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者荣耀-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家换衣服,准备宇文恺的守灵和葬礼。

    信很厚,估计足足有四五张纸,信封上刷着火漆,标着宇文恺在墨门使用的特有标志,陪着杨崇的宇文温、李淳风都在猜测这封信的内容。杨崇是第一个与宇文恺谈话的人,宇文恺没有亲手交给杨崇,肯定是因为信里的内容会引起争执,宇文恺垂死之人,不想再去争什么结果,要的是说出自己的意见。

    裴行俭和薛仁贵站在墙角的一侧,杨崇挥手把裴行俭叫过去,把信交给裴行俭说:“你到书房去看这封信,如果认为应该拿出来,你就交给你宇文师兄;假如你认为不需要公开,就把这封信烧了。”

    裴行俭躬身接过信说:“弟子明白。”

    司行空拦住裴行俭问:“行俭,你明白什么?”

    裴行俭不过十二岁,朗声回答说:“司行大伯,大师伯肯定是晓得信中内容会让师傅为难,才没有当面与师傅交流,或者请杜大人代为劝告,这说明大师伯不想强求。师傅是越王兼大丞相、枢密使,有着自己的底线,信中如果是本门的事情,就是应该公开的;如果是关于朝堂上的,不如销毁,俗话说眼不见为净。”

    能让宇文恺说不出口的事,不外乎就是立帝和杨崇的后事,裴行俭很聪明地说成朝堂之事,让司行空和宇文温都是一惊,就是罗士信、苏定方在这个年纪的时候,都没有裴行俭的这份果断,难怪杨崇让马周跑去把人骗到门下。李淳风微微点头,跟在裴行俭身后,看裴行俭进去,就干脆守在书房的门口。

    张果老和至元道长心中好奇,早已偷偷地绕到书房的窗外,就看见裴行俭抽出信,只看了折叠的一个开头,就把整封信烧掉了。张果老抢先一步回到前面,等裴行俭出来问:“行俭,宇文老弟说了什么?”

    裴行俭望望杨崇,见杨崇点头说:“大师伯建议师傅称帝。”

    杨崇摆摆手说:“宇文师兄丧事要紧,那件事与政事堂早有约定,一切等到时候再说。”

    宇文温实际上看过这封信,晓得裴行俭没有胡说,那是宇文恺准备收杨信为徒后写的,四五页纸都是宇文恺分析给杨崇看,不称帝的坏处;宇文温记得宇文恺写完说:“杨崇要是公开此信,除非将来是杨信接位,否则宇文家就是大祸临头。”

    (本章完)


………………………………

第679章 北方变局1

    颉利可汗和突利两人的分歧是现成的题材,杨崇就是想让楼观道起这把软刀子的作用,因为冯齐整和杨崇的关系、大将军姜夺是楼观道弟子,有些信息传播出去,突厥人才会相信。岐晖跟在河西军后面建了几十座道观,自然晓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杨崇愿意做的事情,肯定包含着玄机。

    岐晖谢道:“有劳越王费心了,至于具体怎么做,还请越王明示。”

    杨崇微笑道:“我希望从楼烦往北,步步推进,我会让李靖在太原配合你们,把榨场跟在道观后面推进,让愿意到道观来的突厥各族百姓得利,然后选择适合居住的地方,建镇建城。突厥还有十几万控弦之士,四十多万百姓,就等着道长安排人去宣扬教义。”

    岐晖低声说道:“我们楼观道自然是希望信奉的人越多越好,不管是汉人、鲜卑,还是突厥。只是突厥和榆林的那帮人不乏智谋之士,与长安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被突厥发现不对,恐怕会给派去的人招来不幸。”

    岐晖有信心,事关楼观弟子的生死,就是张果老也不会帮杨崇说话;杨崇淡淡地提醒岐晖说:“离石、楼烦、定襄都是我大隋的领地,不存在这个问题,就算要推进到大利城,也是两三年的事情。不过是本王多想了,道门不像佛门,孤身传教的人少,那就这样吧,离石郡交给你们,楼烦以北,我与草堂寺另外商量。”

    张果老轻轻叹了一口气,岐晖猛然醒悟,杨崇一开始考虑的就是佛门,因为在居延海、沃野城都是佛门去宣传佛法,没道理到了楼烦、榆林一带改变方针;应该是张果老或者冯齐整向杨崇开了口,才争取到杨崇的这个垂询,可惜自己一时没转过弯来,错失了大好的机会。

