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爷今夜心情好,便乐呵呵地收了话头,“那些。大孙媳妇,你辛苦些替玉儿清儿安排住处,也让你娘歇歇。”
常大奶奶忙道:“是。请祖父放心。”
当下众人便散去了。
常大奶奶领着明玉明清两姐妹,一面走,一面说:“从前表妹住的地方一直留着,现在还是安排在那处可好。”
“有劳嫂子了。住哪都好。”
盛京城中。
几队快马飞奔进城门,一路将东西送到了礼部。
半个时辰后,礼部尚书文光诺和礼部左侍郎进宫觐见女帝陛下。
陛下正在明政殿中的榻上小憩,听的青仪来报,起来整理了一会,才宣人觐见。
“臣拜见陛下!”礼部文尚书和左侍郎齐跪下向女帝醒来。
帝曦语:“两位大人请起。”
又见左侍郎手里捧着一摞卷宗,便问道:“是今年州试的卷子?”
文尚书垂目答话:“是。按照陛下的吩咐随即从各地抽调了几份,快马加鞭,刚刚送达。这是近些的,像北地一带远些的只怕明后日才到。”
………………………………
第四百五十四章 脾气不好
陛下坐在御案前,光观神色看不出悲喜,礼部文尚书只得垂目静待吩咐。
帝曦语随手挑了一份试卷在手中,扫过两眼又放回案上,“这些朕都会看的,两位大人请下回吧。”
“是。臣告辞。”礼部文尚书和左侍郎再拜。
帝曦语:“青仪,送两位大人出去。”
青仪得令:“两位大人请。”
待到人离去,帝曦语才转头吩咐身边的宫女:“去请帝爵到明政殿来。”
“是。”宫女领命,匆匆去了。
明政殿里,所有随侍的宫人都遣散了,祁时黎坐在美人榻的榻尾,身旁的一人毫无形象半仰在榻上,头枕在他身上,脸上盖着一张试卷。
“这都写的是什么啊?曲曲绕绕地,破道理一大堆,我看的头都疼了。”帝曦语的声音掩在试卷下面,显得瓮声瓮气地。
祁时黎正聚精会神的翻看手里的卷子,一面好脾气的回答:“也有写的十分不错的,只是总体来看,出彩的少。”
帝曦语叹了口气道:“要不怎么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她又感叹道:“阿时,你说怎么每年有那么多人参考,甚至有的人大半辈子都在考试,考试就成了她的一生。”
祁时黎眼也不抬的答:“自来大家都觉得当官好。”
帝曦语将脸上的卷子摘下来,淘气地嘟着嘴,吹了两口气,动作十分孩子气,“当官好?跟着我这么个陛下,当官有什么好的,可能也就俸禄丰厚这一点是没得说的。我脾气有不好,要求又高,跑我的朝廷来当官,若是有本事又恪守清廉本分就罢了,若没本事又少几分底线,简直是连累家人受罪。”
祁时黎轻笑,“你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好?”
帝曦语忙为自己分辨,“我往常脾气还是很好的,只是一见那些庸庸碌碌的官员就气不打一处来。”
祁时黎:“所以啊,今年的考试十分重要,你正好可以趁此机会选择你觉得有才干,能干实事的人,选些看着不来气的人当官。”
他复又开玩笑似的说:“你日日下朝都像个气包子似的,以至于宫儿徵儿变着花样的给你准备下火清心的彩品,若你不常生气,她们也能轻松些。”
帝曦语一把翻身坐起,“安儿宁儿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等小混蛋接了这担子,我也有的轻松了。”
帝曦语抬眸望着殿顶的藻井,思索了一会,“又或许说,两个孩子都不想坐这把椅子。”
她转头看祁时黎,目光有点疲累后的呆样,“他们不想,怎么?再生个小的?”
