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者荣耀-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国公李渊是因为淬天阁而进入岐晖和楼观道视线的,当时冯齐整、元慧已经决定帮助杨崇,师兄帅国真也不赞成和淬天阁往来,岐晖只好让孟狮真人、陆压负责与淬天阁联系。没想到陆压真的象师叔史道乐说的那样,做事不考虑后果,竟然和史世良设计出对付杨崇的一个局,虽然有风险,但确实高明。

    广成子知道,岐晖一直担心掀起一个无法控制的风波,造成楼观道的彻底分裂,没想到杨崇竟然在无声处听到惊雷,并且一举猜出幕后的人物;这可不是运气,这是真正的实力,说明杨崇在朝野传说的大局观是真的,可以一举扭转乾坤。广成子谨慎地问道:“掌教准备去见杨崇?”

    “当然,杨崇能猜出这么多事情,我也很好奇。”岐晖惬意地说道:“明天杨崇要见淬天阁的人,无论什么结果,对我们都有利。淬天阁如果能和杨崇把手言欢,杨崇就根本不会与我们计较;如果淬天阁惹怒了杨崇,我们更是奇货可居。何况有姜菲那个丫头在,岂会真的不念元慧的恩情,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担心,五天后,你、我、元慧一起下山去无竹观,让冯师弟留在山上。”

    广成子纵然对俗事不在意,依旧是个聪明的人,闻言立知岐晖的打算,就是要在长安造成杨崇和楼观道交好的样子,把杨崇逼上楼观道的船;不让冯齐整参与,自然是怕冯齐整念及和杨崇的师兄弟之情,节外生枝。广成子其实从心中不赞成这样,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正在为难,门口有弟子高呼“谢师叔到。”

    谢弘满面笑容地走了进来,见到两人施礼道:“见过掌教师兄,见过广成子师兄。”

    谢弘是谢安的后人,江南谢家的重要人物,曾做过大隋陈州太守,举止间很有先祖谢安遗风,神态沉着,风度条畅,隐隐然有超尘脱俗的气概。岐晖笑道:“谢师弟若是有空,就和我们一起下山,见一见杨崇,正好借你的眼光做个判断。”

    岐晖七窍玲珑,不用谢弘开口便知道他的来意,谢弘点头道:“就凭传说,就可以看出此子有敬鬼神泣天地的手段,是个人物。师兄和他见面应该有个筹划,是从江湖走,还是按朝堂的规则。”

    谢弘做过高官,清楚朝堂和江湖是完全两码事,江湖义气当先,最重的就是名声;朝堂上的游戏犹如青楼女子接客,表面上是欢颜相待,情深意切,实际心里怎么想的根本无从猜测,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用在部分官员身上是绝对适合。岐晖的目的就是利用杨崇,不在乎杨崇是什么样的人,谢弘提醒的意思就是要对症下药。

    岐晖连连颔首道:“师弟所言极是,我一时倒没想到这上面去。从杨崇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似乎对做官不大在意,反而对赚钱比较有兴趣;他能猜到李渊和我们,让我很是意外,按照你的经验,杨崇是不是和李渊一样,暗地里有安排。”

    谢弘微笑着说:“小弟和师兄看法不同,杨崇寒门出身,是无法走唐国公那条路的,从张师兄和姜菲等人传回来的信息看,杨崇有志于墨家重振,他淡薄朝堂是因为知道只要一天不能把墨学与儒学并列,他在朝堂上就是异数;挣钱就是为了墨家机关术和以后招人做准备。这对我们楼台来说,不是坏事,墨家自秦汉以来,几近灭绝,大部分信徒都托身道门,杨崇宣扬墨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道家中墨门的思想提炼出来。”

    岐晖赞许地说:“师弟不愧是名门之后,一眼就看到要害,我们就与他论道。”

    (本章完)
………………………………

第114章 失败的饭局

    甄雪晴去了张掖,杨崇只等到史世良,是老残和薛道衡的侄子薛德音陪着来的。薛道衡一代大儒,名动九州,一度官居内史侍郎,深得隋文帝欣赏,只是与隋炀帝杨广八字不合,从岭南回到长安,依旧不受重用;薛德音和薛道衡之子薛收、自家侄子薛元敬齐名,世称河东三凤,薛收为长雏、薛德音为鹜υ次g雏。