    宫易拙喝了一口茶说:“岐晖掌教的考虑不能说没有道理,那里地广人稀,虽然有城池可守,但是突厥骑兵来去如风,防不胜防。”

    杨崇颔首说:“那就看颉利可汗的想法如何了。枢密院其实已经安排统万城的王挺、怀远城的李端、丰州的梁德、太原的李靖、恒山的韩士谔、代州的宋金刚、北地的宗罗睺,左国城的刘鹞子,八路共十一万大军北上,布置在从怀远城到云中城的漫长战线上。如果颉利真准备打一仗,那我们只有奉陪。果老,你陪岐晖掌教再坐坐,我到前面还有点事情。”

    杨崇不着痕迹地在宫易拙陪同下走了,就是没准备给岐晖改口的机会,岐晖苦笑着说:“张师兄,我是没想到越王已经开始调兵了。”

    张果老无所谓地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总感觉和姜夺保持着联系,有些事情可以投机取巧,可是现在鱼俱罗、房玄龄掌握大军的调动,有的是政事堂未必知道。杨崇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人,只要出手,很少是无用功;但是刀火无情,就算准备再充分,也难免遭受意外,掌教可以等北方安定以后,再派人去那里,只不过少了官府的一点资助。”

    岐晖的心又有点痛,杨崇给的资助从来就不少,楼观接手河北的事务,杨崇给的是矿山的股份,可惜冯齐整早有准备,单独掌控着那笔钱。岐晖收敛心神,问张果老:“小弟长年操劳,现在心神疲惫,师兄以为楼观后面应该交给哪个人?”

    张果老还是那么随便,只回了一句:“你认为谁能担负起楼观的重任,就交给谁。”

    岐晖呆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至元师弟?后面怎么办?”

    岐晖懂了,张果老也不赞成让墨门在楼观做主,这或许就是冯齐整一直不肯接任掌教的原因;同样的理由,陆压和自己的大弟子仲生卜也不合适,他们和姜夺夫妇走得太近。只有至元道长,除了和杨崇共一个徒弟李淳风,其他的与墨家没有太多交接,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张果老露出一丝笑容说:“杨崇常说,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你我难道还奢望一直能把楼观摆在自己的手掌心吗?用俗家人的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根本没办法去管,后面的事,是至元师弟的事情。”

    草堂寺自然愿意,本来就派了不少僧人在沃野镇,楼烦那些地方再不好,难道比沃野镇那样全是突厥人还难办吗?长安的佛门高僧在草堂寺商议一天,便拿出一份名单交给越王府,表示随时听从越王调遣。

    辽河地水哗啦啦地向东流去,不时掀起浪花,撞击在商船上,相对于南岸的碉堡山城,辽河北面是风光秀丽,稻穗摇曳,一派田园的景象;白帆缓缓落下,在清澈的水面上留下华美的倒影,岸上没有军队,只有来接人的商贩,两个宽大的跳板稳稳地落在船上。大隋占据辽河北最大的改动便是这独特的跳板,让商人卸货节省了不少力。

    自玄菟郡开始榨场贸易以来,并不限制高句丽商人参加,同样在高句丽这边,突厥的商队大摇大摆地来往于辽河两岸,获取大隋和高句丽之间的差价。隋人似乎没有什么经验,在辽河北面并没有象高句丽在南面那样巡河千里,而是把几个摆渡的码头交给勿吉人和粟末靺鞨的人管理,收些来往的管理费,或者按照隋朝官员的要求收税。

    高句丽每次船北来,船上的船东船夫都是高句丽的士兵,一开始还是很谨慎的,时间一长,就大大咧咧地不加遮掩。这一次的船员似乎有点多,商贩上岸的时候,不少船员跟着走到岸上,参观码头的小交易市场;燕小远扮作商人,摆着一个茶叶的摊子,两名突厥和靺鞨的手下分别扮作商人和挑夫混在人群中。

    乌罕装作来拿茶叶,低声说:“有两个是高句丽礼部的官员,他们刚才与一个高句丽的将军说,下个月就算占领了辽河北,这些贸易点也要保护好,不要驱逐或抓捕汉人,要维持这种贸易模式。突厥商队中有一个叫卓密尔的人,是突利的亲信,很有些权势,我会跟着他一起走。”

    (本章完)


………………………………

第680章 北方变局2

    下个月,燕小远一听就心头震惊,去侦查辽河南动静的细作已经传回消息,高句丽正在大规模调集军队,规模在二十万以上,现在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