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伴奏的音乐来不及停住,还在继续的演奏。公孙蕙兰清醒过来,立即落荒而逃,元袭人酸酸地说道:“难得杨大人作诗一首,她也不说声谢谢。”
杨崇连忙让刘耀去车上拿了五斤茶叶来分,全是五贯一斤的好茶,独狐虹笑嘻嘻地收了茶叶谢道:“多谢杨哥,其实我的剑舞得不比公孙蕙兰差。”
众人大笑,杨崇连连摆手告饶。
大年初一上架,感谢给我的帮助,感谢编辑给我的指导,感谢广大读者对我的支持,祝大家新年愉快。
(本章完)
………………………………
第133章 有当无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杨广拍案赞道:“好句,没想到杨崇还有这份能耐。”
公孙蕙兰从没有这么早回宫,所以一回去,张原就找陪同的人打听清楚,报告给萧皇后;萧皇后听后,让公孙蕙兰根据记忆写下诗句,立即明白,杨崇是言者无意,公孙蕙兰却听者有心。不过八句诗确实写得好,萧皇后是个识货的人,晚上吃饭的时候,特地拿来给隋炀帝杨广共赏,杨广看后,是忍不住地感慨。
萧皇后意味深长地说:“公孙蕙兰回宫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晚饭都没吃。”
隋炀帝杨广是过来人,怎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杨崇无意间显摆的才情打动了公孙蕙兰,萧皇后把公孙蕙兰看成女儿,杨广早就绝了一亲芳泽的心思;只是杨崇已有婚约,有些事,就是他这个皇帝也没办法。
越国公府上,胡师耽也在评论:“后四句一气呵成,看上去洋洋得意,却在全诗之眼‘收’字上面,这个字用得巧,佳人舞一剑,光说如雷如霆,就大煞风景,亏得杨崇还能想到‘罢如江海凝清光’,实在是精彩,此诗必能使杨崇名声大振。”
在大隋,名声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杨崇一直游离于士族之外,很多事困难重重,在孔颖达看来,就是因为杨崇不看重这个东西。孔颖达与杨崇长期交往,早就发现杨崇看重的是亲情、财富等等,不会为了搏一世之名,或留名青史去故弄玄虚;但是今天这首诗,肯定会让杨崇在诗歌方面留下名字。
孔颖达心中高兴,笑道:“雷霆震怒,轰然一声,阕然而止,虽震怒也不为奇也。杨崇写得妙,胡兄评得更妙。”两人相视,哈哈大笑;胡孔二人都是饱学之士,根本不怀疑这首诗是杨崇抄来的诗句,因为两人根本没见过。如此佳句,无论是谁写出来,都不会藏着掖着,再说杨崇是在公孙蕙兰舞剑的现场做的,有几十人可以作证。
杨崇哪顾上名声,在礼部忙了一天后,趁着宵禁前来到两河波斯邸,天缑预先去拿了钥匙,死了封条,把波斯邸所有门的锁都换了一遍。杨崇带着寇九珙等人进大院的时候,姜菲和天缑已经转了半天了,天缑苦笑着说:“官府查的真干净,连展示架上的玻璃都被下走了,估计官府查抄的数字不对,是被各个衙门下漏了,或者在其他波斯人手里。”
杨崇毫不在乎地说:“有当无,反正就辛苦一夜。”
杨崇把波斯邸的后面仔仔细细地走了一遍,杨崇从现代人的眼光出发,观看的重点在浮雕和地上,浮雕厚重、精美、华丽,杨崇的手轻轻地在上面抚摸,杨崇相信,泰吉斯在长安这么久,一定会有一个密室之类的地方来保存秘密。一直摸到泰吉斯的卧室,浮雕才结束,再往后面的佣人卧室、仓库、储藏室都是白白的墙壁。
杨崇让尉迟恭等人把所有的杂物都扔到院子里,一寸一寸敲过地面,没有裂缝或松软不一的地方;天弃检查了内部的屋顶,同样一无所获。杨崇无奈,让姜菲敲击每一面墙,看是否有空心的地方,姜菲敲完后说:“没有空心的,就是有些地方很奇怪,同一面墙的回应声音不同,虽然差异很小,就是不一样。”
杨崇让姜菲标出这些地方,汇总到房屋的平面图上,惊人地发现集中在三个拐角,杨崇重新走了一遍,兴奋地说:“我知道了,是夹墙。”
