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者荣耀-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辖一万人出头,要想在东北兴风作浪,是难上加难,但是这是一步延命的好棋,能为徐世绩再次出兵争取时间和机会。

    对政事堂来说,这个安排解除了尴尬,王挺的上司李靖上书为王挺澄清,说王挺以少胜多,如果没有王挺孤军深入,突厥战事最起码要多相持一个月,还不知道要死多少战士,多少百姓。李靖无意中打了几位大佬的脸,要不是知道王挺是杨崇得力的老臣子,杜伏威等人早就要翻脸了。

    王挺调到东北,让丰州的人事安排再无悬念,丰州刺史梁德直接从侨置丰州到实际丰州,下面各郡只要能恢复实际疆域的,全部由尚书省下令撤销侨置。另一个人事变动是司马凡,丰州成为挡在突厥面前的屏障后,除了统万城和银川城,上县等河套地区的战争压力大减,司马凡出任丰、银、夏屯田督都,主管河套地区的屯田军。

    (本章完)


………………………………

第686章 河套

    司马凡的任命包含着杨崇对河套有希冀,河套历来富裕,东西可二千里,南北远者八九百里,近者二三百里,三面都能引黄河水灌溉,土地肥饶,可耕可牧,史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秦汉时期,河套都是关中的粮仓,后来只是胡族势力日益强大,在力量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变成了牧区。

    杨崇让各地官府都进行过试种,圈定了小麦、水稻、大豆、高粱、甜菜等作物,另外鼓励百姓种桑种果树,希望把河套地区变为塞外米粮川。屯田军就是加大当地农耕的密度,建立新的军镇城市,为后面与突厥长期的贸易做准备,河套长期受胡族影响,当地民风彪悍,各族胡人其实占据着人口优势,只是因为在中原呆久了,这些人不再享受游牧生活,只想着在河套安家乐业。

    以往与汉族的矛盾时常爆发,关键还是在资源上的落差,一旦吃不饱,就被有心人搬弄是非,扯出各种似是而非的话题,司马凡在上县的几年光阴,在这方面累积了足够的经验,是政事堂相信他的原因。

    突厥除了靠近大隋的四镇,其余部落和铁勒人一样,散处漠北,人不耕织,地无他产;就连锅釜针线这些日用品都需要中原制造,绸缎绢布等东西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能拿中原的物资,突厥就会陷入困境。杨崇的设想还是贸易解决这个问题,计划将大量的工坊摆在河套军镇,就近与突厥贸易。

    为此在银川城,杨崇专门与司马凡讨论过这个问题,统万、银川、贺东被杨崇确定为屯田三镇,利用市场开放,互通有无,吸引草原上的胡民投奔河套,变成中原的农民。河套地区的农耕面积有限,屯田军就是保证耕田在国家手中的手段,要是放到郡县,当地豪强和士族恐怕早就会占为己有。

    关于独孤篡的任命,杨崇就比较谨慎,先去信询问独狐篡和徐世绩以后,才把云中都护府扩大到上谷以北,与安州连在一起。至此,营州、安州、云中、代州、太原、丰州、河西成为与塞外各族对峙的一根长链,大隋筑起了一道防线。

    胡族中唯一得利的是占据闪电河的突利,在接到颉利可汗的命令后,突利晓得自己的兵力不足,表面上出兵,但是与刘黑闼暗中达成协议,在安州以北做做样子,从头到尾一仗没打。杨崇预先给南阳公主去信承诺,不管打成如何情况,只要突利维持和平的愿望,他会保留榆林城和大利城的局面,只拿回大隋的土地。

    在战事结束的时候,杨崇遵守了诺言,在划分地盘的时候,甚至连西域十五城都留给了突厥,让突利信心大涨。所以面对颉利可汗的愤怒,突利也很生气,自己给突厥留下了希望。所以这次突利派出了自己的使者结社率,和契丹使者窟哥、流鬼国使者屹石生齐一起入朝。

    流鬼国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国,三面大海,南去靺鞨船行十五日,百姓依海岛散居,掘地深数尺,两边斜竖木建造房屋。平时都穿着皮衣,依靠盐鱼之利,与靺鞨、契丹贸易生存,拥兵万余,铁箭骨镞;窟哥这次去做生意,说中原局势变化,流鬼国便派屹石生齐前来,跟着契丹朝拜大隋。