祁时黎揉揉她的头,“现下事情正多,又忙,再说吧,我们都年轻,不急。”
其实他不说,帝曦语也明白。上次生产危险重重,头胎就是双生子,幸的命大熬了过来,否则……
自己坐月子那段时间,他嘴上再不说害怕的话,事事却都是小心翼翼的模样,直到自己完全恢复,他也总放心不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再不肯提怀孕生子之事。
帝曦语凑过去,再他脸上蜻蜓点水的吻了一下,“都听你的。”然后认命似的拿了张卷子从头看起。
她垂着眼睛看文章的时候,眼睫像是小扇子,日光经过落下淡淡的暗影,她专心看东西时总是紧闭着唇,若遇到有些不解的地方就会无意识的轻敛眉头,抿唇。
北地某镇。
何明玉许久不见外祖父、外祖母,一早起来就邀了何明清一起去拜见。
常老太爷和常老太太十分高兴,留着她们一起用了早饭。
吃过饭,常老太太就拉着明清的手,“清儿陪外祖母到里面暖阁里坐着说说话,你外祖父总有些学问上的事要和你姐姐说,无趣的很,我们自去玩。”
常老太爷笑,“你外祖母嘱咐小厨房做了你喜欢的点心,你和外祖母去吧。”
明清和常老太太进了里间。
常老太爷这才转过来和明玉说话。
常老太爷:“玉儿,你当真要考取了功名去当官?”
何明玉坐在下首,“这话,当年我去报县考时外祖父就问过了。”
“外祖父想着你或许有改变主意的一天。”常老太爷叹了一口气。
何明玉面色如常,平静温和,“外祖父,玉儿不改初衷,今日仍如当年一般坚定。”
她复道:“当今凤耀女帝正值盛年,颇有作为,又有雄心壮志且十分惜才,玉儿私以为是值得追随的君主。如今,政策开明,不论出身,只论才德,这样的机会,玉儿愿意尽力一试。”
常老太爷点头,“你这脾气就如当年你的母亲一般。只要认定了一件事,便至死也不后悔。”
何明玉面上有些悲色,却不好表露太过,以至于惹得外祖父伤心,只道:“昔日母亲淳淳教诲,犹言在耳,玉儿一直都记着。父亲临去时也嘱咐我,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记恨旁人记恨世事,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后悔,要勇敢的走下去。”
常老太爷感叹:“你父母亲将你教的很好。只是官场多险恶,又勾心斗角极多,外祖父不忍看你……你千万自己小心。”
何明玉:“外祖父放心,玉儿都晓得的。况且,有这样一位女帝陛下在,最多不过六七载,凤耀的官场就会彻底的改变风气,外祖父可信?”
常老太爷抬起已经浑浊的眼睛望着外孙女,“玉儿对凤耀的女帝似乎一直十分有信心?”
何明玉微笑:“她的确是值得人期待的。”
她道:“这些日子,明玉去了凤耀的很多地方,也见了很多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我想这位女帝陛下必能开创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明玉私心想着,或许这盛世也能有我的一份力。”
常老太爷乐呵呵的笑起来,赞叹道:“好好好!无论这位女帝陛下有多大的本事,我家玉儿有这样的雄心总是好的。”
待笑停,他又问道:“我记得,你县考府考都是第一名的好成绩,那些同考过的学子一起聚会你都没有去,这次如何?你既要入官场,先认识一些也是好的。”
………………………………
第四百五十五章 放榜在即
何明玉说道:“这些聚会都是一般文人雅士诗文唱和,互吹互擂,明玉对这样的酒局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不去也罢。正真志气相投,值得结交的朋友总会有机会在遇见的。”
常老太爷:“以前我们家中,或亲戚或门生故旧总还有人为官的,还可替你铺垫一二,如今,你只能靠自己了。”
何明玉垂着眼,“无妨。我会努力的。”
常老太爷拂着长髯,“外祖父虽然老了,但身子也还硬朗,想来在活个十年或许也是有的。外祖父便静静地看着我的玉儿往前走了。”
何明玉:“外祖父放宽心,别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也是有的。玉儿会走的很好,不负外祖父一番期许。”
两人又谈了许久,从政局谈到学问。常老太爷学识渊博,往往引经据典说的十分生动有趣,明玉最爱和外祖父说话,两人一直聊到下人来报午饭才算罢。
户部盯着各地的普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有了先前的例子,谁也不敢随意造次,一旦有不妥,户部便立时便派人报完刑部,又有兵部尚书接旨意,安排了兵力维护秩序,一时间,处处做的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