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园,他总不能停在大路上吧,要是有一个酒店、客栈可以预定吃饭、休息的地方,那酒店客栈的生意该多好。”
所有人都把眼睛对着杨崇,崔处直还算是有谋略的,但是生意上决不可能有这般见识;独狐怀恩更是请杨崇再出一个主意,杨崇随口说道:“曲江南岸的宜春苑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修竹茂林,绿被冈阜,你们看能否划出一块,作为长安百姓出游的地方?”
杜淹和独狐怀恩双双失色,宜春苑是皇家禁苑,建有著名的离宫,当年大兴城倚曲江而建,隋文帝猜忌多疑又迷信风水,总感觉大兴城东南高西北低,皇宫在地势上无法压过东南,所以采取“厌胜”的方法把曲江挖成深池,隔于城外,圈占成皇家禁苑,想永保隋朝的王者之气不受威胁。
独狐怀恩以为自己掉进了杨崇和杜淹合谋的陷阱,杜淹则是有些兴奋,因为一动大隋的王气,杨崇很多事不想做也得做。虞绰等人明白,这种大事自己插不上嘴,都是静静地等待三人的下文。
杨崇明白众人心思,摆摆手说:“我说的和离宫武关,不需要改变任何格局,只是感觉宜春苑需要修缮和人气。独狐尚书,你和我大师兄商量一下,能否在里面开辟一条游玩的线路,可以让百姓领略皇家的气势和曲江的风景,单独划出来的这个园就叫芙蓉园,可以收费,皇家公园,与民同乐,但不能掉价。可以考虑在园里开设一个表演台,安排一些表演。”
独狐怀恩听明白了,一切与皇宫无关,这才放下心来,答应去和宇文恺协商;杜淹又喝了一杯汾酒,掩饰住自己的情绪,暗地里骂杨崇,说话一定要说清楚。郝瑗怀疑地问道:“国公,无论怎么收费用,恐怕都弥补不了崔家园和芙蓉园的费用吧?”
杨崇慢悠悠地说:“最关键的就是公园门口的地块,独狐尚书,我查过了,芙蓉园四周都是官府的土地,可以建一个小的集镇和市场,至于房屋,可以建造成别墅形式,卖给权贵勋爵做别院,根本不愁销售,可以拍卖,可以收预付款;至于长安郡还是户部谁出面来办理,你们找杨汪大人解决吧,不过规划方案我要看。”
直到此刻,王恭等人才算见识了越国公杨崇在生意上的眼光,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架势和气度无人可及,难怪书中说每一行做到顶尖的人物都差不多,杨崇此刻的随意自信,就是五姓七望的家主也不过如此。
长安渐渐恢复了莺歌燕舞的气象,百姓在城里城外忙碌生计,纨绔子弟飞马奔腾;长安公园的开放轰动全城,能够到五姓七望的花园里溜达,对一般老百姓的吸引力可不是一点点,每一天都是人满为患。崔家资助的长安第五小学也在锣鼓声中开业,一次招学生两百人,校舍配置齐全,老师都是公开招聘的。
杨善经很意外杨崇给自己安排这样一个参观的地方,但还是仔仔细细地观看了一遍,才去越国公府中赴宴。定襄郡接到杨崇送去的珠宝和捷报,很明智地派杨善经来送了一份大礼,任命杨崇担任假黄钺、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遇事有全权处置职权。
萧太后和杨善经明白,杨崇在有杨侗等选择的情况下,还是维持了定襄郡那个小朝廷的面子,已经是殊为可贵;眼下只有杨崇的支持,才能让他们在突厥人面前不至于一点底气都没有。杨善经到了越国公府再次感到意外,宴会的陪客除了崔处直、寇九珙、虞绰、王恭外,还有杨侗、杨綝、杨縯、吉藏大师。
杨崇殷勤招待,桌上菜不错,十二个荤菜是羊肚汤,肉丝汤、爆炒羊肉、腌羊肉、烤鹿肉、白糖熊肉、蛋黄炒羊肠、红烧羊蝎子、红烧排骨、白斩鸡、酱鸭、糖醋鲤鱼;八个素菜是红烧竹笋、炒豆芽、炒木耳、红烧蘑菇、酱爆茄子、炒青菜、麻辣豆腐、烤葱;主食是莲花肉饼、肉包子、乌米饭、面条,配了汾酒和葡萄酒。
(本章完)
………………………………
第494章 突厥使者
可是杨善经不是来吃饭的,还是有些事情想和杨崇商议,杨崇似乎明了杨善经的相法,主动说:“善经兄,这里都不是外人,有话尽管说。”