    杨崇是在内德殿摆宴招待各国使节,园林曲径通幽,大殿昂首挺立,峥嵘怪石和雄伟的建筑体现了巨大的落差;正是秋季,菊花开放,从路旁到殿上到处是用菊花摆成的图案。殿前建造了两个高达两丈的爆竹塔,“劈劈啪啪”声音中,火光烁跳,浓烟和火屑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十二列隋军甲胄闪亮,怒马鲜衣,旗帜飘扬;礼部的官员在殿外迎接各地的来宾。

    结社率没想到的是自己在长安见到了薛延陀的使者浑金折、回纥使者袁纥强、室韦使者贯南达功。薛延陀、回纥是突厥的敌人,前来长安肯定是寻求大隋帮助的,但是贯南达功是南室韦的使者,不和突厥一起,擅自前来,那就是有了异心;不过当着大隋礼部的官员,结社率还是忍下了怒火。

    杨善经看见,只能感慨结社率成熟了,不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子,知道了规矩和隐忍,想必突利更加有进步;杨善经看看杨崇的排场,微微摇摇头,杨善经等人当年都见过彩虹弥天的景象,今天已经猜到是杨崇装神弄鬼,只觉得时间如流水,一晃都快十年了。

    百济的使臣尉仇明、新罗使者朴司南、倭国使者犬上三田耜看见杨善经,都过来拜见,毕竟突厥名义上也是高句丽的宗主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得罪。尤其是倭国,使团是跟在高句丽后面一起到长安的,更觉得底气不足;只有新罗,刚刚和大隋联手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朴司南春风满面。百济在关键时候摇摆,眼看着是自己的利益,被新罗轻巧地取走,尉仇明就是无比怨恨,对国内那些庸人是一百个不满。

    最受人瞩目的是高句丽使团,号称高句丽第一智者的所夫孙取代了渊文生,成为正使,渊文生退为副使,两人谈笑风生地一路走来,与大隋礼部的官员客客气气,一点不像还在对峙的双方。各方面都在猜测,是高句丽的国策有所改变,还是准备长时间地与大隋谈判,依旧是边打边谈。

    西突厥的使者是统叶护的族弟阿史那泥孰,阿史那泥孰一直来往于西突厥和高昌,杨崇进入长安后,阿史那泥孰就滞留长安,负责西突厥在高昌、长安、张掖的三处驿馆,阿史那泥孰干脆做起了贸易,和统叶护成了一个千泉商行,完全模仿杨崇在中原的举动,目前已经是西突厥第一大商行。任何人都看得出,阿史那泥孰是各国使团中最轻松的一个人,和他交谈的不是礼部的官员,而是越王府的部属。

    (本章完)


………………………………

第687章 青麻

    大殿里是正式的宴席,杨崇选用的是韦家的鱼尾宴、丰乐楼的全羊宴、越王府的扬州宴,今天第一天是全羊宴,一共四十八个菜。菜名上很少看到羊字,但是每道菜都是羊身上的部分,迎风扇就是烩羊耳尖,落水泉就是拌羊舌,最奇葩的是冰花松肉和荷叶鹿脊,一个是清蒸羊肺,一个是荷叶羊肉。

    菜做的很适中,胡汉皆宜,配的是顶级的葡萄酒和杨家、杜家提供的御酒,想喝什么样口味的都有;没有歌舞,入席的人各怀心事,所以大厅里显得很安静,杨崇和阿史那泥孰的谈话,附近席位的人听的清清楚楚。

    两人讨论的全部是买卖,杨崇和统叶护联手种的胡椒,现在产量越来越高,通过两人的商行卖到漠北、江南,杨崇开发出来的玻璃、香皂等物源源不断地送到西突厥,换取昭武等地的特产和物资,还有镔铁。阿史那泥孰很恭敬地说道:“越王,我们国内这次给长安进献三匹血汗宝马,还有你说的康国金桃。”

    杨崇笑笑说:“我看过了,那就是黄桃,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比中原的黄桃大,有的像黄金色而已。我可不是要吃,我是想在长安或者其他地方种植,可是你们并没把种植的师傅派过来,也没有给我相关的资料。”

    阿史那泥孰的表情僵硬了一下,一脸尴尬地说:“越王,我们不敢,只要能在中原种植了,日后中原的产量就会越来越大,无论胡椒、大蒜都是一样。统叶护希望长安能给我们固定十种贡品,我们每年送来,不至于劳民伤财。”

    杨善经等人听了心中大恨,西突厥这两年横扫西域,不停地攻打薛延陀和东突厥,扩地六千里,阿史那泥孰竟然还敢说不想劳民伤财。杨崇收起笑容,认真地考虑一下说:“言之有理,我会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