是严重,当唯一一支进入陕西的队伍跨入陕西地界的时候,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一片人间炼狱与朱门酒肉之间的强烈对比。

    陕北王二暴动的队伍愈发庞大了,又有府谷王嘉胤、宜川王佐等人揭竿而起,响应王二号召攻夺城堡,攻陷府县,声势越来越大了。

    只是他们这些农民军根基不深,所到之处除了裹挟民众、劫掠富豪家产之外,并不在一地多待,四处流窜,给大明朝追剿暴动的军队带来了很大麻烦,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