经过几次认证,杨崇在泰吉斯卧室靠墙角的窗子边摸到一块可以转动的石头,那是个从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死角,杨崇轻轻转到石头到位,卧室墙角打开了一个一米宽的密室,里面有七个箱子,五个箱子里共有一千两黄金,另两个箱子里是汉代张衡的《地形图》和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天弃、天缑按同样的方式打开了储藏室和书房的夹墙,一个装的是十几本账本,一个装的是两箱银币和一件波斯的鱼鳞金甲。
杨崇看看时间说:“趁着城门未关,我们去别院,天缑,你留下,今晚上把这些机关都毁了。明天早上就把木匠、石匠运来,正好开工。”
姜菲也是坐马车来的,于是众人把东西搬上马车,尉迟恭、百里涛各驾着一辆马车,寇九珙和黄镇骑马在后面跟着,一先一后出了长安城,来到别院。别院现在已经成型,尉迟恭来的时候,一起来的还有尉迟立的亲弟弟尉迟冲、尉迟笑和尉迟恭的舅子梅展;黄镇、百里涛、苗允等十来家家眷也搬来了,在别院外面形成了一个小村落。
顺着道路,马车直到别院门口,大门上的牌匾是孔颖达的手笔“山南别院”,马车直接进了杨崇和姜菲独处的一个小院子,黄金、银币和甲收进了库房。杨崇找来天弃和王伏帮着看账本,虽然数字理不清楚,但是杨崇要找的联系人却很快被挖掘出来,从官员到商人,誊写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杨崇对天弃说:“这些账本就归你负责了,后面尽量理出每个人的真实身份,推敲一下有没有古怪。”
天弃心里话,肯定有古怪,要不然泰吉斯把这些账本单独藏起来干什么?好在杨崇翻译出人名,剩下的就是根据谐音等线索查出真人,天弃懂一点波斯语,还有杨崇这个大翻译家,天弃心定定的;杨崇又找来彭魔云,让他明天开始到两河波斯邸附近的客栈住着,看有没有嫌疑人窥视工坊。
姜菲问为什么?杨崇答道:“要是其他东西倒还罢了,泰吉斯怎么会放弃张衡的《地形图》和王羲之的《兰亭序》,到现在没有派人取走,一个是他已经死了,另一个是他被人囚禁了。一旦听说工坊搬进去,泰吉斯没死就会吐出秘密,囚禁他的人肯定会派人来调查,梁江、杨大在玉镜坊,也会通知他们注意点。”
工坊搬进去后,每天都有工人住在里面,还有看家的武士,泰吉斯怎会不着急,失去了账本和财富,他就是死路一条,肯定希望能拿回一两样东西。彭魔云立即点头,表示自己懂了,回去收拾行礼;姜菲说道:“我有个想法,把《兰亭序》卖给玉海斋。”
杨崇笑道:“不行,不知道是真是假,要等时机。要是机缘巧合,可以把现在的玻璃工坊卖给玉海斋,看能不能换个好价钱。”
(本章完)
………………………………
第134章 省钱
几天后,当礼部尚书杨玄感把各项计划送到中枢的时候,苏威还在谈论这首《观公孙蕙兰舞剑》:“好是好,但是再有几句延伸就更好了。”
虞世基笑道:“他是有感而发,真要做下去不一定有这个水平。苏相,你还是看一下杨崇在礼部的计划,我感觉,他做事的水平绝对超过作诗。”
高颎赞同道:“用石脂水这个建议很好,当年西征突厥的时候,我就知道延安郡和张掖郡都有,只是没想到杨崇能这么利用。那些瓷瓶和瓦罐在西域大会后还能再用,可是省了不少钱;孔明灯的建议也不错,白天晚上都是风景,可以替换一半的绸缎,费人可以从当地抽调;还有,一树假花的钱只有一树绸缎的二十分之一,哪怕替代五分之二的绸缎也是好事。”
裴蕴随口说道:“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杨玄感慢慢说道:“我带了样品过来,已经在外面花园里扎好了,一边是五棵绸缎树,一边是绸缎和花树混在一起。”
“那就去看看。”杨广说完,带头走出屋子,只见一排十棵树,绸缎包树确实富丽堂皇,但是假花缠树的点缀,让君臣吃了一惊,不仅感觉生动许多,最要命的是杨崇设计的大部分花的形状,竟然是从未见过。不远处的一座亭子,大白天升起一簇簇孔明灯,引得不少宫女和太监观看,旁边的亭子是绸缎包覆。
杨广看了,当场拍板,同意礼部的方案,苏威松了一口气,尚书省因此能省不少钱;可是回到议政厅,杨广的话又让苏威的心提了起来:“苏相,你们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