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时就有了反应,朱允炆的左膀右臂齐泰和黄子澄达成了一致的共识。
兵部尚书齐泰立即当时了三个命令,第一个命令便是立即派遣使臣前往北平,然后让北平市长和北平都指挥使立即采取行动监视朱棣以及他的亲属,如果情况岌岌可危时立刻采取行动拿下朱棣,最后让北平另一个都指挥使立即调兵拿下朱棣。
齐泰的应急计划本来做得不错,但齐泰前两个计划还显得可以,但最后一个计划让北平另一个都指挥使张信立即调兵拿下朱棣却显得有些画蛇添足,北平的都指挥使有两个,一个是朱允炆的人谢贵,另一个就是跟朱棣关系很好的张信,也就是说张信是燕王朱棣的都指挥使,齐泰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这个行为不知是在给张信施压还是逼张信造反。
也许齐泰是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戏看得太多了,完全不能理解权力斗争之间的残酷与复杂,张信接到了朱允炆的任务之后犹豫很久,不知该如何是好。
从感性的角度来说,张信跟朱棣的关系非常好,君子之交淡如水,他是万万不想拿下朱棣的,但忠于国家就应该为国家分忧,从理性的角度应该拿下朱棣。
如果拿下朱棣是不义,如果不拿下朱棣就是造反,不但违背了君臣之间的伦常,而且张信堂堂国家干部将会一夜之间变成反贼,早饭之路是一条残酷的道路,一旦走上这条路那就永远不能回头了,在这一刻,张信的心理非常的矛盾,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的任何一个举动都会涉及到自己未来的命运。
“千万不可以这么做!我经常听道士和僧人们说,燕王将来必将会取得天下,他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落马的,也不是你能想得通的!”这个时候,张信问了自己的母亲,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朱棣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召集道衍与各种各样的江湖术士传教的过程中,居然不小心策反了张信的母亲,张家老太太的一番话,让犹豫不决的张信做出了决定。
这事关命运的话题,最终居然结束在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封建迷信之中,这个无厘头的理由却成全了张信未来的命运。
张信不是像齐泰一样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也不是一个没有气节的贪生怕死之辈,他在自己的母亲之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之后,他立刻去到燕王府想要给朱棣报信,朱棣很纲举目张的闭门谢客,张信和朱棣的故事开始产生了,他坚定不移的想要站在朱棣这边,一心一意的要成为一名反贼不可。
于是张信凭借自己多年在军中培养出的身手加上化妆易容的智慧混入了燕王府,然后通过一些小手段逼迫燕王不得不见他,朱棣此时此刻根本搞不懂张信的来意,于是做出一副精神病人的样子病怏怏的倒在床上,口中哼哼哈哈的什么也没说出来,就像一个中风的神经病,就连二十一世纪很多人搞不清楚精神病和神经病的区别,更遑论大明时期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穿帮的朱棣了。
张信拜在地上很久朱棣却迟迟没有动静,但是火烧眉睫的事情却不得不办。
“殿下?殿下?”
朱棣没有动静。
“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您说!”
朱棣还是没有动静,继续装作一个中风的神经病,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万万不会打破自己是精神病这层枷锁的。
“够了!你装够了没有!我身上怀着逮捕你的赦令,如果你真的不在意的话,那我可就要走了!”张信终于忍无可忍,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如果朱棣真的如此不信任他,那他也别无他法了。
一幕精神病学中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一个神经病兼精神病患者居然神奇的在一瞬间恢复如初,朱棣起床、站立、跪拜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张信和朱棣的心跳开始加快,张信的临阵反戈究竟做出了多大的决心朱棣完全能够理解,在这一刻,朱棣上纲上线的给张信行了一礼,然后热泪盈眶的说道:
“是您救了我的全家啊!”