杨善经叹了口气说:“现在定襄五郡的经济大权,我们根本抓不到手,宫里维持艰难,突厥人胡作非为,抢掠百姓不说,上次还抢走了张长逊军中的两百匹战马,张长逊等人都有了离开的想法。”
杨崇不介意地说道:“善经兄,我就是再给你几座城池,还是便宜了突厥人,你们要自己下工夫改变局势。”
杨善经猜到杨崇肯定有想法,与桌上的这些陪客有关,敬了杨崇一杯酒说:“愿闻其详。”
杨崇喝完杯中酒,放下酒杯说:“我会和颉利商量,除了交市外,在定襄城和太原办两所学校,帮助你们和突厥推行教育;另外资助草堂寺在定襄郡、大利城各建一座寺庙,宣传佛法。我认为你们要趁着义成公主还掌权的时候,完善五郡的规划,你们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借助义成公主,把贸易做到东北各族。”
高,实在是高,杨崇看似充满善意的举动实际上说明杨崇对突厥的局势了如指掌,东北是始毕可汗之子突利可汗的地盘,到目前为止都拒绝颉利可汗的沃野商行介入;但是长年战争,河北的物资去东北越来越少,对定襄郡来说确实是一个机会。至于学校、佛寺,杨善经清楚,是杨崇从居延海就一直采取的战术,扩大当地百姓对中原的认同感。
杨善经和萧太后原本想的是联姻,宗室女应该还是可以离开定襄城的,如果在并州、关中找到合适的人家,嫁过去引为强援;可是到长安一看群臣的态度,杨善经便明白,就算联姻,也无法获得支持。
杨侗不合时宜地插话问道:“越国公,杨侑怎么办?”
宴会的气氛顿时降到零度,政变案的所有人都处置了,唯独杨侑的问题,朝中大佬没有一个表态;杨桐这一问,杨崇还真不能不回答:“杨侑过几天就会被释放,他确实与崔民干有联系,密谋政变;杨侑会贬为蓝田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杨侗颔首说:“这个处罚合适,不过他要是想离开长安呢?”
杨崇摇头说:“现在不行,等将来天下太平,他想去哪去哪。对了,杨侗,突厥使者想拜见你,被我拒绝了。”
颉利可汗派来执失部酋长执失思力和夹毕特勒思摩为正副使节前来长安,杨崇拒绝了突厥使团拜见杨侗的请求,很明确地让崔处直告诉对方,如果是想和大隋皇室谈判,回定襄城去。满座都明白杨崇的意思,只要定襄郡没出事前,杨崇是不想为所谓的皇统烦神,对杨崇来说,靠的是自己,杨侗、杨政道没差别。
执失思力是颉利可汗的谋臣,自然清楚颉利可汗和杨崇之间的利益关系,能把握住双方的底线,得到杨崇的明确表态,执失思力立即转变态度,杨善经一离开长安,执失思力就带着整个突厥使团的成员来越国公府拜见杨崇。
执失思力身材魁梧,虎背猿腰,举止落落大方;思摩是颉利可汗的次子,一个相对含蓄的年轻人,不过十七八岁,英姿勃发,举止不象突厥人,更象是汉人,很明显,颉利是让思摩来长长见识。
在另一段时空,颉利可汗此刻已经亲率大军十五万入攻并州,在朔州、太原大掳男女人口;但是现在杨崇没有象史书记载的唐军那样在边境一字展开,而是龟缩在太原、统万城、贺兰山等据点,没有承担死守并州的痛苦。加上杨崇一次次展现的实力,颉利可汗的大军还是在丰州聚集,包括突厥的贵族都没有催着颉利可汗南下。
执失思力带来一万头牛羊和五百匹战马,态度很低调,但是话语逼人:“义成公主和杨时常劝说大汗,说过去启民可汗兄弟争国,依赖隋朝得以复位,现在的天子不是隋文帝的后代,应该扶立隋王杨政道以报答隋朝的厚恩。王世充的使者王文素也是同样的话语,让大汗很为难。”
杨崇笑着问道:“义成公主和王文素以为谁是当今天子?”
执失思力猛然一愣,杨崇没有自立为王,每逢大捷还往定襄郡报喜,送上战利品和贡品;霎那间,执失思力明白了杨善经的尴尬,不指责杨崇还能维持表面的架子,真要闹翻了,杨崇根本不在乎定襄郡的杨政道。执失思力急忙道歉说:“下官中午多喝了几杯,胡言乱语,还望越国公海涵。”
“没关系。”杨崇大度地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