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幻之单机三国-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再次摆摆手,无所谓道:“有什么英明不英明的,无非是还讲些道理罢了。你们不用拍我的马屁,有什么主意尽快讲来,让我看看谁的主意更好。文若,既然你先站起来了,就由你先说吧!”

    “属下遵命!”

    荀彧恭敬应答,随后站直身体,展开青州和辽东的地图,朗声道:“商人奸猾,所言并不属实,彧曾经计算过,往返青州与辽东,一次获利可在三倍以上,若是能够交易到战马,获利将会更丰。商人所谓挣不到多少钱云云,不过是托词而已,不可全信。

    公孙度正是看出此点,才敢肆无忌惮地提价,否则商人不去交易,他的损失也不会少。从这一点来看,公孙度与我青州利益相关,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公孙度在一年之内提价三次,此风却不可涨。

    青州与辽东隔海相望,彼此之间的联系全靠海船。公孙度几番挑衅,无非是认为我方的根本利益在中原,大海茫茫,无法对他形成有效的打击。他依仗地利,才敢如此有恃无恐。

    所以,彧的意见是,我青州必须对辽东用兵,不过是以小股部队突袭的方式攻击公孙度,给他一个教训即可!辽东苦寒之地,没有多少价值,不必花费太多精力。”

    (本章完)
………………………………

第217章 青州与辽东(四)

        曹操见荀彧说完,笑着点点头。

    “文若辛苦了,坐下休息,其余人还有什么意见吗?”

    荀彧刚刚坐下,就响起一个声音。

    “属下的看法同文若不同!”

    曹操抬眼看去,正是张昭。只见张昭点指地图,开口道:“文若出兵的建议,属下是举双手赞成的,但属下认为,我们不但要给公孙度一个教训,还要将公孙度彻底赶出辽东。

    辽东与我青州的往来贸易越来越频繁,这样的地方如何能够安心置于他人之手。公孙度小儿野心勃勃,贪得无厌,这样的人仅仅教训一次是不够的,应当将他彻底清理掉,将辽东纳入我青州版图。

    辽东一旦纳入青州,我方就可同异族直接进行交易,不但利润更加丰厚,自主性也能增加许多。更何况无论战马还是牛羊,都是我青州急需的货品,对于青州的发展大有裨益,如今既然有占据辽东的机会,哪有白白放弃的道理。”

    张昭话语一落,许多人都是面带微笑,频频点头。张昭这是从财政的角度出发,认为将辽东纳入青州,有利无害。同时也是对于荀彧适才提出的“商人奸猾,并非没有利润,只是贪得无厌”话语的不满。

    张昭总管青州政务,如何会不知道那些商人的心思,只不过海贸主要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手中,青州重要官员也拥有份子,反对为商人出头,无形中就得罪了曹氏、夏侯氏和青州的许多官员。

    将这些人都得罪光了,张昭今后还如何开展工作。所以尽管心知肚明,张昭也没有将这件事情点破,哪知荀彧一言道破玄机,让张昭很有些下不来台。张昭本不是胸襟宽广之人,又见荀彧的主张过于保守,哪有不趁机反对的道理。

    张昭听到许多人赞成他的提议,手捻胡须面露微笑,略微有些挑衅地看着荀彧,似乎想说姜还是老的辣,年轻人还是懂一些尊卑才好。

    荀彧面带微笑,轻轻向张昭点点头,却一言不发,对张昭的挑衅没有丝毫动怒的意思。荀彧涵养好,能够置之不理,荀攸却没有这样的脾气。

    在历史上,在董卓刚刚进入洛阳的时候,手无缚鸡之力的荀攸就敢暗中联络大臣,准备行刺董卓。虽然事情泄漏致使刺杀的事情失败,但荀攸刚直的个性却显露无疑。

    如今见张昭面带得意,不由站起身体,反对道:“子干先生,辽东与兖州不同。兖州刺史刘岱,无故攻击盟友,声名狼藉,人神共愤,主公以顺讨逆,自无不可。

    公孙度是名正言顺的辽东太守,受朝廷册封,现今整军攻击逆贼张举,为国讨伐叛逆,与我青州并无关联。出兵教训一下,可宣称是公孙度无故伤害我青州百姓,主公仁慈,要为治下百姓讨还公道。

    若是无故占领辽东,会让人以为主公与张举勾结,落个助纣为虐的评价,与主公大好的名声不利。

    此外,想要完全占领辽东,所需兵马就不在少数。但袁绍屯重兵于清河国,陶谦对我青州也是虎视眈眈,兖州又刚刚平定,还未彻底消化,所需兵马又从何处调动?