逼仄的走廊之中,一道黑衣僧人施施然的走出,他身穿一身黑袍,用不解的目光凝视着张信,究竟是什么原因,居然让张信做出了如此重要的决定。
此人,不是道衍,还是何人。
局势在这一刻有了惊天逆变的反转,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矛盾冲突爆发的这一刻,张信的临阵倒戈取到了极大的历史推动,原本朱棣的必败之局也有了惊天的逆转,历史上的这一刻也决定了朱棣撕破脸将要造反的一幕,朱允炆的步步紧逼,朱棣却做足了准备,朱棣这位最终成为永乐大帝的第一步将要正式的踏出。
二合一章节,4000献上!
(本章完)
………………………………
第141章 0141章:一眼相中郑和的朱棣
黄春梅的回忆戛然而止,接下来的这段历史进程便是朱棣造反称帝的全过程,在这之前黄春梅也打算做好准备,一定要在朱棣造反的过程中让黄家得到足够多的利益,必须时刻与朱棣站稳阵营,等到朱棣登基封顶之后,黄家在大明的地位自然也会水涨船高,想在大明破局没有朱棣阵营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做到。
黄家经营航海业,近年来经济上迅速发展,有了足够多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在诸如齐泰和黄子澄之流的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除非黄春梅拥有东亚、东南亚、印度洋三大海域全部市场份额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黄家富可敌国的时候,到那时大明再无可掣肘黄家舰队之物,黄家将会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庞然大物。
可眼下称霸三个海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一切的一切还需要时间来铺垫。东亚有着李朝水师与池中家是黄家的对手,东南亚有着凯恩斯与斯莫利特相缠相克盘踞其中,印度洋的情况黄春梅虽然不太清楚,但是也就是从纪渤涵的回信中依稀可见一个名为二爷的穿越者的影子,想要称霸七大海域完成霸业需要时间。
学心理学的人讲究顺其自然,现在黄春梅已经在航海业上做足了足够的措施,第一是打击倭寇池中家的海上势力,第二是派遣纪渤涵南下东南亚打开局面,第三是顺应历史跟随着朱棣成就霸业。以上三点就是黄家的战略核心,有钱黄春梅会去追,有人骚扰华夏边境黄春梅会去管,历史的大势黄春梅也不会坐视不理。
也许有脑洞的人会有更多的想法,但是黄春梅却不需要这些想法,回到古代就应该好好体验古代的生活,顺其自然其实就是最好的方法。
黄春梅也不是没想过称霸东亚和东南亚,现在的黄家的确有着竞争海域霸主的能力,世界七大海域另当别论,但是在东亚搞搞事还是可以的。
想要称霸七大海域,简直不是人力力所能及之事,黄春梅需要的是什么?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强大的海上团队。
用时间等来大明的官方力量制霸海域,用大明的官方团队帮助自己。
黄春梅在等什么,她在等朱棣出手,在等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进程发生。
每一个港口城市每一个国家每一块海域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劣势,身处于大明的黄春梅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国家弱于世上任何一个国度。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剧情,才是破局的真正存在。
郑和是在洪武四年出生,原名马三保,同时郑和的家族皆是对伊思兰十分虔诚的***,郑和的祖父与父亲皆是十分信仰伊思兰教,而所有的******心底皆是有着一个伟大的愿望,那就是去圣城麦加朝圣。
***圣地麦加也是一个港口城市,但却是一个规模并不大的小型港口,地处于红海之内,想要到达圣城麦加,郑和必须要经过巴洛·默罕默德的地盘,也就是二爷的地盘,要经过斯莫利特的班达亚齐海域边境,然后到达哈代的旧部锡兰,最后一路向西航行到达索科特拉岛,然后从亚丁湾进入红海,最终到达麦加圣城。
念及此处,黄春梅皱紧了眉头,刚刚结束朱棣崛起的历史回忆,现在又要盘算破局的关键。
此时此刻黄春梅是十分焦虑的,但是让她能天马行空的思虑接下来发生的历史进程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武艺高超的雨夜奎吾率领着水兵正在守护着自己,能让她将自己脑海中纷乱的思绪慢慢抚顺。
能去到***麦加圣地朝圣是所有***教徒最大的夙愿,这也是郑和为什么在航海业十分萧条的大明却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原因,因为郑和需要乘船从大海上去到麦加圣地,虽然郑和的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