    杨崇一看史世良的架势,便明白史世良是不准备和自己谈实质性东西,就直接吩咐厨房开宴。史世良三人没想到一桌子的菜以猪肉为主,踌躇着不敢下筷,上等人是不吃猪肉的,这要传出去可是跌了身份,会被亲朋好友说上三五年;杨崇就当看不见,对菜肴一一介绍,不时说上一个典故或做法,陪客的孟鲲鹏、元弘昭率先示范。

    史世良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说道:“杨大人府中果然气象不同,仆人都能上桌子。”

    孟鲲鹏、元弘昭相视而笑,就当没听见,杨崇不咸不淡地答道:“孟大哥和元兄都是我的好友,只不过看我专心于做官,家中的事照料不过来,主动提出帮忙,就象史先生帮人看相,劝人自爱一样,出自好心。”

    史世良吓了一跳,自爱是他劝说李渊时用的词,杨崇就这样简简单单说出来,史世良不由得怀疑宇文氏在李渊身旁有奸细;但是一转念,史世良又否决了这个念头,自己和李渊谈话时现场没有别人,李渊那么谨慎的人,不可能自己张扬出去,恐怕连儿子都不会告诉,难道泄密的是淬天阁的人?可淬天阁里知道这件事的也就那么几个,无不是阁中骨干,史世良根本找不到怀疑的理由。

    不止一个人感觉到史世良的异常,薛德音拣起一块四四方方的红烧肉说:“天下百姓吃糠菜的大有人在,猪肉能吃上也不错。”

    杨崇顿时对薛德音的评估上了一个台阶,河东薛家也是一等一的高第,薛德音名动关中,却能如此看淡虚名,救场的动作更是自然,恰到好处,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物。薛德音边吃边说:“杨崇,你们家的猪肉好像与外面卖的不一样,肉嫩一些,也没有那股涩味,加上特别的烧法,味道不错。”

    杨崇谦逊地笑道:“德音果然见识不凡,说到了点子上,哪天你有时间,到我们农庄去看看。”

    薛德音动了筷子,史世良和老残只好跟着吃起猪肉,好在味道鲜美,倒是不难吃;后面的时间,杨崇就是和史世良三人聊天,天南海北地胡吹,一直到宴席结束,送三人到门外的马车上,杨崇再也没谈任何关于淬天阁的话。回去的路上,老残问史世良:“今天杨崇请我们过来,难道就是为了一起吃顿饭,加深加深感情?”

    史世良无语,他自然明白,杨崇是看破了自己用意;薛德音在车厢里依然坐得规规矩矩,点了老残一句:“或许是我俩在场,杨崇有些话不方便说。”

    杨崇傍晚时分,接到了帅国真的回音,得知楼观道掌教岐晖同意五日后在无竹观聚会,就独自躲到书房,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再次把整个事件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有些东西,杨崇现在不能和姜菲商量,隋朝的人重传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姜菲即使名义上被逐出楼观道,依旧把鬼尼元慧当师傅看,不允许有任何不敬的语言。

    书房内蜡烛光摇曳,杨崇顺手写下自己知道的一个个与李渊造反有关系的人名,当写出李浑的时候,杨崇停住了手中的笔,如果李浑、李敏不死,兴旺发达的陇西李氏会接受李渊吗?杨崇猛然醒悟,历史上说什么图谶“当有李氏应为天子。”,或许就是为了除掉了李浑等人。至于隋文帝梦见洪水泛滥,从而淹没了整个都城,被唐人指为李渊,不过是一帮好事之徒,为讨好李渊父子,证明唐朝受命于天罢了。

    杨崇记不清是谁解释的图谶,但在心里已经把那个人看做是史世良的同党。杨崇继续推敲,与岐晖的见面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从史世良今天的应对来看很难;杨崇只是个人,与楼观道、淬天阁这样的大派比起来差得太远,李渊的事只是猜测,没有丝毫的证据在手,说出去也没人相信,史世良有恃无恐的原因就在此。

    杨崇估计岐晖愿意前来无竹观,一定有特殊的理由,索性不管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什么时候唱什么歌,杨崇把桌上的纸片撕得粉碎,李浑等人的名字让别人看见,只会惹麻烦。当杨崇打开书房的门走出去的时候,意外地看见司空行满面喜色地站在外面,正在和元弘昭在聊天。

    司空行看见杨崇,笑着走过来说:“弘昭说你正在考虑问题,我就没敢打扰。”

    杨崇把两人让进门说:“那是我的罪过,你长途跋涉这么多天,回来正需要休息,有事明天说也行。”

    司空行突然跪下说:“司空行愿意加入杨府,效忠家主。”

    杨崇吓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