    公孙瓒如今是我方盟友,在牵制袁绍的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我方将辽东占领,等于安插了一根钉子在公孙瓒身后,公孙瓒难道会没有想法?一旦产生龌龊,反与袁绍联盟,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辽东地处北疆,四处皆是外族。西北与乌桓、鲜卑接壤,东北与高句丽、夫余为邻,东南还有马韩、辰韩、弁韩,可谓一年四季征战不断。而辽东与青州之间,全靠海船联系,说是一块儿飞地也不过份。

    辽东一旦有事,青州根本救援不及,只能靠辽东本身力量去抵抗。但辽东苦寒之地,常年积雪,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又能保留多少力量呢?

    少留兵不足以为凭恃,多留兵则是靡费钱粮,若是驻军所需粮草,还要靠青州接济,于我又有何益处?”

    荀攸虽然平时同荀彧关系不好,但看法倒是相当的一致,认为曹军的重心在中原,不易分心旁顾,而辽东不过边隅之地,于大局无碍。一旦曹军能够统一中原,辽东自可传檄而定。

    只不过荀攸比荀彧的话更加详细,分别从大义、外交和军事三个方面阐述了占据辽东的错误,将顶级谋士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荀攸话语一出,同样得到许多人的赞同,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单就军事价值而言,辽东的确是一块儿鸡肋。在中原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占领辽东完全是得不偿失,有那富余的力量,还不如将目光多多放在中原。

    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文官们分成了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一个谈经济,一个谈军事,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论自然也不可能相同。

    不能说荀彧、荀攸、张昭等人的看法有什么错误,因为这是这个时代所有读书人的主流看法,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个看法的确可行,因为即便是辽东发展到极致,也远远比不上统一之后的中原。

    但曹操却与这些人的看法不同,曹操不但要占领辽东,还要对辽东进行大开发。并不是说曹操比他们更加聪明,而是他们站的高度不一样。曹操来自后世,得到的信息更加丰富,知道辽东虽然荒芜,却是一块儿巨大的聚宝盆。

    如今的辽东是后世LiaoNing省的一部分,可谓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在后世,鞍、山和本、溪的铁矿,抚、顺和阜、新的煤炭都是享誉全国。

    而浑河流域广袤的平原更是适合农作物生长,曾经养育出金和满清,这两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被称之为“黄金平原”。

    当然,曹操的野心并不止于此,曹操还希望能够通过辽东辐射后世的整个东三省——辽吉黑,将这片肥沃的黑土纳入自己的掌中。

    在封建社会,有粮、有铁就是所谓的王霸之地。而东三省不但有粮、有铁、有煤还有数不清的貂皮、人参、鹿茸和造船用的巨大木材。

    (本章完)


………………………………

第218章 青州与辽东(五)

        青州的造船业在曹操的推动下,可谓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这不但体现在船只的数量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还体现在船只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而技术方面的先进,又使得船只的体积越来越大。

    对于造船,曹操是没有什么研究的,唯一了解到的一些信息,大概就是河船是平底的,海船是尖底的。海船建造需要龙骨,龙骨越结实越好,还有就是指南针、尾舵和水密隔舱。

    这些在后世都听说过,尤其是水密隔舱,听说领先世界多少多少年。

    怎么造曹操是不知道的,只是知道水密隔舱能够将船舱分成好几个空间,一两个破水进水的船舱不致于导致全船进水而沉没,只要对破损进水的舱进行修复与堵漏就可使船只继续航行。

    而且,船舶的功能主要是运载货物,在有水密隔舱的船舶上,货物可以分舱储放,便于装卸与管理。

    但曹操没有想到的是,只是这么一星半点的东西,就对造船起到强大的催化作用,使得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